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引領流行30年的小眾文化

2015/08/03

  • 文字 / 陳乃菁
LINE分享 FB分享

尋找樓上鋪像探險的過程煞是有趣,然而走進裡頭,更能窺得香港在小空間的獨到使用。已經不到十坪的樓上鋪,又被區隔成不同空間,例如,一邊賣充滿上海懷舊情調的手作皮包,而另一邊又像是王家衛電影場景的老式理髮院。這種物盡其用的空間哲學,一直以來,就是香港地小人稠的獨特生態。然而,幾經時代變遷、物換星移,香港的樓上鋪卻有增無減。這股充滿在地感的消費風景,在國際精品滿盈的香港街頭,確實更讓人感受到香港帶點野性和旺盛活力的文化。

樓上鋪的發展軌跡,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到樓上鋪蒐寶,是許多一九八○年代後香港年輕人的集體記憶。「樓上鋪裡有我的青春歲月。」癡心於香港服飾潮流的旅遊作家吳家輝說,學生時期,他經常到尖沙嘴金巴利街道的樓上鋪,尋找來自歐美的水貨服飾;或到九○年代帶動香港服飾潮流聖地──百利商場,看當時來自英國最夯的街頭時尚,認識LV、Chanel 之外的小眾品牌,「對當時沒有太多錢的我來說,樓上鋪的服裝價格,我還可以負擔得起,並且能夠看到各式各樣、非主流的設計,也是從那時開始,培養了我對時裝的興趣和敏銳度。」

可以說,國際精品帶來香港源源不絕的觀光消費人潮,看似十分全球化,但不易找到、不起眼的樓上鋪角落,才是香港與世界特色文化接軌的最後一塊拼圖。這些前衛、小眾的流行文化,替香港帶來不同視野的養分。玩具設計師馬輝回憶,一九八○年代是香港經濟、影視與流行文化的輝煌年代,除了服飾,來自日本如聖鬥士、多啦A夢、無敵鐵金剛等組合模型與玩具公仔,及美國的芭比娃娃盛極一時,旺角以兆萬中心為聚集地的小鋪,就是當時每個香港卡通迷的樂園。

九○年代,專賣台灣冷門文化書或簡體字禁書的書店,則掀起一股另類二樓書店風潮。「二樓書店是許多香港文化人的聚集地。」曾參與電影《無間道》三部曲製作的香港資深影視製作人、現為「創意香港辦公室」總監廖永亮指出。

「只是當時,其實沒有店家會特別說自己是樓上鋪,對追求名牌的香港人來說,樓上鋪還是會有一種讓人感到是在賣便宜商品的感覺。」從小就喜愛到大街小巷裡逛街找店、現今業餘辦起免費樓上鋪人氣網站的Alex Choi(蔡淦明)說。

然而,暗晦的樓上鋪就像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草, 可說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二十一世紀開始,個人網站興起,原本靠口耳相傳的樓上鋪,有了另一種發聲管道,建立部落格、開始說店鋪的故事。「慢慢地,一些獨特的咖啡店或生活用品開始出現了,懂得使用網路來行銷自己,並建立年輕的忠實顧客群。」Alex Choi 說。

「後近四、五年來,可以說是樓上鋪發展的黃金年代。」創立顧問公司、協助特色小鋪創業的Andy Cheung(張尤忠)指出,二○○八年的金融風暴,讓香港許多白領頓失工作,到大公司的就業機會減少,喜歡動腦筋、不願向現實屈服的人,便利用租金較低的樓上鋪創事業第二春,讓樓上鋪的種類更加多元。

另一方面,開放陸客自由行後,大陸遊客雖為香港消費市場帶來增長,但卻也讓地面鋪的景觀越來越單調,每走幾步路就是一家金飾珠寶店、化妝連鎖店。「越來越多有特色的店往樓上搬,越搬越高,要逛香港味的店,得要開始習慣往樓上走。」Andy 說。

樓上鋪使得香港的消費風景變得3D立體,繽紛多元。樓上鋪的發展也不再冷門隱晦,或只是充斥進口水貨,而更可以看見越來越多香港自有品牌,從樓上鋪出發崛起,保持不隨波逐流的理想個性。但不變的是,「從這些樓上鋪的發展中,一直可以看出一些群聚效應。」

Andy 指出,以他最熟悉的東九龍觀塘、九龍灣地區來看,這裡是樓上鋪的「複合式社區」,從服飾皮革、家具家飾、玩具禮品等各式類型的樓上鋪都有,可以滿足一家人不同世代的需求;喜歡玩公仔、電子產品,旺角絕對是必訪聖地;而旺角西洋菜街則是香港「樓上簡體書店」最密集。

樓上鋪不只是店鋪,樓上鋪更是香港最潮、最旺盛活力的源頭。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