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園區建造之初,江老師便告訴建築師,希望這裡不要變成「美術館」,而讓建築本身成為藝術品。(攝影/陶世忠)
園區建造之初,江老師便告訴建築師,希望這裡不要變成「美術館」,而讓建築本身成為藝術品。(攝影/陶世忠)

30年不願意賣畫,他在台東創作找到光,江賢二園區要將藝術還於生活

2022/12/13

LINE分享 FB分享

「藝術沒辦法教的,它源於每個人的生命,這也是最棒的地方,因為每一個人都擁有,且與眾不同。所以共鳴,所以感動。」這是江賢二老師與我分享,也是這次我台東之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江賢二為台灣當代藝術大師之一,作品多為抽象創作,早期在紐約工作,後來定居台東,並與嚴長壽結為好友合作。年輕時的江老師,自我要求嚴苛,即使有人想買他的作品,也不肯賣,因為覺得不夠好。長達30年,他沒有出售過一幅畫。一位藝術家好友形容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江賢二的工作室。他的創作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藝術。(攝影/陶世忠)

江賢二的工作室。他的創作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藝術。(攝影/陶世忠)

2020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為江老師舉辦「江賢二:回顧展」,集55年創作之大成。在疫情嚴峻,限制入館人數下,仍創造12萬5000觀展人次。許多人第一次認識這位向來低調的藝術家。

此次前往台東是為了公益平台的工作,幫江賢二藝術園區拍攝記錄,拍攝到一半,剛好遇到江老師本人,他穿著工作服,笑著向我們揮手。

園區內一個淺淺的水池照映著天空,天氣好時,可從窗景遠眺綠島。(攝影/陶世忠)

園區內一個淺淺的水池照映著天空,天氣好時,可從窗景遠眺綠島。(攝影/陶世忠)

他穿著我看過最髒的鞋子,上面灑滿作畫用的油墨,連褲子也是。我看到忍不住笑出來,也顧不得禮貌就這樣聊了起來。人往往會期待藝術家穿著有品味,但其實我所認識的藝術大師多半穿得很隨便,因為這樣才方便創作。但直接穿工作服接受採訪,江老師是第一人。我一直拍,一直笑。

江賢二園區把台東地貌、當代建築與藝術家創作結合,變成獨一無二的美感體驗。園區建於山坡上,建築本身是極簡抽象清水模,正面望海,背面面山,整個台東美景一覽無遺,並眺望綠島。

傍晚的園區,分不出美景與藝術的邊界。(攝影/陶世忠)

傍晚的園區,分不出美景與藝術的邊界。(攝影/陶世忠)

遇到破壞,就重新創造

曾在巴黎工作的老師,長期在室內自然採光不足的環境創作,但其實創作,是找到自己心裡的那道光。當他在台東創作時,因為大自然的環境,打開他的心門。園區上方就是老師的家,他的戶外創作室側面無牆,烈陽風雨,都是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成為藝術家,江老師說,他最想從事的職業是建築師。園區建造之初,江老師便告訴建築師,希望這裡不要變成「美術館」,而是讓藝術品融入大自然環境,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

面對全世界的不穩定,從COVID-19疫情、戰爭與地震,老師用作品給出他的答案。園區前庭放置的立體創作,來自園區重建時殘留的瓦礫;台東美術館大庭展出的立體創作「Henry」,則是老師拿以前工程遺留的鋼筋做為底座,創作與孫子一起玩樂高的回憶。

立體創作「Henry」是江賢二與孫子一起玩樂高的回憶。(攝影/陶世忠)

立體創作「Henry」是江賢二與孫子一起玩樂高的回憶。(攝影/陶世忠)

園區是一個未來的起點。藝術還於生活,而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最想要留給下一代的是美與希望吧。遇到破壞,我們就重新創造,並給予新的生命。藝術最美的,是追尋的過程。勇於追尋的心,以及努力留下的痕跡,總能感動人心。對藝術與生命的熱愛其實深埋每一個人的心中,變成藝術欣賞者之間的共通語言,所以當你被藝術感動,其實不單被一件作品感動,是你自己心裡的藝術家,在試著跟你對話。

一個好的藝術家有好的創作,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會啟發他人。因為一個好的藝術家,也像是一本讀不完的好書。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