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非夢事自己蓋房子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很多人都想自己蓋房子,但總因為這個那個的原因,暫未實踐。喜歡研究台灣人自地自建好案例的建築、設計專業作者林黛羚,繼《蓋自己的房子:25個私宅夢幸福大結局》(麥浩斯出版)之後,又能找到23位圓了蓋房子夢的人,寫成《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可見這檔子事非不能也。自地自建(或改建)的確比買裝潢好的成屋難,但是前者就是更能符合你對理想之家的想像。以下是書中最難纏的三個案例,基地小、預算少、或原屋亂蓋像鬼屋,正是台灣都市最常見的屋況。但是這群屋主憑著對空間與親人的熱愛,成功打造了綠能新家……。(文.馬萱人)

真正厲害的老屋改造,不僅只是拉皮、外牆翻新。位於新竹市區的田宅,可說是台灣版的「全能住宅改造王」(日本電視節目)!一次偶然的機會,正在尋覓新住處的田先生,得知一間即將法拍的房子的消息。雖然基地位置交通便利,又擁有市區中難得的綠意,但雜草叢生的庭院,顯示出已經廢棄多時。

走進去看,經過改建再改建的房子,每層樓都有近一公尺的高低差,隔間及動線混亂、狹小的開窗使室內空氣混濁、採光也不足。是一間問題重重的老屋。

「原本並不以為意,打算房子乾脆全都拆除重蓋算了。」田先生說。經過估價,才知道重建的成本,會比保留大部分結構而改建,貴上1.5倍左右!田先生決定與設計師重新討論,以改建做為新的調整方向。

一開始受限於原始結構,僅局部陽台及屋頂外觀改變而已。這樣一來,即使擁有難得的市區鬧中取靜的大庭院,也只能說可惜了!居住者若不能在室內透過建築物與庭院的綠意產生互動,如此「與基地無關的建築物」,不但不能稱為成功的設計,而且還白白糟蹋了這塊基地的綠意。苦思數日之後,設計師Black想出扭轉房子造型的大關鍵:「在建築物轉角再加一根柱子!」

就這麼一根柱子,承重不再是問題,二樓的陽台得以拉寬成為露天平台、客廳也變寬了!「我用地樑將新柱子與舊柱子串起,確保新柱子的堅固。它將大幅度改變屋子的造型,並且與基地產生更大的互動性。」

多了柱子之後,朝庭院方向的陽台反而成為唯一的內縮牆,於是,Black設計了三角體的玻璃溫室,它是二、三樓起居室與戶外相連的媒介、它是一樓餐廳與魚池互動的平台、它因這個基地而有存在的意義。

嘉義市王宅→小暗屋變身光之屋

面積小、環境糟、預算低,是這塊基地的三大挑戰。「一塊基地的正解永遠只有一個。」設計師徐純一強調,每塊基地都有它的屬性、限制因子和屋主需求,對症下藥解決基地問題,就能夠找到答案。

三年前,王先生買下一塊僅30坪、位於嘉義市區巷弄內的建地。基地的左、右、後方三面都被鄰近房子緊貼。「這基地太小了,四邊景觀都不好,最後只能往內、往旁、往上看了。」(徐純一)說,「不過這個社區互動性很高,我不希望屋主和左鄰右舍是完全斷絕的,所以開鑿了一些開窗與開孔。」

他在面對巷口的三樓一側,開了三角窗,該窗就像潛水艇的窺孔,對準巷口的視線,可以看到機車、腳踏車來來去去;而在客廳則開了許多小圓孔,小圓孔組合成菱形的形狀,當夜間有汽車開進巷子裡時,車燈會投影在牆上。這就像是人有時想暫時自我封閉,卻又想留下一個管道與外界聯繫一樣,是謂「開放式自閉」。

王先生對於只要有助於採光及通風的想法都很歡迎。他願意在僅有的30坪地坪中,再讓出五坪做為內中庭,是非凡的抉擇,但也是最正確的抉擇。因為房子裡的每個房間,都依賴著灑進天井的陽光,坐在家裡看光影變化,遠勝過開窗看到房子背面的冷氣機。

包圍著內中庭的牆面開窗,沒有一個是正經八百的,要不就是立體的梯形、要不就是矮而長的開窗、要不就是小方窗。「一開始都設計為落地窗,後來發現可能會太無聊,怎麼看都一樣。」徐純一說,「後來決定要改為各種小開窗,引導不同的視線,就不容易看膩。」買完地後,王先生剩下的預算頗吃緊,徐老師在確認沙發與中島的位置之後,與建築結構一起綁筋、再灌漿一體成型,沙發則只要再訂做墊子與抱枕即可。而緊臨鄰居建築物的一側就不再做牆,省了好幾道牆的費用。

徐純一設計的住宅,都是以綠建築的概念去思考,採光、通風是最基本原則。不過,在王先生住進去的第一個星期,是二○○九年一月,沙發下的長條型開孔會有冷風灌進來,最後王先生請人訂做PC板將它蓋住。因此,在設計開孔時,若能將開關一併設計,日後或許就可以成功調節所需的通風程度。

花蓮市許宅→老破屋變身七彩屋

(許雅閔,綽號小閔)原本住在花蓮市區公寓,隨著孩子長大,還有長輩偶爾會來住的需求,小閔決定去找透天厝,讓一家人有更大的居家空間。因為還有孩子的就學問題,地點還是以市區為主。市區的新成屋不多,加上預算限制,於是將目標鎖定在中古屋。

這間老屋求售許久了,滲水嚴重不說,內部的隔間是早期隔法,光一樓就隔了四道牆,光線無法進入,即使白天裡面也很陰暗,因此屋主遲遲無法脫手。小閔看上此處離市中心近,又遠離大馬路,而老屋的各種狀況,反而激起她設計師的本能──幫房子看診、對症下藥、改造整型。

「我第一眼就決定要它了,雖然是連棟,不過它的右邊是鐵皮搭建的車庫,是難得的兩面採光,可惜全給牆遮住了。」小閔說。

由於經費有限,故僅拆除滲水最嚴重的房子正面,其他牆面則重新漆上防水漆。原有的斜向窗戶是老屋滲水的原因之一,於是將滲水的窗簷拆除,再讓窗戶內縮、做滴水線,降低雨水依附在混凝土牆的可能。不過因為少了雨遮,雨大一點還是會有困擾,「如果沒有雨遮,不建議用水平窗,窗框容易積水滲入,建議改用垂直向的外推窗,若能用氣密窗當然更好。」

室內一樓的隔間全部拆除,讓客廳與餐廳是開放式的,餐廳與外面的車庫開一整面落地窗,使得室內採光更足夠。由於是設計師,她以實驗心情將各種建材用在不同房間,光是地板材質,每層樓、每座階梯都不一樣。而顏色也隨著季節定期改變,「看膩就改。」小閔豪爽的說。「如果將來有更多的預算,我還打算將餐廳區的一到三樓都打通,種一棵大樹在裡面,應該會讓空間顯得更加豐富吧!」

*新竹市田宅

敷地:一○○坪 建坪:50坪

格局:花園、車庫、玄關、客廳、茶室、餐廳、中島廚房、主臥(含衛浴、起居室)、書房、琴室、男孩房、女孩房、視聽室、三溫暖、頂樓花園

建材:鋼筋混凝土+強化磚造

預算:新蓋房子+裝潢=九百九十四萬元(不含購屋成本、設計費) 設計師:Black

*嘉義市王宅

總面積:一百坪

建坪:30坪

格局:1F∕車庫、廚房、餐廳、內庭院、木平台、衛浴、長輩房;2F∕臥房、客廳;3F∕臥房;4F∕書房、露台

房屋結構:鋼筋混凝土

預算:新蓋房子+裝潢(約25萬元)=近五百萬元(不含地、設計費、家具、廚具、家電)

設計師:徐純一

*花蓮市許宅

建坪:60坪

格局:1F∕採光室、車庫、玄關、客廳、餐廳、遊戲間、廚房、衛浴;2F∕書房、主臥、小孩房、長輩房、衛浴;3F∕撞球室、衛浴、儲藏室、水塔間、晒衣間 房屋形式:鋼筋混凝土

預算:整修房子+裝潢=二百三十六萬元(不含購屋成本、部分原有家具、家電)

設計師:許雅閔(即屋主)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