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口耳相傳 黑膠好餐廳

吃飽飽╳聽好好

2015/08/18

  • 文字 / 林宏達
LINE分享 FB分享

搖滾風×巫雲

台北市的「巫雲」,是最有特色、走嬉皮風的黑膠餐廳,大家都喊他綽號「老五」的老闆,是從雲南遷至緬甸再移居台北的白族後裔,「我在雲南時看過一點唱片,到了台北念大學才發現,這世界上竟然還有這麼多不同的唱片。」熱愛音樂的他,一收唱片就是三十年。

老五買唱片的方法也很特別,有錢就買,新的國外搖滾專輯,到跳蚤市場的平價台版唱片,照單全收,而且不管重複,遇到就買。如今他已有超過四萬張黑膠。他在店裡設了DJ室,擺上唱盤,一有空,就以唱片聽心愛的搖滾。

老五也接受客人點歌。「有齊豫嗎?」我試探的問,不到三分鐘,翻出三、四張絕版的齊豫黑膠專輯。不過,他最厲害的蒐藏是各類搖滾樂。搖滾詩人巴布.迪倫(Bob Dylan)二十幾年前未曝光作品後來製作的唱片、貓王經典專輯、約翰藍儂的兒子Julian Lennon的專輯,幾乎你說得出來的,他統統有。配著啤酒與酸辣恰到好處的雲南菜,看著留長髮、穿碎花褲的老五,DJ室裡,唱片轉出老搖滾氛圍,就像回到嬉皮的六○年代。

懷舊風×蘇格貓底

新竹清華大學裡的蘇格貓底餐廳,提供的是大學城裡多了青春氣息的懷舊風。

老闆林群(人稱「貓哥」)大方讓客人自己玩唱盤,學生很可愛,有人拿唱針的手還會發抖。還有人以為唱片和CD一樣,只有一面有訊號。更有人看到麥克‧傑克森八○年代初的唱片封面,質問貓哥,「他怎麼可能是黑人,你的唱片是不是印錯色了?」

慢慢的,老唱片有厚度的真實聲音吸引了新世代,蘇格貓底變成每週日下午還定期有黑膠會。幾個對唱片有興趣的同學,散在咖啡廳角落聽音樂,或自己上台換唱片、放自己帶來的唱片。

清大通訊所研究生、今年二十二歲的王銘宏,就很愛在蘇格貓底放唱片。他喜歡「Wham!」等八○年代的樂團,因為老流行音樂鑽進了唱片的世界。他說,以前只知道那些歌是西餐廳常放音樂,偶然聽到黑膠版本,才知來歷,從此開始蒐集老唱片。他還喜歡一群人一起聽唱片的感覺,幾乎每個星期天都到蘇格貓底報到,放老唱片給大家聽。



有時,年紀大一點的客人,聽到唱片放出來的鄧麗君歌聲,還跟著唱了起來。蘇格貓底的唱盤音質普通,唱片也只有兩百張,但是只要唱針一落下,高凌風的「大眼睛」、Bertie Higgins的「Casablanca」等老歌,配著唱片特有的沙沙聲,很容易就能打開四、五年級客人的話匣子。

*老五‧稀有片

陳達和他的歌:這張唱片非常難找,在網路上要價一萬元,老闆無意間蒐集到一張。

Brandung:Novalis樂團作品,是德國前衛搖滾的代表團體,擅長用基本樂器營造極長的組曲。

之乎者也: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首張專輯,獲《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評選為1975~1993最佳專輯。

Crown of Creation:這唱片是迷幻搖滾團體Jefferson Airplane轉型為流行音樂團之前的代表作。

*貓哥‧自慢品

Just another day in paradise:收錄Bertie Higgins的名曲如「Casablanca」,很多歌其實你都聽過,但可能不知原來唱片長這般模樣。

Billy Joe Greatest Hits:Billy Joe的聲音高亢,充滿張力,代表作「Piano man」以唱片聽更現厚度。

Make It Big:這張唱片是Wham!樂團1984年的代表作,銷售超過500萬張,其中「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是八○年代人都熟悉的暢銷金曲。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1983年鄭怡發表的經典國語專輯,用黑膠聽更有懷舊感。

小檔案_巫雲雲南家常菜餐廳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44巷9弄7號(台電大樓正後方)
電話:02-2369-3906
營業時間:1200~2400
平均消費:200元左右
過人之處:老闆擁有四萬張唱片,尤其精通搖滾,點歌失敗率極低。

小檔案_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簡餐

地址: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清大圖書館旁)
電話:03-573-6096
平均消費:75元起跳
過人之處:每週日1500定期唱片欣賞服務,邊聽還可邊逛二手書。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