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北港朝天宮的建築中。處處可見國寶級匠人的技藝。(攝影/高大鈞)
北港朝天宮的建築中。處處可見國寶級匠人的技藝。(攝影/高大鈞)

剪黏、木雕、交趾陶,來北港朝天宮看國寶級匠師工藝!跨越時空、代代相傳的媽祖信仰

2019/09/19

LINE分享 FB分享

朝天宮的剪黏、木雕、交趾陶,皆出自名匠之手,小至窗花,大到石柱,堪稱宗教與藝術最佳結合。加上祭典用的燈籠、藝閣等,小鎮充滿藝術氣息,還包含對媽祖崇高的敬意。

72歲剪黏大師許哲彥,2018年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者」,自嘲半輩子都在半空中,國小畢業跟著師父江清露,15年後出師,他謙虛的說:「完全掌握是在40歲,才能隨心所欲,畢竟這行業不畫草圖,一切臨機應變,到那年我才明白師父口中『剪黏可言美,不可言像』的道理。」

拿起尖嘴鉗,在碗片上剪了起來,這是許哲彥做了近一甲子最熟悉的動作。(攝影/高大鈞)

拿起尖嘴鉗,在碗片上剪了起來,這是許哲彥做了近一甲子最熟悉的動作。(攝影/高大鈞)

製作剪黏,除了技術,還要有歷史知識。經常跟在師父前後聽故事,後來他也常跟兒子許少眠說,他覺得這就是傳承,不但在技藝上,精神上與行動上也代代相傳。

北港工藝坊館長蔡享潤說:「朝天宮裡,剪黏作品從許哲彥師祖洪坤福、師父江清露、到他與兒子,前後四代都參與其中。」足見媽祖信仰跨越時空。

1994年聖父母殿大火,衝件剪黏工藝由許哲彥擔綱。(攝影/高大鈞)

1994年聖父母殿大火,衝件剪黏工藝由許哲彥擔綱。(攝影/高大鈞)

屋頂建築上的剪黏工藝,中央「石崇巨富苦無錢」的情節。(攝影/高大鈞)

屋頂建築上的剪黏工藝,中央「石崇巨富苦無錢」的情節。(攝影/高大鈞)

具有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工藝還有粧佛,2013年列冊為「技術保存者」的陳明洲,出生嘉義六腳,最初在台北萬華學木刻,繞了半個台灣,退伍後在北港落腳,待了近40個年頭。「朝天宮媽祖是從湄洲奉請來的神像,參拜信徒想訂做神像回家供奉,我才在這裡落地生根。」

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工藝還有粧佛,陳明洲在2013年列冊為「技術保存者」。(攝影/高大鈞)

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工藝還有粧佛,陳明洲在2013年列冊為「技術保存者」。(攝影/高大鈞)

走進工作室,撲鼻的淡雅木香,是他所選價格不菲的台灣樟木,而另一個吸引目光的是,超過三十種雕刻刀具,透過工具與精湛技藝,讓木頭變為一尊尊具有生命力的神像。

在燈籠表面繪龍,是林聰賢的日常。(攝影/高大鈞)

在燈籠表面繪龍,是林聰賢的日常。(攝影/高大鈞)

北港傳承六代的「森興燈籠」,創立於1866年,是北港僅存的店,百年來當地都用林家燈籠。是全家傾力投入的工藝,目前第五代老闆娘林丁秋香負責編骨架、裱糊,第五代林聰賢與第六代林胤騰則處理彩釉、上油,各自分擔,通力合作。

「早期燈籠只書寫宮廟名與供奉神尊名號,後來才加入吉祥圖騰,最特別的就是『扁平字體』」,林聰賢說明自家特色。

林家燈籠已與媽祖祭典畫上等號,密不可分。(攝影/高大鈞)

林家燈籠已與媽祖祭典畫上等號,密不可分。(攝影/高大鈞)

早期燈籠只書寫宮廟名與供奉神尊名號,後來才加入吉祥圖騰。(攝影/高大鈞)

早期燈籠只書寫宮廟名與供奉神尊名號,後來才加入吉祥圖騰。(攝影/高大鈞)

罕為人知的藝閣,是台灣廟會中常見以民間傳說或戲曲情節為主的花車,藝師顏三泰說:「藝閣易與電子花車搞混,但兩者完全不同。北港是大本營,而裝扮藝閣則是當地人孩童時期共同記憶。」他在2017年列冊為「技術保存者」,現今兒子顏聖璋已回家接班,和他一起努力。

從事藝閣工作的顏三泰,最重視故事情節的展現。(攝影/高大鈞)

從事藝閣工作的顏三泰,最重視故事情節的展現。(攝影/高大鈞)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