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東西方的時尚變了什麼?
2022/12/15
- 文字 / 吳世家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設計不是一門哲學而是生活!(Design is not for philosophy it's for life.)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因此有了大幅改變,時尚產業歷經銷售衰退、供應鏈斷鏈、消費者生活型態改變等嚴峻挑戰。旅居紐約、任教於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的時尚插畫家黃致彰(Nina Edwards),以及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台北時裝週協同計畫主持人的吳世家(Chia Wu),兩位時尚教授相約在仲夏的台北對談,娓娓道來疫情下紐約、香港的流行和生活趨勢。
疫情後,紐約、香港的時尚走向
根據 IFDAQ(2021)全球時尚與奢侈品城市指數的結果,紐約是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領先的時尚和奢侈品城市,巴黎和米蘭緊隨紐約之後。身為紐約時装週駐場時尚插畫家黃致彰觀察疫情下的紐約時尚產業,已漸漸擺脫疫情影響,紐約客已恢復正常生活,各式展覽及時裝週也回復過往榮景。美國設計師Tom Ford剖析,現今人們打扮的主因,是為了在社群媒體上「策展」自己的人生,所以可說IG拯救了疫情下的時尚產業。這雖不是答案的全部,也點出現代人對數位生活中的視覺與社交需求殷切。
相對的,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疫情侵擾與邊境管控措施,消費者信心下降,香港時尚零售業大受影響。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2021)發現,雖然人們增加線上購物,大型電商為商家提升了部分零售業績,但未能彌補線下銷售的不足。大品牌受惠於品牌價值,表現仍屬穩定;宅經濟促使功能性、機能性的居家與運動服飾銷售成長,但正裝則依然飽受打擊。吳世家觀察發現,香港是許多大型時尚品牌的區域總部,如今也縮編辦公室人員,關閉部分店面,有的品牌甚至撤出香港,以往熱鬧的尖沙咀、銅鑼灣大店異動頻仍。不過,小而少量的在地小眾品牌卻透過網路行銷陸續出現,也有設計師品牌投入永續時尚,在環境、社會需求與經營中尋找機會。
後疫情,要具備什麼樣的工作能力?
疫情促使許多工作由實體轉為線上,得學會及熟悉線上教學、演講、策展等,黃致彰與吳世家也不例外。由於疫情轉而開設的線上課程,讓黃致彰身在紐約卻可教授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包括非洲、東南亞,網路工作坊令更多有興趣的朋友也能學習設計產業與授權知識(know-how),同時還讓自己的作品拓展到更多市場。在網路盛行的年代,插畫授權的模式就目前來說獲利不易,加上景氣不佳,廠商預算縮減,作為一名插畫家,要將自己的事業當作「一生的志業」長久經營,用一個「創業家」的心態來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旅居香港的吳世家深有同感談到,無論東西方各行各業,多工(multi-tasks)與多能(multi-capabilities)成為現代人的生存要件。在遠距、線上的跨時區工作情境下,精準的口語表達、同時處理多元載具、吸收消化各類國際訊息、即時互動與反應,更顯得重要。三宅一生曾說: 「我們渴望美、未知數和神秘感」。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未知之處,我們沒有回頭的餘地,時尚是流動的,未來是變動的,只有不斷「與時俱進」。
後疫情自創品牌的升溫
活躍的黃致彰擅長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與科技、藝術與生活等看似對立或相異的元素,巧妙而和諧地融入插畫設計中,這也成為黃致彰鮮明的個人風格。她說,疫情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新的工作模式,非從事設計的人當然也可以有品牌,尤其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要脫穎而出,更要讓人記得你,除了質量好的專業能力,還要學會60秒「電梯說話術」(elevator pitch) 精準介紹自己,機會就是給準備好的人。
如同企業品牌或產品品牌一樣,個人也可以有自我品牌,吳世家強調 : 「不能夠用裝的做品牌,只是外表像、可是內心不像。」。在撰寫《向時尚品牌學風格行銷》一書時,她特別著墨「風格」二字,因為品牌隨著時間的累積,會逐漸顯露創辦人內心的初衷,同樣的,個人品牌也反映出當事者的信念及作為,一致性、真實性很重要,如果個性豪放就不需要裝矜持,如果性格拘謹也不需要勉強表現熱情。
越困難時,越要有創意
黃致彰對時尚帽子有著狂熱,喜歡將旅途中的美好回憶以購買當地帽子的方式記録下來,也常為筆下的時尚仕女們配戴各式各樣不同格的帽飾。除了收集帽子,她說,走到東西方各大城市,都會用手機紀錄當地有各種花紋標誌的下水道人孔蓋與當下有感的畫面,作為未來創作的靈感來源,同時經常觀摩其他優秀的插畫家作品與參加職業、專業相關團體,拓展眼界、提升創作能量。
「過去在香奈兒的工作文化促使員工一直要有創新的想法,經常一個新穎概念落實後,三個月左右,類似的做法就出現在市場上,因此只有不停歇地開發新東西」,吳世家說。培養思考與實驗的精神,閱讀、作筆記、看展覽、參加異業活動,都是促進創意生成的方法。我們生活在快速變動、不確定性高的世界中,沒有記錄下來就是船過水無痕,留下文字、圖像、聲音很重要,也為未來的創意埋下種子。
借鏡時尚大城,如何提升台灣時尚產業?
擁有豐富國際品牌經營的吳世家認為,「比起鄰近的東京、首爾,台灣整體的時尚產業發展仍相當侷限,需要政府、設計師、製造/供應商及消費者共同努力打造生態圈」。台灣一向以製造業掛帥,整體社會氛圍對時尚創意及設計的理解與價格尊重有待加強;其次,各行業的美感與品味落差很大,需要政策與有機「調理」。另外,台灣的時尚產業仍缺乏「時尚聚落」,也就是上、中、下游整合,類似首爾的東大門就擁有產業一條龍機制;此外,設計師在熟悉設計之外,更需要對布料、製程、打版、裁縫、商業模式的全盤了解,像台灣設計師潘怡良、竇騰璜有深厚美學、技巧以及商業功底的設計師為數不多。
紐約市有獨特的文化與商業環境,在曼哈頓區第五大道和第九大道之間有一個服裝區,稱為服裝中心(Garment District),大型「針穿鈕扣」雕塑(Needle Threading A Button)座落其中,時尚相關產業聚集於該區,滿足設計、生產、銷售到批發。黃致彰說,類似像《穿著Prada惡魔》電影中的推著移動式衣杆架穿梭於街道兩旁的情節,經常在這區上演。根據一份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網站上的研究指出,雖然服裝區對於紐約時裝業的運作是必要的,但,是整個紐約市交織相扣的「生態系統」才能讓時尚產業蓬勃發展。這對提升台灣的時尚產業是個參考借鏡。
※本文經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連結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