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每兩、三個街區就有一家,芬蘭人為何熱中二手商店?
2022/12/19
- 文字 / 時報出版
看著芬蘭人努力生產品質又好又耐用的物品,樂意投注時間和金錢、賦予其價值,再自然而然傳承給下一代,我不免感到羨慕。」
北歐設計之父Alvar Aalto、設計大師Ilmari Tapiovaara和Eero Aarnio、芬蘭國寶品牌Marimekko……從椅子、餐具、織品到家飾品,芬蘭絕對是無庸置疑的設計大國,赫爾辛基卻幾乎每隔兩、三個街區就有一家二手商店。
芬蘭人為何熱中二手商店?
原來對芬蘭人來說,愛惜物品、珍惜資源宛如呼吸般自然,陳列得乾淨美觀、營運得極有系統的二手商店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日常。逛二手商店或參與跳蚤市集,就是享受閒暇的方法之一。
二手商店不只是實踐循環經濟的場域,「回收再利用」也象徵了未來、環境和永續性。二手物品文化將讓人重新思考及發現物品的價值,也讓人從完全不一樣的角度深度理解芬蘭。
書名:二手芬蘭:從跳蚤市集到二手商店,來自家具設計師的參與式觀察報告
作者:朴炫宣(박현선)
譯者:邱麟翔
出版社:時報出版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二手芬蘭:從跳蚤市集到二手商店,來自家具設計師的參與式觀察報告》,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二手芬蘭:從跳蚤市集到二手商店,來自家具設計師的參與式觀察報告》(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二手物品文化面臨的問題〉
■ 大量消費,大量丟掉 ■如今,芬蘭的二手物品文化比以往更加盛行。透過網路或實體等各類二手商店和活動,二手物品一個個找到了新主人。有歷史的芬蘭設計品也不斷在國際各大拍賣會刷新最高價紀錄。回收再利用中心的統計資料指出,民眾捐贈的二手物品數量每年都在增加,銷售量也不斷增加。二手商店裡,捐東西和買東西的人都愈來愈多。不同類型的跳蚤市集一年四季經常舉辦。二手物品文化不僅吸引著更多人參與,也逐漸掃除人們以往對於二手物品的偏見。
至此,我們不免要問:二手物品文化變得如此興盛,不就代表全世界的物品也變多了嗎?
「只要想想二手商店賣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就知道答案了──人們的消費量就是那麼多。二手物品文化愈來愈興盛,並不代表大家已經開始會在消費時替環境著想。人們比以前更常消費更多東西,所以才會有更多東西流入二手市場。我們正活在一個消費量比以往更多的時代。」
「清潔日」創辦人鮑莉娜在採訪中如此說道。二手物品文化愈來愈興盛,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完全拋下了過去習以為常的消費習慣、突然開始處處為環境著想。到頭來,我們依然會買那麼多或者更多,然後其中大多數最後都流向二手市場。這就是二手物品文化的黑暗面。
鮑莉娜向我分享了她在「清潔日」活動中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活動所引發的擔憂。
「『清潔日』只要有愈多賣家擺攤就愈充滿活力,盡可能吸引愈多人參與很重要。然而,和這件事一樣重要的是二手物品的多元性。東西夠多元,消費者才會一直有興趣,活動也才有可能持續下去。目前最多人賣的是衣服,其中又以快時尚品牌占最大宗。那類衣服基本上都是反映當下潮流,一旦過時,很快就會被遺忘。可是,買了之後又不可能一直堆在衣櫃裡,導致不少人是為了把過時的衣服處理掉才參加『清潔日』。可是,賣家認為過時,買家也可能認為過時。逛二手商店或市集時,比起一般商店就會賣的東西,大家更想看到的是有趣、有特色的東西,因此那類衣服的買氣只會低、不會高。最後,它們要不是被丟掉,就是被捐出去。這種現象會降低『清潔日』的活動品質,這幾年人們也比過往更深刻地意識到與擔憂著環境問題。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現象不僅會降低人們對活動的興趣,也很可能模糊掉了二手物品文化的本質與意義。」
「瓦利拉故事」主理人碧雅和賽拉也說過類似的話。
「自助寄賣二手商店的目標是替賣家販售二手物,物品的上架權限在賣家。雖然每間店的規定不太一樣,但大致上,只要不是有污損或違背二手物品文化的精神,什麼東西都可以上架。賣家上架的東西將大大影響整間店的形象。我們是專賣服飾的二手店家,便宜的快時尚品牌在架上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坦白說,對於一個希望建立店家特有風格並做出差異化的經營者來說,品質不高看來又大同小異的快時尚品牌衣服,其實挺令人頭疼的。」
碧雅接著補充。
「有一次,我發現我們店裡上架的衣服同樣出現在新品商店櫥窗的模特兒身上,嚇了一跳!也就是說,那件衣服剛剛被買下沒多久就被賣到了二手商店!有些人甚至把吊牌還沒剪掉的新衣服拿來賣,這種行為讓人震驚。」
花費時間、能源和資源做出來的物品,這麼快就被消費者丟掉,實在令人吃驚。而且類似問題不僅限於服飾。例如,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就算是去年剛買的,才過了一年,可能有人已經覺得成了舊款。每個人的抽屜和櫃子裡,多少都堆著以前衝動購買後就忘得一乾二淨的飾品、電器等各種類型的物件吧!
■ 快速消費,快速丟掉 ■
二手商店和跳蚤市集也被當成了一種可以快速簡單脫手物品的管道。買了東西立刻就後悔的人往往面臨以下選擇:要不退貨,要不丟掉,要不就是當成二手物品賣掉。有人可能會想,「不丟掉,當成二手物品便宜地賣給需要的人,不也很好嗎?」替自己用不到的物品找到下一個使用者,的確符合二手物品文化的精神,可是,若二手商店只是被當成一個用來清理家中舊物、騰出空間的手段,好讓自己可以再買更多東西,問題依然存在。想想這世上仍有多少東西被快速消費、快速丟掉就會明白,二手物品文化目前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包裝而已。這幾年社群媒體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網路購物又愈來愈容易,有愈來愈多人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而買東西,並在買完後很快就退貨或丟掉,導致問題變得更嚴重。只對外展現自己幸福快樂的片刻,而不是毫無保留地展現日常生活的真實模樣,以此塑造和管理自己的形象,可說是現代人使用社群媒體時很明顯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往往導致「為了炫耀而購物」的行為。
英國巴克萊銀行2018年針對具購買能力的2000名英國成年人(35歲至44歲)進行的問卷調查指出,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9%)會為了在社群媒體上炫耀而買東西,而且拍照、上傳完畢就退貨。(注意,該調查並不包含10歲到20多歲的世代)(註1)每年,光在美國就有約35億件退貨,其中僅20%是因為「有瑕疵」而退貨。網路購物的普及與便利導致「退貨」變成了購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環節之一。網路購物的特點在於,還沒看到實品就得根據網站上的圖片決定是否購買,收到實品後很可能改變心意。有鑑於此,愈來愈多企業採取「可接受退貨」政策,而且退貨流程變得比以往更加方便、簡單,有時甚至免費退貨。然而,退貨率一旦上升,最終消費者價格也會上升。為了不產生虧損,企業都會根據退貨率的變化調整最終價格。
那麼,被退貨的物品,真的會像退貨的人所想的一樣,找到下一位使用者嗎?可惜的是,那樣的機率相當渺茫,即便是實際上從未用過的東西也一樣。每一件被退貨的物品,物況各不相同──開封程度、重新包裝起來的模樣、使用痕跡多寡等。對企業而言,逐一檢查並重新包裝被退貨的物件必須額外耗費時間、人力和金錢,是一個很大的麻煩。(註2)而且,商品都有所謂的「季節性」,尤其是具備特定功能或型態的物件,一旦錯過了熱賣時機,往往很難再次售出。商品若被退貨,又會花掉不少時間,在銷售上變得更加困難。以企業的立場而言,將這類物品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全數拿去低價特賣或乾脆廢棄,更好辦、更划算。然而,這是多大的損失啊!從生產階段就耗費許多珍貴能源和資源做成的物品,連用都沒用過,只在物流之間來來回回就被丟掉了。整個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我們看不見的碳排放,蒙受損失的絕對不只企業而已。
這算是我們的無心之過嗎?不,這絕對都是人類自作自受的結果。沒有人知道,我們的無知、冷漠,以及無意間的舉動,會導致地球另一端發生什麼樣的事,或者陷我們自己於絕境。每每想到這一點都令我忐忑難安。
■ 隨意消費,隨意丟掉 ■
不過,人類當今面臨的問題,相關責任也不該全數都推到消費者身上,一味地怪罪消費者。製造商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能讓商品賣得更好,經常慫恿消費者,宣稱消費者「有所欠缺」並一項接一項細數。於是,消費者買了一個東西,不見得不會再買別的東西,反而可能掉進一個龐大的無底洞。例如,原本只想買當下急用的乳液,在商店裡卻不停地被推銷其他號稱可以幫助發揮最大效果的產品──可能是「採用最新技術、能幫助找回青春和撫平細紋」的乳霜,或是標榜「化妝之後最重要的是清潔」的洗面乳──離開賣場時手上的袋子往往比原先所想的還重。製造商想盡辦法將一個又一個產品串連在一起,推銷給消費者,告訴消費者「你的生活還缺了多少東西」,接著再催眠消費者「用了這些產品就能更接近社會大眾期待的理想模樣」。消費者一旦無法察覺所謂「有所欠缺」不過是商人的話術,只會不停地責怪自己愚昧無知,陷入無止境的相對剝奪感,在消費的無限循環中走不出來。一味地責備消費者,並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個不斷慫恿人們隨意消費、隨意丟掉物品的龐大體系有其錯誤之處。從製造業的大量生產模式中尋找待改進的環節,才是更具建設性和根本性的解決問題之道。
〈註解〉
1 Hanna Kozlowska, ‘Shoppers are buying clothes just for the Instagram pic, and then returning them’, Quartzy, 14 Aug 2018, accessed 15 Mar 2019. 網址:qz.com。
2 Harriet Constable, ‘Your brand new returns end up in landfill’, BBC Earth, accessed 15 Mar 2019. 網址:www.bbcear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