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家 與四時共舞

獨家探訪,陳瑞憲的心靈基地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從樹叢鑽出來,是回家最理想的方式。」陳瑞憲這樣說著。

低調的陳瑞憲,第一次讓媒體鏡頭進家門。當聽到出身小美冰淇淋世家的陳瑞憲,住在山上,我們原以為那是一棟台北老貴族的豪宅。直到發現地址門牌卻在一扇破舊生銹的小鐵門上,陳瑞憲趿著居家便鞋自己來幫我們開門,帶我們穿過一條滿是櫻花、菜園、木瓜樹,和小黑狗看守的小路,一邊說:「我常常有房東免費的青菜可吃。」我們才赫然發現:啊!租來的?

是的,台灣著名建築設計師的家是租來的。

但,當我們側身通過一株金狗毛野生蕨類,進入他寬敞的客廳時,卻是一次戲劇化的體驗:他把八扇三米高、一米八寬的大落地窗窗簾,徐徐升起時,原本幽暗的客廳,霎時出現有如國畫般層次錯落的自然風光,全幅躍然眼前:河流遠遠由左至右悠悠而去,橋樑中央端莊靜坐,遠山一片霧嵐,若有似無的隱匿雲靄之間。近處的相思林、再近窗一層的櫻花林,乃至臨窗的白花九重葛藤蔓……,自然的氣息,以一層層植物的枝椏,緩緩的向屋內伸手靠攏、環抱而來。

「有時候會有雲海。」陳瑞憲的聲音飄過來。但在巨幅風景之前,除了第一瞬間有哇的一聲,接著而來的是綿長的沉靜感,以致一時之間竟沒有人接話。一行四人都沉溺在大景之前的安靜中。

這租來的家,其實是陳瑞憲自己蓋的。整座屋子很簡單,就是一只玻璃盒子。在這裡,沒有一處自然風光能被阻擋。回家,不僅僅是從樹叢裡鑽出來,而是被樹叢所籠罩著了。

他心目中理想的家,是與自然依存共生的簡約場域。

「這個家我最費心的,就是怎樣看到景。」陳瑞憲說。曾受到摩天大樓頂層,四周戲劇化的天際線風景所感動,景觀必然是房子的視覺主體,這個觀念已經在他心中根深柢固。他費心找到這一塊原本只是菜園的土地,為的,就是腳下一片有河、有山,層次多變的景。

一般景觀屋,會把門都設在四方屋子與來路相接最近的一角;陳瑞憲卻捨棄部分室內空間,引一條木棧小路,讓門開在四方形長邊的正中間,好讓一開門,人就面對大景中央,左右無邊無際之感瞬間出現,如處摩天樓頂,感動極為強烈。

任天光漫遊空間

當自然已經是最棒的裝飾,哪還需要什麼繁複的設計?屋內只有白、棕兩色──從沙發、長椅、擺設的雕塑,到蠟燭與燭台,無一不是。線條亦素直無華。以致風來,撥動窗前九重葛的瓣瓣綠葉,眼睛不由自主的就被吸過去。窗前一長條素淨得單調的淺褐無漆地板,原來,全是要留給斜陽下的爬藤影子去表現的。

若還有什麼可以跟窗外一樣熱鬧的,那大概就是全屋子出現的書,架上、長桌、地上……,到處擺放,非常生活的痕跡。

沒有明顯隔間,這是典型的陳瑞憲,亦是他的家最特別之處。

進門一側頭就看到下凹的混凝土浴缸,與窗外整片的蕨類景致互依,入浴時,毫不費力就能夠瞥見。窩在起居空間的沙發上,則能與臥室裡,留有長年席坐痕跡的法式單椅對望無礙。

整個空間,唯一是真正牆面的,只有包覆管線、更衣室和櫥櫃等必要收納空間的部分。牆背面,有一席長長的可躺軟臥,若不是其腳邊的電視機,和一整面的書牆,還以為這只是個過道。

最讓人欣羨的,就是屋內幾乎無牆的設計下,若有一飛鳥,打西窗外櫻花林前振翅而過,無論是躺在床上、臥於電視前,還是坐在客廳、伏於長桌前,甚至是站在玄關、浴室、流理台前……,透過無礙的空間與大片的玻璃窗,都不會錯過鳥兒稍縱即逝的飛影。這無非是與自然共生最理想的狀態了。

因為開放感,「這些空間區隔都只是隱喻的。」他說。沒有一間間規定好做甚麼用途的限制。好像過了某一條線,就進入臥室區了;但與客廳相連的窗簾同步拉開之後,就成為賞景走動的開放廊道。

隨四季轉換情調

朋友到他家,問為什麼在浴室放著長沙發,他老是開玩笑說:「沒地方放嘛。」實際上他常窩在這讀書、運動,下凹的浴缸並不妨礙讀書時,穿越那片落地窗,與滿目芃芃草木對望。空間,由來都視主人心境而定義。

家,不是把自己關在裡面的盒子,而是讓人回到大自然的途徑。

忙碌如陳瑞憲,今天巴黎、明天紐約,這座屋子卻時時喚醒他對台灣四時的感觸。

聽他一一細數著,就知道連亞熱帶台灣隱微的春去,秋來,他都不會錯失。

他說,春夏之交,臥室前無柵的木陽台前,一株老楊梅樹年年如守約般的結了纍纍果子,近得、低垂得就在手邊、膝前。楊梅當然酸澀不起眼,但陳瑞憲偶爾還是會請父親一同享受春末採摘歲時果子的樂趣。

而當窗前柚花香味已遠,風轉涼爽時,眼前柚樹果實成群。那就是秋來的預告。無人照料的柚子不怎麼好吃,「欸,每次只有松鼠會上當啦。」這一句挖苦,也成了陳瑞憲對秋分的記憶感知之一。

自然四時為他經營著不同氣氛。若要說,唯一他刻意用了點心經營的氛圍,大概就是白日點的蠟燭了。

近年有一回他受邀到巴黎藝術家中作客,還未出名的新秀藝術家並不寬裕,但午餐時分大白天,他拉上僅僅能充為一個生活空間的窗簾,點起蠟燭,煞有介事的布置一桌繽紛,請大家吃著極為簡單的蔬食。陳瑞憲心裡受這情調所感動。自此,只是熱一壺水沖簡單的茶,吃兩片餅乾,日時,陳瑞憲也常點起素白的蠟燭。「同樣一片餅乾,吃起來都覺得特別香。」

因為與自然共生,這個家,素淨卻充滿豐富;簡潔,卻有動人的變化。從最簡單的事物,創造最動人的生活,這個家訴說著陳瑞憲最終的生活哲學。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