風尚 Style

林明哲出生於雲林台西的務農家庭,受惠於美術老師張清治的薰陶,讓林明哲從專科時期即培養鑑賞藝術的眼光。他的第一件蒐藏,是于右任的書法,一套4幅新台幣3000多元。(攝影:王士豪)
林明哲出生於雲林台西的務農家庭,受惠於美術老師張清治的薰陶,讓林明哲從專科時期即培養鑑賞藝術的眼光。他的第一件蒐藏,是于右任的書法,一套4幅新台幣3000多元。(攝影:王士豪)

六進俄羅斯、解嚴後赴中國搜名作,藏品更勝俄國美術館!藝術界冒險王林明哲:危險的地方,收穫最多

2023/07/30

LINE分享 FB分享

最近高雄美術館有一檔「收藏家」系列展覽,展出90件作品、橫跨近500年微型美術史。這位蒐藏家,正是華人圈最大蒐藏團體「清翫雅集」會員之一,也是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明哲。

「蒐藏要有冒險的態度,每次去危險的地方,往往收穫最多。」逾50年蒐藏歷程,擁有8000多件藏品,林明哲就像是藝術界的印第安納瓊斯,一段段充滿動盪刺激的冒險征途,為他的蒐藏迎來豐碩寶藏。

※延伸閱讀:《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 展覽5大看點

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提及,她第一次進入林董的藝術庫房,深感震驚,不論廣度或數量均是前所未見,幾乎涵蓋每個藝術時期的重要人物作品,可說是展現西洋美術發展史的微型脈絡。

其實,林明哲並非富貴出身,他出生於雲林台西的務農家庭,自小對藝術特別有興趣,還跑去念高雄湖內的東方工專(現為東方設計大學),父母對他的決定很不解,還質疑他「設計畢業能幹嘛,回來開招牌店嗎?」

受惠於美術老師張清治的薰陶,讓林明哲從專科時期即培養鑑賞藝術的眼光。當時高雄沒有畫廊,想買國畫只能到裱褙店,他的第一件蒐藏,就是于右任的書法,一套四幅新台幣3000多元,當學生時他一個月花費只有450元,這錢是19歲的他積攢許久賣畫和比賽獎金才買下。

于右任的書法四聯屏,是林明哲生平首件藝術品,也開啟他超過半世紀的藝術蒐藏。(圖片來源: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于右任的書法四聯屏,是林明哲生平首件藝術品,也開啟他超過半世紀的藝術蒐藏。(圖片來源: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他不只有藝術慧根,也有生意頭腦,因為看了很多藝術傳記,他感嘆能賺錢的藝術家很少,於是暗自發願,即使學藝術,也要找出賺錢的路子。

從學畫開始到設計,接觸了建商,專五就成立「帝國開發公司」,做設計也買賣房子。一次得知有建商的房子要賣,他一口氣就買了5棟,合約簽完隔天,馬上在報紙霸氣刷一排廣告,還沒蓋完,就賺到一棟透天。林明哲不僅腦子動得快,還出手大膽,這一賭,賭出了他的未來。

趙無極畫作,一件4000元增值到500萬

適逢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林明哲開始在房地產淘金。真正有蒐藏的意識,是張清治介紹溥心畬的畫給他。他告訴林明哲,這幾張是從黃君璧手上流出,上頭蓋有白雲堂的蒐藏章,很具價值。林明哲斥資10多萬購入,當時高雄三民區的一棟房也才只要22萬。

他把重心放在同一項目,像是國畫、文物等,成立系統性蒐藏。他對藝術投資從不手軟,他坦言,「藝術家是一個時代很重要的財產,我不能當藝術家,但可以用另一個角度支持藝術家。」

林明哲的蒐藏哲學是——先挑人(藝術家),再買畫。他蒐藏藝術品的時間甚早,大多是友人介紹,他要親自拜訪藝術家工作室,了解對方的為人,才會購入畫作。

《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展覽中有許多難得一見的大師名作,畫面正中央為保羅.魯本斯的追隨者 Attributed to Peter Paul Rubens,《耶穌的葬禮 The Entombment》。(攝影:王士豪)

《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展覽中有許多難得一見的大師名作,畫面正中央為保羅.魯本斯的追隨者 Attributed to Peter Paul Rubens,《耶穌的葬禮 The Entombment》。(攝影:王士豪)

1989年,他成立炎黃藝術館,籌備基金會,舉辦藝術展覽。一般來說,官方美術館有很多管道借畫,但私人美術館資源少,林明哲想要展出最好品質,開啟大量畫作採買,甚至是對藝術家的「買斷式蒐藏」。

一次,為在高美館舉辦趙無極回顧展覽,他一次買了25件,等畫家同意辦展後,又再買入6張1968年早期的精彩作品,殊不知他入手趙無極一張明信片大小的畫作只要4、5000元,現在則要400至500萬,價差上千倍。對林明哲而言,最值得開心的並非藏品升值,而是間接肯定自身的品味與鑑賞能力。

在這次展覽中,一幅趙無極的《6.10.68 6.10.68》是林明哲蒐藏的第一件作品,雖然彼時趙無極名氣還不大,林明哲卻能從畫裡感受到他把中國山水畫轉為西化的動盪。尤其二戰後對歐洲經濟影響甚鉅,藝術家都跑去美國發展,「趙無極這群沒有離開的人,就是巴黎最後的榮耀。」與其說他是在蒐藏藝術,不如說他更像蒐藏一個時代。

1987年台灣政府解嚴後,林明哲看了陳英德的著作《海外看大陸藝術》,隔年決定去中國找畫。當時四川道路狀況極差,沒有一輛公車具有完整玻璃窗,當地人晚上還點煤油燈,生活刻苦。但他卻不以為苦,仍舊按圖索驥透過管道找人。他看到畫家龐茂琨和幾個同學住在用鐵皮搭蓋的小屋,每個床鋪僅用窗簾區隔。畫室小,他乾脆不講價,直接買斷四川美院所有藝術家的作品,支持藝術家。

1970年末到1980年中期,是中國美術最重要的10年,此時文革結束,大學重新招生,很多下崗到農村的學生回到學校。重慶「四川美院」因為地處偏遠,較不受中央牽制,就孕育何多苓、程叢林、羅中立等人才,從他們作品中不難探見檢討文化大革命的影子,也才有後來八九現代藝術的波瀾。在他的心中,這些學生,讓大家重新認識什麼叫油畫。

他探尋四川美院的風格為何和西方不同?抽絲剝繭逐漸理解,冷戰時期,藝術停止交流,資訊都是從地下刊物取得,和西方已經斷絕關係的中國,就連美術學院都是請蘇聯老師來教,使得徐悲鴻等人早期都深受蘇聯影響。

日本插畫家空山基作品〈機械姬〉。(攝影:王士豪)

日本插畫家空山基作品〈機械姬〉。(攝影:王士豪)

冒險蒐大師名作,藏品更勝俄國美術館

隨著蘇聯解體,在北京友人牽線下,他也搭著往俄羅斯的班機,踏上俄羅斯蒐畫的征途。當時,上飛機必須抓好繩子把身體繫牢,起飛時,椅子還會後仰。起初,蘇聯藝術家不願意賣畫,但後來嚴重通膨讓藝術家態度軟化,他抓準時機,大刀闊斧收了列賓、列維坦、馬克西莫夫、梅爾尼科夫等大師名作,在1992年到1993年間6進俄羅斯,一共買入1800件藝術品。

不過,在俄羅斯買畫很麻煩,必須經過文化部、海關、歷史博物館、教育局等部門蓋章才能賣出,在封閉年代運畫跨越國界,還必須請俄羅斯美術家協會以海外辦展覽的名義帶出來,每蓋一個章都是撒錢。

談起這段時期的蒐藏,林明哲頗為自豪,「前蘇聯的藝術作品,就我們基金會收最多,甚至比俄羅斯美術館還多。」曾經有位俄羅斯鎂礦大亨要蓋一座美術館送給普欽當禮物,還央求林明哲售畫,他只點頭賣了三張,就把當初投入的所有本金全部回收。

然而,林明哲的人生也不是一路順遂,1998年到2001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高雄房地產崩盤,為求週轉,林明哲不得已只能賣畫變現。不心痛嗎?「事情遇多了,我很灑脫。」他說。

由波普藝術家傑夫‧昆斯創作的氣球狗,是藝術界的流行文化象徵。今年2月還因展出時不小心被失手打破,讓氣球狗的身價更水漲船高。(圖片來源:高雄美術館)

由波普藝術家傑夫‧昆斯創作的氣球狗,是藝術界的流行文化象徵。今年2月還因展出時不小心被失手打破,讓氣球狗的身價更水漲船高。(圖片來源:高雄美術館)

這次林明哲願意點頭辦展覽,目的不在炫耀,而是為了支持高美館的偏鄉深耕藝術教育計畫,他想讓偏遠地區的學生也能親眼感受藝術之美,不僅全額贊助車資交通費,還準備小禮物讓大家帶回去。或許,運氣好時,更有機會遇到這位建商大亨親自導覽,講述他的冒險故事呢。

〈林明哲小檔案〉

出生:1949年
學歷:東方工藝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
經歷:王象建設董事長、山集團總裁
現職: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