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林午鐵工廠第三代傳人林浩賢(右)自小見習銅鑼製作,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傳統技藝,並攻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研究所結合家業與專長。(攝影者:李明宜)

銅鑼專家 林烈旗

精準打造六十面音階鑼, 再以東方咕咕鐘征戰米蘭

2016/04/21

LINE分享 FB分享

大鑼是北管鼓吹樂鎮場主角,它的音色隨出巡主神不同各異其趣,比方媽祖遶境要驅趕途中鬼怪,銅鑼會發出嘈雜明亮的「晃!晃!」巨響模擬打雷,每道鑼聲背後都是匠師上萬鎚累積的成果。其中,又以林午鐵工廠的銅鑼最受好評,不僅獲朱宗慶打擊樂團指定使用,還曾躍上二○一一年米蘭三年展國際舞台。

這面出國參展的〈鑼鐘〉,由林午鐵工廠第二代傳人林烈旗與設計師林宛珊、陳韻如合作,為了吸引外國人目光,設計師規畫一座東方咕咕鐘,報時聲源自一面大鑼,陳韻如回憶製作過程:「當初我們不熟悉銅鑼的發聲原理,但設計又得和時鐘機械結合,便拜託林師傅打造輕巧的鑼面,而且音色依然好聽不打折。」

設計師要求看似簡單,沒想到卻大大考驗林烈旗的手藝,他的兒子林浩賢當時全程參與,談起父親如何憑經驗解決難題:「設計師希望鑼邊輕薄,但銅片一薄立刻影響聲音,加上鑼面還有裝飾花紋,對調音又是挑戰。」林烈旗付出的努力設計師們都看在眼裡,「林師傅很有趣,一開始講我們的方法行不通,但回去後卻偷偷嘗試!」林宛珊說。不服輸的個性讓〈鑼鐘〉在米蘭三年展大放異采,當荷蘭設計大師Gijs Bakker向林烈旗請教工法時,他謙稱全靠「土法煉鋼」,其實做一面鑼沒有捷徑,唯一選擇就是腳踏實地貫徹各步驟。

林家兄弟從小跟隨父親林午學手藝,林烈旗十四歲進入鐵工廠,長輩的做事態度不斷鞭策他精進,「以前爸爸面對客人委託,從來沒講『辦不到』,所以我也不能輕易說出口。」記憶中遇過最難搞定的要求?他笑答「還沒碰到。」這股自信源於經年累月的磨練。林烈旗和哥哥們接手林午鐵工廠後,恰巧迎來民國六○至七○年代台灣拆船工業興盛期,他們去買舊船拆下的金屬料,現場判斷銅片是否純度高值得投資,從中培養鑑定本領。

鍛鍊眼力之餘也考驗體力,若觀察鑼邊會發現厚薄不一,道理如同人的嘴唇,厚度不同才有利共鳴可以吹口哨發聲,和鑼面接合處則較厚,避免敲打產生龜裂,這是製鑼基礎「敲鑼邊」要掌握的訣竅。林烈旗分享:「敲出鑼邊的弧度最花力氣,直接影響共鳴好壞,角度沒抓好聲音容易憋住或太發散。」鑼邊由兩塊銅板構成,每片要用九公斤的鐵鎚平均敲打三千下,刺耳聲響不停轟炸耳膜,林烈旗溫溫的說,「做了幾十年這些算小意思,等等調音步驟會更嘈雜。」

精準調音全靠觀察力

樂器價值在於發出悅耳音色,銅鑼的調音與打造過程一樣重要。自一九八八年起,朱宗慶打擊樂團開始向林午鐵工廠訂製音階鑼,最多曾達六十面一組,「以往的鑼都照尺寸來算,只要聲音傳得遠、夠響亮就好,但我們樂團表演講究音準,林午鐵工廠會依西洋音階調音,也能考慮演奏者需求去精進。」該團資深團員黃堃儼說。

林烈旗拿出吉他調音器,先敲一下銅鑼觀察指針跑數據,再照預設的主音微調,「剛做好的鑼聲音比較發散,要抓一個主音再漸漸修正高低。總有幾組鑼比較『狡怪』(台語),只好花上整天調校。」林烈旗細看並撫摸鑼面,用鐵鎚敲表面兩三處,光打這麼幾下音高就有明顯變化,裡頭秘訣是什麼?林浩賢幫忙解答:「我曾經學爸爸的方式做,結果調出來的聲音卻差很多,後來才知道全靠觀察力,不能每面鑼都用同一種方法調整,敲打主要目的是為了拉開銅的延展性、雕塑聲音,哪怕多敲一下,聲音就會不同。」萬一鑼面過度受力,銅板被敲鬆了,這顆鑼便報銷掉,難就難在一邊控制敲擊數,一邊讓聲音接近音準。

手工雕琢的銅鑼本身就是實用工藝品,林烈旗在不脫銅鑼做為樂器的前提下與設計師合作,結合工法及美學嘗試更多可能。曾與林烈旗合作的設計師何忠堂認為:「過去大家總認為工藝嚴肅難以親近,其實透過設計可以打破對工藝的刻板印象,讓人們一窺作品背後的故事。」銅鑼的發展潛力或許正如外表,雖不花俏,卻歷久彌新。

【延伸閱讀】逐一解構步驟,好戲開鑼!

1.裁鑼面:從碾銅廠進貨銅板,師傅再自行裁切。音階鑼要以高純度薄銅板製作,才不易有雜音。

2.敲鑼邊:一組鑼邊由兩塊銅板組成,敲打使其延展,鑼邊除了敲出弧度更有厚薄差別,以利共鳴發聲。

3.焊鑼邊:將兩塊敲打後的鑼邊焊接在一起,準備接上鑼面;鑼邊比例隨銅鑼大小調整,例如二尺銅鑼要配七寸鑼邊,音色才會響亮持久。

4.敲鑼臍:將銅片墊在木頭模具上敲出鑼臍,此部位有利共鳴震動的持久度,必須憑經驗判斷何時停手,避免敲過頭打破銅板讓整塊報銷。

5.組合鑼邊與面:兩塊製作完成的部件以焊接組合,不能死板板的直接燒融,過程講究手感,利用「挑」的手勢讓金屬密合,避免龜裂。

6.銅鑼調音:選定銅鑼主音階後,敲鑼面微調音階,由內側往外敲打增加高音表現,反之則加強低音。

小檔案_林烈旗

現職:林午鐵工廠第二代傳人
經歷:於1995年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11年作品〈鑼鐘〉登上米蘭三年展中心,2016年當選「台灣基層芳草人物」,表揚其長期從事鄉土藝術傳承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