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換個視界 換個世界

2015/08/18

  • 文字 / 辛美枝
LINE分享 FB分享

旗津港的舊違建、台灣西海岸魔幻寫實般的風力發電風車……,電影「不能沒有你」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全靠導演戴立忍全台走透透找出來的。他騎著機車,一路從台北到高雄,累了就在一晚四百元的小旅館過夜,也不怕迷路。

這不是他第一次騎這麼遠的路。

他十七、八歲就已騎機車環島兩次。那個年代地圖不全,他和哥哥邊騎邊問路,因此「對這個土地與人有更深的認識,有了認同感。」如今戴立忍成了明星,還是一樣愛問路、愛與陌生人聊天。他喜歡騎機車甚於開車,「我喜歡陽光晒在皮膚上,飛砂往臉上打的感覺,騎到市場會聞到市場的味道,到海邊有海的味道。」二十五年下來,戴立忍已經環島超過十五次了。

不過,戴立忍見過最特別的台灣景像,不在地面上。有一回,他到台東鹿野工作,空檔晃盪時,看到有人玩飛行傘也跟著學,一學上癮。「飛行傘跟老鷹一樣,眼看到的景是立體的,耳邊只有風聲。」

他形容飛行時的心情很平靜,但也不是完全放空,還要不斷去找氣流好讓飛行傘藉此移動,河谷、草地的氣流都不一樣,所以要對地形很了解。而飛在天上腎腺素分泌旺盛,一飛三小時都不會想上廁所,「那種些微危險感最吸引我。」甚至前兩次跨年,戴立忍都是駕著飛行傘在空中渡過。他在夜裡從黑絨布般的星空滑翔而過,腳底下是燦爛跨年湮火。「在空中看台灣,有了距離,看到的都不一樣了。」這像他的電影「不能沒有你」,也因為距離,讓某些「真相」浮現。

現在正上映的「不能沒有你」,改編自一件社會新聞。因為是描寫底層小人物,有些人擔心過於灰色而裹足不前。戴立忍的解讀是,「我們每天看太多過於寫實的殘忍新聞,造成後來一遇到悲慘的事,自然就把『接收器』關掉,中產階級尤其會看了不知所措,被刺傷。」

他找了一個策略,將全片拍成黑白:「黑白給人距離感,反而有重新看待這個事件的安全距離。」那些悲慘的社會新聞,中產階級總以捐款做為救贖的出口,戴立忍的電影則提供另一個出口:對事件多一些同理心──那些在底層掙扎的人,跟大家一樣都有做為人的尊嚴,一樣抱持著要子女受教育、生活過得更好這些卑微想望。

試片時,戴立忍首度見到事件中的父親:「他長得像鄭少秋,一點不像當時新聞裡塑造出來可怕的形象。」而戴立忍的鏡頭,把看似瘋狂父親還原成普通人。他的鏡頭就像飛行傘,有了距離,反而重新發現世界值得期待的溫暖時刻。

小檔案_戴立忍

1966年7月27日生,知名演員、導演
電視劇演出:《濁水溪的契約》(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白色巨塔》等
電影演出:《想死趁現在》(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雙瞳》、《夜奔》、《停車》等
導演:《台北晚九朝五》、《不能沒有你》(最新作品,現正上映) 《不能沒有你》劇情摘要:一對未經法律「認證」的父女,在港邊藉非法打零工生活,原本日子雖清苦但互相有所依靠,卻在女兒申請入學的過程中,被事不關己的公務員互踢皮球、將父親步步逼入絕境,最後竟演變出他「挾持」女兒、「威脅」要跳天橋的新聞事件……。這部片對需要幫助的人所呈現的同理心,正是八八水災之後台灣所最需要的。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