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爸爸踏上西班牙朝聖者之路:理解自己、貼近父親,許願15年後祖孫三代回來一起走!
2018/01/04
- 文字 / 柯曉翔
這條路有獨特魔力,中世紀以來,羅馬人、聖方濟、拿破崙與查理曼大帝都曾走在這條道路上。「與其說是尋找答案的地方,我更想找到正確的問題,」德國作家哈沛科可林(Hape Kerkeling)在書籍《我出去一下》說,「它只問每個人一個問題:『你是誰?』」
聖雅各朝聖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是世界遺產「巡禮路」,法國為始,越過庇里牛斯山,橫跨西班牙北部,終點在聖雅各康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大教堂,約790公里。其實中世紀並沒有所謂起點,朝聖者就從家門出發,千里迢迢至天主教聖地朝聖耶穌的門徒聖雅各,薰香儀式的乳香在教堂繚繞,徹底洗滌心靈。
西班牙菲尼斯特雷(Fisterra)在羅馬時代被冒險家認為是地之盡頭,海之開端。(圖片來源:單彥博提供)
如今不必非得是教徒,踏上朝聖之路理由千百種。科可林割除膽囊,放下工作上路;美國電影《朝聖之路》主角湯姆想走一回已逝兒子未完成的路途⋯⋯34歲台灣徒步者單彥博2013年、2016年則完成兩趟,理解自己,也更貼近父親。
第一次上路,單彥博純粹想實踐背包客旅行方式,挑中這條曾在電視節目看到的驚奇路線。第二次走,是他接下爸爸單台隆丟的球。看了他的照片,爸爸心動了。忍了3年,某天認真問:「怎麼坐火車到西法邊界小鎮?」「我可以帶你去啊。」單彥博一口答應。
第一天就是場硬戰。從法國小鎮翻上庇里牛斯山,不斷爬坡約27公里。苦中作樂是必須。一位德國徒步者把掛在脖子上的香腸與他們分享。「我最初以為是他的柺杖頭,」單台隆回憶,「庇里牛斯山的香腸,真好。」
第一天越過庇里牛斯山,單氏父子在第一個村落奧雷亞加(Roncesvalles)村落自拍。(圖片來源:單彥博提供)
每天步行6至8小時,單彥博全程瘦了10公斤。這是朝聖之路第一階段:肉體折磨。晚上入住旅館、民宿或庇護所,然而某些地方不但休息不成,更是試煉。單彥博曾住在多達約80人入住的庇護所,氣味交雜,打呼此起彼落,難以入睡。朝聖之路第二階段:心理煎熬。來到中後段,走在一望無盡的道路,景色也看膩,進入撞牆期,怎麼排解?《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作者謝哲青提及,有些人數自己的腳步,計算今天走了多少步,有些人計算沿途十字架數目,或統計扇貝種類,「每人都有消磨時間、尋找樂趣的方法。」
單彥博說,熬過肉體折磨與心理煎熬後,產生新的想法。做為科技公司業務,他發現,朝聖之路哲學與他的工作本質相反。工作搶越多訂單越好,但步行若欲望越高,背包越重,「簡單糧食和水就足夠。」旅途更大的收穫,30天跟爸爸講的話,比過去30多年還要多。
走進歐帕拉都依羅廣場(Praza do Obradoiro),穿過榮耀之門,父子倆終於抵達朝聖者之路的終點。(圖片來源:單彥博提供)
旅程最後一天,正準備走出庇護所的單彥博,手機傳來妻子懷孕消息,忍不住掉淚。走進歐帕拉都依羅廣場(Praza do Obradoiro),穿過榮耀之門(Portico of Glory)終於抵達終點。父子倆沒有過多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平靜,且感激。
回台後,單台隆連續做夢十幾天,夢到還走路。「這是場美夢,」62歲的他說,「等孫子長大,15年後,體力還行,我們三人一起走,重回朝聖之路!」
〈聖雅各朝聖之路〉
長度:約790公里 步行天數:約30天
適合時機:全年皆可,6至10月為佳
配備:登山鞋、登山杖、背包、雨衣、乾糧與水等
共鳴電影《我出去一下》
改編自哈沛科可林同名小說,也是真實故事。科可林在36歲健康亮紅燈,人生一團糟。於是踏上朝聖之路,追尋人生意義。
電影《我出去一下》劇照。(圖片來源:海鵬影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