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麗卿專欄〉穿西裝不打領帶可以嗎?視場合展現嚴謹或氣勢
2022/12/04
- 文字 / 陳麗卿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在其著作《成為這樣的我》中提到,她很羨慕丈夫每天只要從衣櫃拿出同一套深黑西裝,連頭也不用梳就能出門上班,頂多決定當天要不要穿西裝外套、要不要打領帶。
讀了蜜雪兒的描述,你大概會認為歐巴馬是一個很注重效率的人,然而這段敘述中其實還隱藏著一個微小卻重要的細節——歐巴馬考量的,不是「要不要穿西裝打領帶」,而是說「要不要穿西裝、要不要打領帶」!換句話說,考量穿著時,西裝與領帶不是相互連動「一組」變數,而是可以分開操作的「兩個」變數。是的,西裝與領帶在形象策略中,分別扮演不一樣的功能。
是否穿西裝,最主要考量社會期待中的正式度與氣勢,這與身分與場合都有關。
首先談身分:歐巴馬在任職總統期間,除非場合特別不正式、或不希望展現太強的氣勢(如視察災情),否則在公務行程中,他幾乎都穿著西裝外套;至於是否打領帶,則不一定。卸任後,只要是以前美國總統身分出席公眾場合,他也都會穿上西裝外套。即使我們不是總統,只要身分是領導者,就適用相同的原則。

空軍一號上,歐巴馬與時任阿富汗美軍司令麥克里斯特爾將軍私下一對一談話。他選擇打領帶,展現對於話題與對對方的重視。(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此外,穿不穿西裝外套也跟場合有關。無論你的身分為何,都得服膺該場合的正式度要求。例如出席正式會議,所有人都穿西裝,你卻只穿著襯衫或Polo衫,不僅正式度比眾人低,氣勢上也無法分庭抗禮。
西裝與領帶不是「一組」變數,而是可以分開操作的「兩個」變數:西裝關乎正式度與氣勢,領帶則關乎嚴謹度。
打不打領帶,關乎嚴謹度
至於打領帶,則帶有儀式性的象徵意涵。當一個男人打上領帶,代表「我尊敬你,願意為你呈獻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即使沒那麼舒服也不介意」;因此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領帶,代表態度嚴謹,而且領帶結打得越緊實,態度越嚴謹。
當你想展現出親切感,卻帶有一定的嚴肅程度時,就可以運用這個策略。例如2009年,歐巴馬於空軍一號上,與當時駐阿富汗美軍司令斯坦利.艾倫.麥克里斯特爾將軍(Stanley Allen McChrystal)有一場私下談話。照片中,歐巴馬未穿西裝外套,顯示出此場合是一個非公開、不需要武裝自己的密談,然而打著領帶,展現出他帶著嚴肅正經的態度來討論事情。
相反的,當你鬆開領帶,甚至刻意不打領帶,傳遞出放鬆、親切的訊息,有助於拉近距離。例如,需要大家卸下心防、彼此合作的時候,身為領導者,你就可以鬆開領帶,你會發現在這樣的氣氛下,大家自然會漸漸的將心中真正的想法講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下班後的商務餐宴場合,或是尾牙、春酒,你會看到老闆率先把領帶鬆開,鼓勵大家:今天不談公事,放鬆享受吧!
當我們具備這兩個概念之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歐巴馬需要將兩個要素分開考慮了。畢竟,當你想展現「正式中帶著輕鬆」與「親切中帶著嚴謹」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透過一個例子,你就能明白了——假設你不小心開車肇事,要到對方病房道歉,會選擇「穿西裝但不打領帶」,還是「不穿西裝但打領帶」?
前者,穿著西裝、襯衫,卻沒打領帶,釋放出的是正式卻放鬆的訊息,然而道歉的時候讓對方覺得你很放鬆,恐怕不是個好主意。相較而言,後者雖然只穿襯衫,卻打上了領帶,將自己慎重其事、深具悔意的心情展現出來,是更好的選擇。
有魅力,就能放大領導效能與影響力
解析更多領導者形象策略》https://bwnet.pse.is/3ywq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