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日據時代後期新竹車站_翻攝自《新竹市志卷》

日據時代新竹車站前街景_翻攝自《老照片說故事》

新竹車站百年風華

2017/01/24

LINE分享 FB分享

遺留在台灣各地不同風格的建築,默默見證這塊島嶼歷史變革。日據時期落成的新竹車站,近乎保有大正初期原有樣貌,不僅是全台現存最古老車站,至今仍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薄花色鐘塔與青白橡色屋頂給人清爽舒適的印象,灰青色為主的本體更顯氣勢,讓整座車站雄偉卻不失優雅。對比周遭「中華民國美學」薰陶下的街景,縱使歷經一世紀,新竹車站依舊是中華路上最美的一隅。 


劉銘傳與日人接力完成的「縱貫鐵路」

現在火車站主要結構完成於日據時期,然早在西元1886年(清光緒12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就以島內交通、經濟等因素為由,向清廷提出建設基隆至新竹的鐵路,並於1893年(清光緒19年)竣工。當時稱「新竹火車票房」,為土造結構,位置約今天玻璃工藝館一帶,每天只有6班車,途中乘客甚至可以「叫停」火車並搭乘。不過地方建設需要大量稅收與資金,繼任的巡撫邵友濂以籌款困難、工程艱鉅為由,中斷了劉銘傳縱貫鐵路的計畫。直到甲午戰爭(1895年)割讓台灣,日人沿線整頓因戰事受損的鐵路,再加上對清光緒年間工程品質的疑慮,才有改良後的「新竹驛」誕生。  

1896年(明治29年),日人先是建設「新竹停車場」(今光復路與東大路交叉口),為木造日本瓦建築。1898年(明治31年),總督府為全面開發台灣,再度啟動擱置已久的縱貫鐵路工程,歷經10年建設,終於在1908年(明治41年)讓基隆到打狗(高雄)全線通車。此時僅有44坪的新竹停車場已不敷使用,因而建造現今磚造的新竹車站。 

松ケ崎萬長的混搭德國風
負責設計「新竹驛」的松ケ崎萬長,曾於明治維新時被派至歐洲留學並定居德國,1907年(明治40年)來台,是唯一將德國建築風格引進台灣的建築師。在他留德期間,當地正興起「新文藝復興」建築式樣,將古典結合中世紀哥德建築,表現德國自我建築特色。他所設計的「新竹驛」兼具哥德與巴洛克風,例如鋸齒狀山牆、誇張的拱心石與盔頂型鐘塔,入口門廊與內部窗口精細雕刻則增添華麗氛圍。此外,為配合新竹市紋理,建造時特別將對稱軸往左移,讓中央尖塔與入口能成為「榮町三丁目」(今中正路)的端點,細心可見一斑。  

有趣的是,這種受古典歐陸系影響的建築,比紅磚建築傳達更強烈的權威特質,因此多為中央或州廳及官署建築(如台北總督府博物館,今台灣博物館)。影響台灣至深的後藤新平認為台灣人是重視「物質」的人種,曾提出:「欲統治此類人種,宏偉的官衙,亦有收服民心之便。」身為日治初期建造的新竹車站,或許真的曾想以雄偉的建物凸顯日人強權統治印象吧! 


萬幸躲過新竹世紀大空襲

至今還能欣賞新竹車站的美,除文史工作者積極奔走使之列為國定古蹟外,二戰期間幸運躲過空襲也是一大主因。據文獻記載:「自1944至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美機空襲,日益加劇,從不手軟,加之新竹係日本海軍前進基地,不時受到轟炸。」死傷最劇為1945年5月15日的空襲,其目標便是火車站與市政府等大型政交中心,當時車站倉庫、客運站和周邊設施均被夷為平地,就連對面由日人經營的旅社也付之一炬。萬幸的是,車站本體僅受炸彈破片損壞,某種程度可說是奇蹟。 

姐妹站:紐約中央車站和日本東京車站
無論是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或東京車站(東京駅),兩者皆為代表性的交通要點,也均為歷史悠久的大站。以載客量或規模,絕對會先聯想到台北車站,然論「資歷」,台灣恐怕沒有哪一站勝過新竹,因此新竹車站分別於2013與2015年和中央車站及東京車站締結為姐妹站。其象徵意義或許大於實質觀光人潮(畢竟少有紐約客會為了免費貢丸米粉飄洋過海),但對於歷經日據與二戰的「新竹驛」而言,依舊不失為其百年風華的一種見證。 


參考文獻
新竹市政府《新竹火車站憶百歲紀念書》
傅朝卿《日治時期台灣建築》
李欽賢、洪致文《台灣古老火車站》
劉文駿等《百年台灣鐵道》
張德南《竹塹影像憶往》
謝水森《竹塹城日治時期至八十年代憶往》
潘國正《竹塹思想起 : 老照片說故事》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