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居家老物件 翻身潮設計

2015/08/03

  • 文字 / 駱亭伶
LINE分享 FB分享

磨石子地板變設計美桌

共治設計設計師郭喆宸與陳麗安把原本踩在腳下的磨石子地板,變成了桌子、花瓶、杯墊等實用設計,碎石花紋幾何拼色,加上銅線鑲嵌對比,安放於陽光灑落的窗邊,正是一幅窗明几淨的圖畫。

「小時候媽媽總是把老家的磨石子地板擦得亮亮的,讓孩子們趴在地上畫圖,還可以利用地上的裂縫來打彈珠。」對郭喆宸與陳麗安來說,冰涼厚實的磨石子是具回憶感的材質。於是,身為設計師的他們想辦法把磨石子留在身邊,讓童年的遊戲場繼續陪伴自己。

兩人就此展開磨石子的文化考察之路。磨石子原是舶來品,源於義大利,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基本做法是將石子、水泥和石粉三種原料均勻混合,和水抹在地面上,經養護、乾燥強固結構,再以機器磨光而露出截面。

但日本簡單樸素的磨石子,在台灣卻發光發熱,工匠以金屬銅條構圖,再填入彩色石粉一起拋光打磨,變化出華麗富貴的拼色花紋。

一開始,台灣的磨石子多用於廟宇建築,在中南部某些廟裡頭還保存五彩磨石龍柱。漸漸民間起新厝也時興,像迪化街老商號裡鑲嵌著蜜蜂或人參圖案的磨石子地板,就是當時工匠師傅的客制化。

為了把磨石子技術拿來製作實用的新產品,兩人可吃盡苦頭。「磨石子工法有點像是放大版的景泰藍,先用掐絲的銅線勾勒,再填入琺瑯釉料,正好是可以取經發揮的地方。」但這工序繁複技法已漸失傳,郭喆宸與陳麗安拜託彰化芬園一對七十多歲老夫妻幫忙,跟在旁邊見習,最後完成一張典雅的桌子,不過卻要四個大男生才能抬起,且人工貴成本高,一張桌子將近八萬塊。

「做磨石子很辛苦,需要時間養護,先乾磨再水磨,粉塵飛揚的,不像鋪瓷磚快又輕鬆。」親身經歷後,更能體會何以現在年輕師傅不願意投入這一行。

他們並沒有輕易放棄,反而動手朝產品輕量化改良。經過一年實驗,調整比例配方,並從傳統技法中得到靈感。以前,在磨石子加上銅條除了構圖功能,還有防止裂縫擴大的實用性,因此,他們在石材裡頭加入融合兩種以上材料,質輕且強度更高的網狀複合金屬強化結構,使得桌面雖變薄變輕,仍強固不易碎裂。

回想過程,郭喆宸與陳麗安說,從頭到尾都是學習。像是,一開始連石頭都不會買,形狀、尺寸、種類、名稱、搭配比例都是眉角。還好有老師傅和石材加工廠老闆指點,才弄懂哪種石頭像玉會透光,哪幾種石頭配起來撞色更凸顯,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

幸運的是,在跑遍新北市、台中和花蓮的石材加工廠後,終於找到願意配合的老闆分擔切割打磨工作。而他們設計出的杯墊,更受到誠品青睞下單,當作松菸店開幕禮品。終於讓磨石子禁得起細看的美麗紋理可以繼續在生活中發光。

藤椅加鐵件 用手工創獨特性

同將組合舊元素的壹式設計設計師吳俊儒和林芝因說,他們沒有刻意追隨懷舊復古的潮流,只是很自然的從自己二、三十年的生活經驗與記憶中去重新思考。

以藤椅來說,是過去沒有設計師與進口家具的年代,為適應台灣潮溼氣候和取材方便所普遍使用的材質,成為一種因地而生設計。雖然藤製家具現在看來有點過時,但設計師的功能在於整合過去的技術,轉換各種可能性,呈現出新風貌。

「設計不該是為設計而設計,是從自己的生活及周遭尋求資源,很自然的就會跟台灣整個環境與產業連上線。」像在坐墊與靠背為藤編的椅子,其結構和椅腳採用鐵件,不是受到現在工業風當紅影響,而是覺得鐵本身硬度夠、耐用,而台灣的金屬加工產業發達,技術精良,成本也比木頭低很多。

兩人一頭栽進去才知箇中難度。因為台灣中小型工廠分工細,做一張椅子,包括編藤面、做木框,以及鐵件的焊接、車床、洗床、鐵桿、鐵件的彎焊,每個環節都得一家家詢問磨合,分別找到不同的工廠來配合。所幸,資源還算豐富,像編藤的部分,就找到彰化一家過去做外銷的工廠,年約五十歲的第二代老闆雖已半退休,但很樂意嘗試以前沒做過的東西。

每件家具,吳俊儒都會親手組裝完成。呼應過往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每道工序,總是真材實料、按部就班處理,「耐用與耐看度遠勝過量產的產品,也因為費工而珍惜不浪費。」這正是兩位新銳設計師在舊元素中,最想傳遞的意念。

鐵花窗化身創意圖騰

同由三位年輕女設計師共同創業的印花樂,其中有一系列的印花布,是取材於鐵花窗、老瓷磚和老花磚所轉化的設計,典雅清新的樣式與配色,做成書衣、提袋、護照套等,很有人氣,三年多來,每季持續推出配色新款都完售一空。

設計師沈奕妤說,一開始構思品牌精神時便朝著從台灣成長過程中的集體記憶為出發點。她本身就喜歡老建築,平常有觀察的習慣,鐵花窗和老花磚並不是中南部或老城區才有,或許在台北東區一轉進巷子的老公寓就可以發現,但如果沒有透過創作者特別詮釋,很多熟悉的事物可能都不會被注意到。

為了這個系列,印花樂特別在臉書上舉辦攝影徵件計畫,請粉絲拍下生活周遭的老瓷磚與鐵花窗照片,並舉辦人氣票選。結果回響非常熱烈,總共蒐集兩百多張照片,尤其是台南和高雄,許多摩登又有手工美感的鐵花窗,讓人驚豔不已。最後她從這些照片的樣式中取材,轉換為線條俐落簡潔的幾何造型,加上柔和配色,發展出十多款商品。

「沒想到只是一個念頭,卻有病毒式的串聯效果,到現在還有人寄照片給我們。」許多朋友反映,因為看到印花樂的作品,才回過頭來發現原來老家的玻璃窗花、幾何瓷磚那麼美,一些鐵花窗看得出來當初的鐵管是師傅手工彎抝的,是現在整齊畫一的大樓看不到的。

沈奕妤說,台灣都市正面臨更新問題,對於老建築的保存與否她們並不提供絕對的答案,但希望藉由記憶與圖像的轉換,讓更多人能夠被以前的人對建築的心意所感動。

小檔案_磨石子商品

網址:www.facebook.com/MOREZproject
販售地點:台北市天玉街38巷16弄2號(天母好丘)
電話:02-2873-5889

小檔案_藤椅商品

網址:rickiskim.wordpress.com
販售地點:台北市富錦街359巷1弄2號(放放堂)
電話:02-2766-5916

小檔案_窗花商品

網址:www.facebook.com/inblooom
販售地點: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號(印花樂)
電話:02-2552-1321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