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候鳥帶路的野秘境

看過迷幻日出,踩進蜜糖芒原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十一月上旬,當我接獲指令,得執行以鐵路輔助鐵馬、從台北一路到台東的採訪時,心情其實很忐忑。媽媽娘家就在台東縣池上鄉的我,從小坐過各式各樣交通工具回外婆家,包括先搭花蓮輪(已停駛)、再轉火車,就是沒試過腳踏車。背著鐵馬上下火車、再騎它個幾十甚至近百公里,有樂趣嗎?又會遇到無法掌握的哪些事?

尤其我們規畫的路線中,有兩條穿越東部海岸山脈的公路、一條山腳下的蜿蜒山路……。光想像那坡度與長度,我身體某處便隱隱作痛。我開始編織可以不去的理由:氣候太爛、火車停駛、鐵馬壞掉……。但以上幻覺皆未實現,我和攝影立刻出發了。結果,真是命好,老天爺賞我們一個台灣秋天所能有的、也是單車騎士最嚮往的最美天氣。

這回雙鐵環島從台北出發。自八堵站起的宜蘭線鐵路,前半段沿基隆河谷興建,共穿越十四個隧道。在火車鑽進、與鑽出隧道間,窗外風景會帶來連連驚喜。驚喜之一,是清澈的基隆河上游河面上,不時會冒出不規則的怪石。瑞芳、侯硐、三貂嶺站之間的河床,更有世界級景觀壺穴。這段若睡著了,可惜火車票錢啊!

最大驚喜是,過福隆站沒多久進入草嶺隧道,火車劃破逾兩公里漆黑的那一刻,哇!迎面而來的是大放光明的開闊海景,這是石城到龜山間的北關風景區。有幾處,海距離鐵路近到好像漲潮時會淹到鐵軌邊似的,岸邊被海水侵蝕成一片片像豆腐岩一般,更遠處,龜山島在水氣薄幕後若隱若現。鐵道專家蘇昭旭大力推薦這段美景,此行雖遇陰天還是叫人驚豔。鐵道圈則流傳著一個故事:一對分手男女相約最後一次看海,看了北關日出,憶起過往,又和好了。

出發清晨猶陰雨不止,但到了宜蘭站下火車,暖烘烘又不熱的太陽公公反而現身陪騎。而蘭陽平原阡陌交通,在縣道、鄉道、產業道路甚至田間小徑隨處亂鑽,隨處皆風景,不須達人帶路。



原則是:避開車多、景色一致的台九線,備好地圖、指南針。隨時開口問路,更能製造你和在地人對話的機會。咱們此行不少私房景點、道地小吃,都是這麼聊出來的呢。

我就這麼依著田間阿公往海邊一指、搭配指南針朝東南的方向,從宜蘭市穿越剛收成二期稻作的壯圍鄉,轉到了蘭陽溪口,遇見晚秋最後一群芒草,和初冬最早一群候鳥……。躑躅三兩刻鐘,我們也像候鳥般飛騎而去。南方,還有眾多好風光呢。

通過噶馬蘭橋沒多久就是傳統藝術中心,喜歡傳統藝術的騎士可購票入內參觀。在噶馬蘭橋上,我遇見此行第一對同好。這兩位男士勇敢的選擇在秋冬之際由南往北逆風而騎,此刻正在橋頭歇息。我們隔著橋面頷首、微笑,但想的事、喜愛的事,應該一樣。往後這款他鄉遇故知的溫暖,還有很多很多……

接著,我們選擇直奔五結鄉的利澤簡(是宜蘭腔閩南語「港」之發音),想瞧瞧傳說中的老街。這兒是宜蘭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當年可是船首直通街頭。

如今靜極老街(利澤路)上只剩一棟老洋樓利生醫院可賞。它仍是營業中的牙醫診所,員工應該頗習慣遊客探頭探腦了,我們東拍西拍他們如常上班。若是在春節元宵節期間造訪,利澤簡就很鬧熱了。永安宮廣場前有「走尪」活動。這是五結全台獨家的辟邪去災民俗儀式,現在演變為四人一組抬轎競走。

想品嘗海鮮與漁港風景,得繼續往南騎至蘇澳、甚至南方澳。不過咱們在宜蘭東部晃蕩過了頭,決定及時轉至西方至羅東站上火車,奔向花蓮縣光復鄉,為明日單車穿越海岸山脈之山路及海岸公路的多重挑戰做準備。

*闖關指南

1.本路線難度:輕量級
2.台北→宜蘭:自強號(0830~0955)
3.宜蘭→壯圍→五結→羅東:約40~60公里,視繞行路線而定。
 (出宜蘭站騎一小段台七線,南轉宜19、宜11,續東轉宜16至蘭陽溪口,再上噶馬蘭橋騎台2線至五結鄉利澤簡,最後西行台七丙線至羅東站)

4.羅東→花蓮:區間車(1623~1749)
5.花蓮→光復:普快車(1840~2012),夜宿光復



*行前小提醒×2

1.宜蘭鄉間小路頗眾,雖然正有到處亂鑽的樂趣,但也容易迷路,請一定帶上指南針和地圖(推薦上河出版的《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可先影印)。

2.將騎至車站的時間留充裕些,北迴、花東線鐵路能上單車的班次並不多。

*中途補給站×4

1.順記牛肉麵店
特色:牛肉麵實在,小菜水準也很齊整,是騎車途中補充體力的好所在。
地址:宜蘭縣五結鄉利成路二段456號
電話:03-960-4321

2.阿萬之家蔗燻鴨賞
特色:創業58年,宜蘭唯一以甘蔗燻製的手工鴨賞,不含防腐劑。
地址:宜蘭縣五結鄉利成路二段60巷20號
電話:03-950-3511

3.光復觀光糖廠民宿
特色:將獨棟日式老木屋群裝修為民宿。但現正暫休,預定明年重新開幕。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糖廠街19號
電話:03-870-4125

4.馬太鞍驛棧民宿
特色:可住宿,樹豆餐亦頗負盛名。但火車抵光復已晚間八點多,建議預約。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中山路二段85號
電話:03-870-1041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