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張念陽(右二)善用人脈及資源推動「長城計畫」,找專業人士到部落協助在地孩子。(攝影/程思迪)
張念陽(右二)善用人脈及資源推動「長城計畫」,找專業人士到部落協助在地孩子。(攝影/程思迪)

他離開調查局移居台東,打造「陽光佈居」、當廢校裡的孩子王

2020/07/16

LINE分享 FB分享

「不是我改變了長濱,而是長濱改變了我。它讓我看見機會與希望,讓我的人生轉了個漂亮的彎。」在長濱經營民宿10年的張念陽,鏗鏘有力的說著。

我們剛踏進「陽光佈居」不久,張念陽立即指引我們開車下山,來到廢棄的忠勇國小教室,參觀他推動的「長城計畫」活動,陪小朋友學習廣播劇。

隱身長濱山中的民宿,房子設計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攝影/程思迪)

隱身長濱山中的民宿,房子設計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攝影/程思迪)

還在教室外跟我們說明的他,已造成小朋友的騷動,可見他在當地扎下的根基有多深。

長城計畫是張念陽的足跡與期望,「長」指長濱;「城」則是住了幾十年的新店花園新城;另也有「長程」之意,希望這計畫能持續下去,而非曇花一現。

曾任職於調查局的張念陽,善用人脈及資源,找專業人士到部落協助在地孩子,教他們說故事、打爵士鼓、做瑜伽等,讓孩子嘗試各種在地接觸不到的活動。

甚至,還應部落媽媽要求,找來肚皮舞老師授課。他解釋,「因為不用任何政府經費,所以自己做得開心、大家有收穫最重要。」

移居之初,張念陽他投入大量心血與部落相處、溝通,但被視為眼中釘。日後卻成為社區發展協會不可或缺的要角。(攝影/程思迪)

移居之初,張念陽他投入大量心血與部落相處、溝通,但被視為眼中釘。日後卻成為社區發展協會不可或缺的要角。(攝影/程思迪)

移居之初,他投入大量心血與部落相處、溝通,但被視為眼中釘。三年後,卻成為當地社區發展協會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張念陽說,這就是長濱最真實的人情味,符合他的初衷:帶來新連結、做點不一樣的事。

在此落地生根的張念陽夫婦認為,長濱的美不單只是山海風景,還有緩慢的生活、安靜的氛圍與溫暖的人情味,絕對值得旅人細細品味,融入在地生活,成為這裡的一分子。

張念陽與陳慈佈夫婦倆在長濱經營民宿10年,已逐漸在此落地生根。(攝影/程思迪)

張念陽與陳慈佈夫婦倆在長濱經營民宿10年,已逐漸在此落地生根。(攝影/程思迪)

〈張念陽、陳慈佈小檔案〉

經歷:調查局公務員
現職:陽光佈居主人
臉書:陽光佈居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