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吳毅平_永禾工作室總監、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名譽理事長(攝影者:吳毅平)

行腳三十五年,鏡頭下的時代故事

2016/05/19

LINE分享 FB分享

以創新形態皺褶展現織品美感的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一次受訪被問及這輩子做了什麼事?他回道:裁了一塊布。目前正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台灣鄉城素描——鐘永和一甲子」攝影展的鐘永和,則以六十幅台灣鄉城素描,展現一生一世的攝影執著。

宜蘭員山鄉是鐘永和創作的母土,無垠的大地與四季變化、素樸悠緩的鄉間景致,與鄰居叔伯姨嬸濃稠的人情交織,交織成童年的記憶;而從小瞞著家人,騎腳踏車到市區看電影的經歷,也埋下他以相機記錄人生光影的種子。他說,攝影與其他藝術、文學與繪畫一樣,必須從旅行中體驗、汲取靈感,「旅行是立體的閱讀,閱讀是平面的旅行,而攝影是旅行視野的延伸。」

一九八一年開始從事專業攝影,鐘永和在三十五年間以「生活行腳,人文觸角」概念,走遍台灣三百多鄉鎮與外島,並以「如你所見,自然呈現,從不做任何改變,才是內心真正的發現」做為原則,以攝影體現生活、創造藝術,也使得拍攝本身便有如一部跨世代、跨記憶的行動藝術。

喜歡創造各種鐘式語彙的他說,攝影無非就是「三學」、「三法」、「三術」,三學指的是以攝影展現美學、文學與哲學的思辨;至於三法是攸關觀看視角的看法、想法與拍法,「看法來自想法,想法來自生活經驗與觸角,有了看法才會產生拍法。」三術則除了一般人強調的基本技術外,還有與攝影相關的概念與理論基礎架構的學術,以及綜合技術與學術之後,從而創造出的藝術。

「有人問我每天都在做什麼,我說跟大自然約會。大自然裡有人、事、物、景,這就是我攝影的全部概念。」於是,在他的鏡頭下,有一九八一年起,每週風塵僕僕騎著摩托車往九份、水湳洞、金瓜石,留下那些在鄉景中自在生活的鄉人生活;細雨濛濛中撐著傘,在嘉義竹崎鄉間小路上好奇張望的小女孩;馬祖莒光戰地崗哨上的軍靴映襯著靜謐的海;懷抱嬰兒近鄉情怯的彰化和美少婦;隱身台北內湖麗山街上的老雜貨鋪;雲林莿桐以長板凳為桌寫作業的女孩;暖暖車站等待與錯過的時光……。

「四十歲那年我深刻體驗到,我的工作就是在為人類留下文化資產,為不同時代留下不同故事。」鐘永和說,以往在藝術的蒐藏,攝影是相對弱勢的領域,但隨著時代改變,有越來越受重視的趨勢,許多人開始「回收記憶、典藏故事」,將每日看似平凡無奇的人事物景,透過思辨轉化觀看視角留下感受的影像,經過一段時日後,若因建設、天災、人禍等因素,使得地景產生變化或消失,影像便成了記憶與故事,「每個時代的記憶,就是不同歲月的影像停格。」

攝影技術的發明,不僅改變了人類記錄生活的方式,也對藝術發展產生巨大衝擊,數位相機取代傳統相機,電腦取代暗房,智慧型手機問世後,更是大大降低攝影門檻,人人皆是攝影師,每年產生的攝影量更是史無前例的高,對此,仍堅持使用傳統底片相機創作的鐘永和倒是樂觀以對。「數位與傳統,是對話而非衝突的。」在他眼裡,傳統是「底蘊」,數位則是「新韻」,底片會隨著時代的推進越顯珍貴與沉澱,而數位屬科技產物,後製技術會不斷推陳出新,兩相結合,就能再造出新的視覺元素,呈現兩者精華。

而手機是透過網路,展現即時分享的功能。對鐘永和而言,傳統相機的拍攝叫作創作,手機的拍攝則是即時的感受與分享。他每天會花三十分鐘寫視覺日記,抒發生活中的感受,但絕不當低頭族,「手機是現代人無形的『小三』,但我寧可把時間用來觀察生活。」

「年輕時像一塊乾巴巴的海綿,要拚命吸收,現在吸飽了就要釋放、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提醒年輕人愛自己的土地、成長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是好風景,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心情。」

小檔案_鐘永和

經歷:攝影作品為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典藏。出版《鄉城素描攝影專輯》等十餘本攝影集
現職:永禾工作室總監、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名譽理事長


小檔案_台灣鄉城素描——鐘永和一甲子

時間:即日起~6/12,10:00~18:00(週一休)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401廳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