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活生生的大型建築博物館

名建築師帶看紐約多變風貌

2015/10/27

LINE分享 FB分享

紐約的高樓從早期的裝飾藝術、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建築,再到近年來的環保、高科技建築, 甚至舊廠房變時尚空間⋯⋯,都是領頭羊,活生生就像個大型的建築博物館,全球再也沒有一個城市能夠擁有如此多變的建築風格。

年輕又多元, 讓紐約的都市計畫和設計,成為許多新興國家發展的參考。《壁紙》(Wallpaper*)出版的《城市導覽:紐約》開宗明義的說,「紐約今日做了什麼,明天其他城市也會跟進。」今日的開放空間容積獎勵制度,就是從紐約開始的;全球努力發展

摩天大樓的大本營, 就在紐約。曼哈頓化(Manhattanization)這個新興語彙就是用來形容這個趨勢。

永遠站在趨勢的前端,意味著,紐約建築不停的「代謝」:當你站在建於1883年的布魯克林大橋望向曼哈頓島時,櫛比鱗次的摩天大樓建構紐約專屬的天際線,但它隨時在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幾棟高樓拔地而起。不斷更新,確實是紐約建築的主精神。

就新建築來說,紐約在20世紀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創造不少有錢人,是他們豐富紐約建築的多樣性。過去百年來,全球最具天賦的建築師幾乎都被他們找來紐約蓋建築。譬如,包浩斯學校第三任校長的德籍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傳遞「少即是多」的Seagram大樓;曾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被譽為建築界畢卡索的美籍蓋瑞(FrankO. Gehry)設計的IAC企業總部大樓,造型扭曲、外型似波浪起伏;首位亞洲女性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妹島和世設計的新美術館,猶如一個個方盒錯置堆疊起來等,不勝枚舉。在舊建築的代謝和重生,紐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蘇活(SoHo),這裡是全世界將工廠廠房結合藝術文化再利用的濫觴。

蘇活,在歷史上幾經起伏,最早是中產階級的住宅區,卻因商店、遊客的入侵,而迫使居民搬遷。1870年代,因為鑄鐵(Cast Iron)技術的普及,蘇活原本木構和磚造的房子,開始被鑄鐵建築所取代,同時吸引紡織業、輕工業的工廠進駐,成為當時紐約著名的工業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紐約的紡織業慢慢的往美國南方移動。有些藝術家發現這些乏人問津的廠房空間,租金低廉,挑高的空間,柱子很少、空間很大,開始進駐。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挑高開放型(Loft)空間的原型。

因為藝術家的進駐,蘇活區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地方。現在的蘇活區外觀仍保有老舊鑄鐵的外觀,你可以看到這些建築的柱子有點像是古典石柱,有著羅馬式柱子的花草,其實是利用鑄鐵去模仿古典建築。隨著蘇活區的地價復活,很多藝術家住不起而撤退,現在這區域成了精品商店、藝廊、高檔餐廳聚集的地方。這是社區改造很成功的例子,有人甚至稱之「蘇活效應」。

賦予舊建築新的價值,紐約給全世界最好的展示。像是高架鐵路公園(High Line)就是個好例子。早期這是條位於第十大道上的高架鐵路,緊鄰哈德遜河,方便運送貨櫃到肉品包裝區(Meatpacking District)的倉庫和加工廠。

1980年後,這條高架鐵路全面停用。通常,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高架鐵路拆掉。但,紐約客竟然想將它改造成行人徒步的綠化空間。現今走上高架鐵路公園,兩側種滿野生植被與隨意擺放的躺椅。這裡的高度剛好可以一邊遠眺哈德遜河,一邊近看紐約市區新舊夾雜的景致,古老的紅磚工廠、最新潮的飯店和最現代感的設計大樓,統統都在眼前。

▲紐約專屬的天際線

▲紐約專屬的天際線

曼哈頓棋盤式規畫,造就出摩天大樓,也成為美國商業最發達之地。》

紐約之所以如此擅長老空間再利用,也是因為身處小島的曼哈頓, 空間有限, 無論如何,島上的人就是得想辦法讓社區不斷的更新。1807年由紐約州政府任命的專門委員會所做的曼哈頓城市規畫,這是今天我們看到紐約曼哈頓道路的規畫雛形:把曼哈頓南北向的道路叫作大道(Avenue),東西向叫作街(Street)。這種棋盤式的規畫從商業發展的角度出發,規畫者認為,做為商業城市沒有必要像歐洲城市那般充滿裝飾,於是,在實用的角度下,一張街與道交錯成規矩方格的簡潔規畫圖誕生了。

地塊的標準化, 讓土地不會有畸零地, 因此能發揮最大效益。但, 從此曼哈頓不像全世界其他城市有地塊合併的機會, 因為任何兩塊地若合併, 街道就會被堵住, 路就會不通了。

偏偏,近百年來,紐約成為全美國商業最發達的地方,因為兩邊都是河,也沒辦法往左往右擴張,空間只能往上發展,紐約的摩天大樓天際線,其實是在這樣不得不的情形下產生的。

▲紐約下城區由建築師法蘭克‧ 蓋瑞設計的住宅大樓,充滿扭曲造型,十足異想。

▲紐約下城區由建築師法蘭克‧ 蓋瑞設計的住宅大樓,充滿扭曲造型,十足異想。

紐約的歷史上,有兩大事影響到建築發展。第一,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在這之前,你看到的摩天大樓像是克萊斯勒大樓、帝國大廈等,都在強調財富、權力。大蕭條之後,揮金如土開始轉變成較為理性,拒絕裝飾,最有名的就是Seagram大樓,展現出透明、輕量化、理性的特質。第二個重大影響是,911恐怖攻擊。911帶給美國人省思,到底競高這件事對不對。在這之後,你可以發現到紐約的建築轉向比較內斂、以人和環境的角度出發。過去五年建成的大樓比如說底下基座是一個老建築的Hearst大樓、紐約時報大樓(New York Times Building)、美國銀行大樓(Bank of America),以及還在蓋的新世貿大樓,全都在談環保,美國銀行大樓還得到美國環保建築協會最高等級設計認證。

走過光輝時代,也曾面臨低迷谷底,甚至經歷像911這樣的打擊,紐約的創新能量,卻始終能在建築上展現,或許這就是因限制反而帶出來的生命力。

小檔案_帶路人:蕭博文

台灣建築獎首獎參與建築師
經歷: 葛利森建築師(Garrison Architects)事務所專案建築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協理、銘傳大學和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三石建築事務所協同主持人
參與作品:澄清醫院、法鼓大學、靜心中小學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