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Wang
30歲鄰家男孩與LV總監的頂尖對決
2015/08/03
- 文字 / 葉代芝
六月初,美國時尚界奧斯卡獎CFDA(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大獎即將揭曉。角逐今年度大獎的候選名單,隱含了頂級時尚圈新的世代對決:王大仁(Alexander Wang)與馬克‧賈伯(Marc Jacobs)之爭。
今年一口氣入圍兩個獎項,三十歲的王大仁,去年底剛接掌巴黎世家(Balenciaga)設計總監大位。年長他二十歲的賈伯(Marc Jacobs)則是帕森設計學院學長,也是現任Louis Vuitton(LV)設計總監。
兩大街頭風決戰時尚奧斯卡
兩人的對決,預告了時尚圈新一輪的世代交替。因為他們同樣自紐約時尚圈發跡(在念書時期王大仁還曾在Marc Jacobs實習),他們也同樣擅長演繹街頭時尚。
賈伯早在一九九二年就把紐約街頭頹廢風格(grunge)搬上伸展台,模特兒凌亂的穿著,在當時,雖然讓他自己丟了工作,但事後證明,他的嗅覺走在時尚潮流的前端,被挖角到LV後,他找來村上隆等藝術家,把同樣的街頭精神,塗鴉上了LV的手提袋,造成轟動。而王大仁則是受到紐約東區滑板年輕人的啟發,設計出酷帥街頭風格的針織衫、T恤,讓美國《Vogue》主編Anna Wintour及眾多知名模特兒都成為他的粉絲,成就了他年收近數千萬美金的時尚王國,也助他拿到前進歐洲時尚之都巴黎的鑰匙,掌管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精品。
把街頭風引進高級時尚圈,前有伊夫‧聖羅蘭,後有賈伯接棒,現在同樣的風格交到了王大仁手中詮釋,「王大仁說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風格,」,美國時尚界舉足輕重的CFDA主席Diane von Furstenberg如此評價。M.O.D.(Model Off Duty)則成為王大仁風格的代名詞,因為融合了簡潔線條和性感歌德風的都會街頭混搭風格,也是許多知名模特兒走下伸展台後最愛的穿著。
王大仁在每場秀結束時,出場前的招牌動作是先探出半邊臉,再快速小跑步上台,即便已經是紅透半邊天的設計師,看起來還是像個害羞的鄰家大男孩。而這個新一代時尚金童的成名之路,靠的是天分以及專注的決心。
王大仁是台灣移民美國的第二代,他的父母,在美國從開餐廳、自己洗盤子開始,到王大仁出生時,開了自己的塑膠工廠,他們雖是追尋美國夢的成功案例,卻沒能給他任何時尚界資源。王大仁還只有兩歲時,就展現了對服裝的興趣,他總會幫媽媽從衣櫃裡挑選搭配的衣服;四、五歲時,每次跟父母上餐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來蠟筆,開始在餐巾紙上畫設計圖。
九歲起,他就是《Vogue》的訂戶,還會把封面撕下來,貼在寄宿學校的牆上當裝飾;甚至當他還只有十多歲,就敢跟媽媽要一台縫紉機,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縫線全拆開來,一邊自己摸索縫紉機的使用方法,一邊把衣服重新縫回去;然後,他再找來碎布,縫出第一件褲子,就驕傲的把自己的作品穿去學校,雖然上課到一半時,這條褲子就裂開來了,王大仁還是樂此不疲。就連同學媽媽的衣櫃,也是他吸取時尚知識的泉源,因為他高中死黨的母親是美國暢銷言情小說家Danielle Steel,每當各家精品有新貨,總是會成堆送到Steel家,任由Steel的媽媽挑選,而王大仁總能在好友的陪伴下,親手接觸到最新的時尚。
十八歲高中一畢業,他就從美國西岸飛到了紐約,進入了美國知名設計師搖籃帕森設計學院求學。他利用課餘時間先後爭取到《Teen Vogue》、知名華裔設計師Derek Lam、Marc Jacobs實習,即便做的事,只是收送布料、整理鞋子、縫縫釦子,他也覺得值得,因為他就是要學習時尚這個行業的每一個面向。
時尚的關鍵就是把商品賣掉
當他還在念大二時,在《Vogue》的實習機會,更讓這個時尚金童補齊了時尚界媒體操作的面向,包括編輯和造型師合作的整個流程,和他們如何在紙上決定這一季的流行,王大仁知道,他學到的已經比在學校裡的還多,便毅然決定申請休學一年。
緊接著他的設計得到Wintour的賞識,而且他在暑假,和嫂嫂一起開著車一間店一間店寄售的衣服也全部賣光時,他更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輟學,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學校隨時可以再回去,但我想抓住這個機會,試著把我真正相信的(風格)付諸實行。」王大仁接受CNN專訪時回憶。
這位快速升起的時尚新星也坦承,「有時很難意識到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因為你總是要往前看,看下一個目標。」王大仁專注投入自己的品牌,就連von Furstenberg邀他合作,他也婉拒,當著這個可以在美國時尚界呼風喚雨的女人面前,王大仁卻膽敢說「不」,因為他知道沒有富爸爸當靠山,他的品牌只有一次機會。
專注、務實的王大仁能快速竄起,也是因為,他懂市場性,他自認不是藝術家,「在我看來,時尚就是能穿的衣服。到頭來,關鍵是把產品賣出去。……時尚這門生意的每個面向對我來說都很有趣、很有挑戰。」即使後來要掌管多個自創品牌,王大仁還是會注意每個產品線的銷售狀況,為的就是要確保他的設計方向,顧客會埋單。
市場性,是王大仁與賈伯最大的差別;所以,王大仁崛起更快。
他二十二歲就擁有自己的系列作品,比賈伯早了一年;而當賈伯一路辛苦的經營自己的品牌,最後還是不得不在一九九七年投靠富爸爸,賣給LVMH集團,王大仁卻已經成為年輕的時尚界千萬富翁,讓他二十九歲就打進巴黎時尚圈,比賈伯早了五年。
首戰便成GQ最佳男裝設計師
現在,王大仁用自己品牌的成績,證明他的設計理念,也把他推上了頂級時尚圈的舞台。他不只懂女裝、配件,也懂男裝。相較於賈伯接掌LV之前,男裝設計還未得到重要獎項肯定,王大仁則是在二○一一年第一次推出男裝,就被GQ雜誌選為年度最佳男裝設計師。
去年十二月王大仁扛下巴黎世家這個大招牌,今年初就面臨秋冬時裝週的考驗,短短數週的準備時間,雖然依舊是黑白基調,但他成功融入前任法國設計師Nicolas Ghesquiere的前衛與巴黎世家的簡潔優雅,同時注入他一貫的街頭風,像一件看似皮質裂紋上衣,其實是將他擅長的針織衫上色,延續前任用面料實驗的前衛風格,又呼應街頭次文化風格,《Vogue》、《Elle》等重量級雜誌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也可說他設計之路的另一次晉級。
小檔案_王大仁(Alexander Wang)
出生:1983年
重要得獎紀錄:2011年GQ最佳男裝設計師獎、2010年CFDA潛力配飾設計師獎、2009年Swiss Textiles Award 、2009年CFDA最具潛力女裝設計師大獎
經歷:2005年首次發表自有品牌設計、2008年UNIQLO客座設計
現職:Alexander Wang、巴黎世家(Balenciaga)、T by Alexander Wang設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