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馬戲節期間天天都有精彩的國內外馬戲團體表演。(攝影/Sophie Lin)
馬戲節期間天天都有精彩的國內外馬戲團體表演。(攝影/Sophie Lin)

不再只是老虎跳火圈,台灣首屆馬戲藝術節看特技、聽歷史,與觀眾一起創造驚喜回憶

2023/03/26

LINE分享 FB分享

談到馬戲團,如果你還想著老虎跳火圈,那就大大過時了。

近年來,因為動物權觀念興起,許多國家立法限制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改由經特殊且安全的訓練所展現的特技表演。馬戲團甚至更加進化,除了耀眼奪目的表演,還能傳遞深度歷史故事。好比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旅遊版(CNN Travel)讚譽為「東南亞太陽馬戲團」,來自柬埔寨的法爾馬戲團(Phare)就以現代馬戲模式,呈現紅色高棉後代的故事,用趣味的方式講述嚴肅歷史,讓大人小孩都能輕易吸收。

讓人興奮的是,法爾馬戲團即將來台參與台灣首屆、位於台南水交社的馬戲藝術節。該藝術節由台灣本土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主導,他們將在水交社旁的空地,憑空搭起兩座台灣本土有史以來最巨型的馬戲篷。

※延伸閱讀:全台首屆馬戲藝術節在台南!承載孩子童年與大人夢想,匯聚8國30團體的國際級演出

化身馬戲村村民,體驗走繩、踩大球

馬戲篷一頂要價新台幣700百萬元,高度16公尺、約4層樓高,而這座馬戲篷被福爾摩沙馬戲團命名為「V-13」,比在知名亞維儂藝術節內能見到的馬戲篷還要大上5倍。「13」做為編號,指的是這頂馬戲篷的圓形舞台直徑,依照扇形弧度的開闔,最多可以容納1000人。而「V」則代表「village」(村莊),希望讓所有人可以進到裡頭,都可以變成這個馬戲村內的村民。

策展人張又文(左)與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也都有馬戲特技底子。(攝影/Sophie Lin)

策展人張又文(左)與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也都有馬戲特技底子。(攝影/Sophie Lin)

為期兩年一次的馬戲藝術節,有了去年試營運的經驗,今年將是第一屆。去年只有兩天,僅一個團隊的演出,就已經吸引5萬人次造訪,今年將擴大舉行。

表演團體廣邀來自法國、澳洲、日本等共8個地區、30組的國際馬戲團、馬戲藝術家。觀眾另外可以走逛摩天巨輪、戶外音樂派對等多樣化市集,甚至體驗特技。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興奮的說,許多觀眾看完表演後都很想親自嘗試,所以他們在園區內設置包括雜耍、走繩、走高空、民俗技藝等體驗區。

馬戲藝術節上可以看到最招牌的巨型馬戲篷。(圖片來源/FOCASA)

馬戲藝術節上可以看到最招牌的巨型馬戲篷。(圖片來源/FOCASA)

以走繩為例,一般特技表演者的鋼絲可能懸吊在山岳間,或是7、8米高的梁柱之間,但在馬戲節園區則會設置30到50公分的高度,一旁也會有專業特技演員協助教學,讓民眾在安全範圍下體驗。民俗技藝部分,也會提供如扯鈴、劍玉、陀螺、球圈棒、踩大球等活動,讓小朋友可以在此放電。

林智偉說,過去帶著團員到愛丁堡藝穗節、外亞維儂藝術節巡演時,就深受感動。「南法的天氣加上帳棚,體感溫度直逼攝氏40度,但每個觀眾都還是看得很開心,走出帳棚後,把演員當偶像一樣要求拍照,甚至有些小學生看完興奮到哭了。」他回憶當時的感動,希望這樣的記憶,也能讓台灣的孩子體驗。

現場民眾可以跟特技演員互動。(圖片來源/FOCASA)

現場民眾可以跟特技演員互動。(圖片來源/FOCASA)

不僅如此,有別於一般舞台劇、電影等演出,可能會產生觀眾代溝的問題,但馬戲表演更無年齡的限制,經常能看到祖孫同行,也都能自得其樂。

而這次,藝術節也邀請法國馬戲團Fills Monkey(暫譯:填充猴子)來台演出。Fills Monkey以特技喜劇表演結合打擊樂的方式表現,因為沒有台詞與語言,文化沒有隔閡,在世界各地都能與觀眾無縫接軌。對於首次來台,成員也表示,一齣好的馬戲是表演者和觀眾互動一同構成,他們非常期待能在台灣擦出的火花,也請觀眾拭目以待。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