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照裡的百年風采
最初是葡萄牙人的瞳孔
反映這美麗的海島
驚呼了一聲I lha Formosa!
一塊瑰奇的祖母綠
用潔白的浪花鑲嵌
別在南中國海的胸前
讓西班牙與荷蘭的水手都望呆了眼
─余光中《瑰奇的祖母綠》
一張一百四十年前,蘇格蘭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所拍攝的《熱蘭遮城城門》,為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時代之眼-台灣百年身影》攝影展揭開序幕。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最早的影像紀錄,這座島用她蓊綠的原始色彩,在外國攝影師的觀景窗裡留下一抹驚豔。
跟著攝影家的足跡,我們看見百年前的山林、溪谷,以及幾乎已銷聲匿跡的平埔族原住民身影。接著隨時間脈絡,走入了日據時代,人類學者鳥居龍藏用相機記錄了泰雅、阿美、達悟、卑南等十一族台灣原住民的樣貌,從服飾、用品,可看出各族明顯的差異與漢化程度的深淺。「這可以說是台灣攝影史上最早的專題攝影。」策展人之一,資深攝影師張蒼松說。雖然是人類學家的紀實攝影,但鳥居照片中構圖依然講究、人物表情的張力十足。
同時呈現時代意義及藝術美學,為這次選片的基準。另一策展人,資深攝影家莊靈表示,「這次展出的不是『台灣百年攝影史』。而是透過眾攝影家的眼睛,所捕捉的常民生活。」因此,二百四十七組照片中,除了把後半生都奉獻給台灣的傳教士醫師馬偕(Dr. George Leslie Mackay),及從墾戶發跡為望族的霧峰林家外,不見赫赫的名人政要、沒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照片裡的主角,有蹲坐在地上吃碗粿的車掌小姐、有青春正盛的眷村少年、有夜宿忠孝東路抗議的無殼鍋牛,入鏡的都是市井小民,映照的都是那個年代的故事。
跟著策展人,我們宛如進入時光隧道,看見一百四十年來,攝影師眼中的土地、人民。作品除了表現社會的演變,也看見攝影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