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豪華配備打造帝寶級宿營體驗

享受吧!超完美露營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不小心闖進「GCT」(Go Camping Taiwan)這個小團體的露營場地,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場最in露營用品的展覽會。很多新品甚至在台灣的露營用品店還買不到,就已經現身GCT場子上了。尤其是那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帳篷、天幕,其功能、樣式之齊全,讓整個營地「蓋」起來錯落有致、色彩繽紛,彷彿一個自然長成的小村莊。

這群趣味相投的友人,也像從小一起在村中長大的玩伴,在各家和院落中隨興游走。有趣的是,除了一道在帳篷圍起的廣場天幕下共炊,晚上來點吉他自彈自唱,喝點小酒,這個追求閒適自然的小團體,幾乎鎮日呈現無所事事的狀態。GCT不惜每隔數週就出門數百哩,尋覓野外一小營地建立臨時的家,要得就是完全脫離工作與都市的羈絆,擁有一段自在呼吸的時間與空間。

為了讓這座位於大自然中的第二個家,不會過於簡陋、不便,露營配備到位這件事顯得關鍵。GCT成員在露營上的研究與投資經驗,都可以出書了。他們經常直接向國外訂購、走在前面的帳篷、燈具、爐具等硬體,包括各帳篷與天幕與風景之間如何排列、搭配、創造美麗天際線,GCT也細心考慮了。務求讓營地格局好用好走,拍照起來也好看。這絕對突破你對國、高中時期學校團體大露營不舒服又亂成一團的印象。

露營日子想過得爽快,睡得好,首要條件:帳篷。穩固、不漏水、能擋風又通風,只是基本款。進階級是空間能夠大、造型更為順眼,像GCT的帳篷全都能站著走進去、而不是得趴著彎進去的,光這一點就讓人覺得露營不再委屈。

例如,七月底,GCT在台東縣長濱鄉「巴歌浪船屋」營地的露營,其中一頂瑞典製尼龍合成材質、可搭出兩房一廳的「隧道式」帳篷,輕鬆容納了團友「大象大」張志逸一家三口。由這位團友的綽號可知,他的身形並不迷你,但是他和太太「象美人」與兒子「小象小」卻能手腳毫不委屈的、一起安睡在一張四人寬的獨立筒式大睡墊上。

有意思的是,這款大床墊,是露營露成精的GCT團友Paul在產品開發期給了製造商一些建議。只要以電動充氣幫浦就能將睡墊快速充氣、睡個好覺。有些營友稱讚,這簡直比家裡的床還好睡呢。

來到GCT中的另一戶「小菜」家族,這回搭的是圓潤雪白、造型雅致的北歐製印第安式(Tipi)帳篷。門前掛著印第安人的捕夢網為裝飾,寢具有民族風的五彩編毯等等來搭配,洋溢美式大地風情。屋內還傳來戶長「清粥」自彈自唱的樂音,整個感覺很嬉皮。已成家立業的清粥與太太「瓜瓜」計畫帶孩子露營露遍美國所有的國家公園,現在已經蒐集八個了。其實GCT家族皆不只一頂帳篷。像是「富哥」家這回也新開箱了一頂,是來自日本的印第安式帳篷。它高達三公尺,屋頂上有天窗,帳篷周圍有側窗,皆可控制開闔來透氣,絕對是帳篷界的豪宅。這款Ogawa品牌帳篷的型號等級是「23」—— 意思就是,可以睡進二十三人!

這回此帳只住了「富哥」、「富嫂」兩人和他們的寵物——一隻鸚鵡,在裡頭講話都有回音。但其實小型露營團的人全進得來,大夥兒可以整天一步都不踏出帳篷外的。

真的,這回我們和GCT在長濱海邊相處了一、兩天,除了偶爾一起唱唱歌、聽聽音樂,這個小團體也從不搞團康活動或一定要想個本次露營主題什麼的。

很浪費又沒有效率的旅行?GCT成員可求之不得。這群朋友多半待在高科技業或自己當小老闆,還有一位媽媽是空姐,平常生活忙碌又高壓。長天數露營成了他們遠離喧囂的避風港。說來這個團玩的可奢侈,因為行程排最多的是:「放空時間」。

話說這群好友相處模式自在無壓,好像一起長大的老友。其實他們兩、三年前根本還是陌生人,是後來在露營社群網站上相談頗歡、相約露營才相熟的。

早期台灣露營用品較單一,為了找尋更舒適的配備,他們還曾瘋到組團去日本參加露營雜誌舉辦的嘉年華、大逛戶外用品賣場呢。團友Paul說,他當初是因為熱愛研究設計精密、有知識系統的用品而愛上了露營,那裡頭有太多學問可以玩。從事印刷設計業的大象大,更是親手為GCT設計了專屬旗幟和全台獨家貼紙。

不過,這個露營小團現在正邁向「見山又是山」的境界。這回露營就事先協調好,食物減量(但仍是吃不完啊),只合帶兩座日本製Snow Peak瓦斯爐台,而且將它調至坐著煮菜的高度(日本設計者本來就想好,讓人在櫻花樹下賞櫻時也可以坐著料理),大廚不必再全程站著煮飯了。裝備同時減量,紮營、拔營時間縮短,大家也才有更多時間相處、休息。配備不是他們追求的最後目標,「生活態度才是重點。」Paul說。

GCT不惜每隔數週就出門數百哩,尋覓野外一小營地建立短期的桃花源,要的就是完全脫離工作與都市的羈絆,擁有一段自在呼吸的時間與空間。殊不知,不再蒐集景點而是定點,可是旅行難得的高度。但他們就是喜歡露營自然的味道:和孩子一起走向戶外,一切自己來,不趕路,不強求。那些好看、好用的新式露營裝備,讓他們的野味生活更暢意,更回不去從前沒有露營、沒有這群生活知己的日子了。

【延伸閱讀】野地裡的另一個家

以「帝寶」這豪宅代名詞來形容GCT營隊的帳篷群,應該沒人反對。更準確的描述則是,這些帳篷在造型、功能上一再突破,幾乎可說是「準建築」了。請欣賞以下數種基本帳篷款式,看看你將來在大草坪上的家想要哪一種(文‧馬萱人)。

印第安帳(金字塔帳)/這類印第安帳(Tipi)很多人應該在美國西部片中見過傳統款,簡單幾根木柱在尖端交叉、豎起,中間立上樑柱,圍上布幕就是印第安人溫暖的家。據此形式發想的現代帳篷則在結構與材質上求精,營柱追求更輕盈但仍穩固。「小菜家族」這款丹麥製NORDISK Nando 400帳篷的布料是棉質,加上塗布之後,他們在多雨台灣使用多次,尚未遭逢漏水問題。日製Ogawa帳篷在台灣則仍罕見,帳篷型號上的數字即表示它能睡進幾個人。「富哥家族」的「Pilz 23」,由於夠高夠大,冬天擺上有煙囪的育空爐、行軍床,也都不成問題。

隧道帳/源自歐洲的「隧道式帳篷」,以毛毛蟲一節一節的概念來設計,通常隔成一房兩廳,在起居空間活動的人不會打擾到休息的人。歐洲多雪,它的屋頂設計成圓弧狀,以穿骨方式搭成,讓排雪容易,搭設也更為方便。

屋式帳/這是最傳統、以前最常見的帳篷樣式,但是搭法會難倒不少沒經驗的人。現在有些廠商推出改良款,例如台灣製的「威力屋300」,結合部分穿骨式搭法,一個人也能完搭。但樣式維持長方形,並隔成一房一廳,模樣就是個小屋。

天幕/別看它薄薄一張,若在各家帳篷間搭起,能營造大客廳社區感。天幕因為更開放、隨興,布置起來更有空間,尚未用過的露營小團體不妨考慮。棉質者通常較透氣。GCT改用自選的營柱搭配,兼顧耐用美觀。

獨立筒式充氣睡墊/從前露營都是薄薄一張鋁箔面睡墊,頂多加張一般充氣睡墊。圖中這一款床墊是台灣Outdoorbase出品的「歡樂時光」充氣睡墊,有內建幫浦,以手一直壓即可慢慢充氣。亦有電動充氣幫浦可選購。

穿骨帳/第一個做出非屋式帳的品牌是美國MSR(前身為Moss)。它發明將彈性營柱穿過營帳中的孔洞,骨架互相交叉繃緊與固定在地上,就是一座圓弧形帳篷。最精簡者只要兩根骨架交叉成十字形就成。The North Face這款帳篷則用到12根營柱,搭起來漂亮倍加穩當。MSR如今專做登山用帳篷,早期露營款帳篷即成為蒐藏品。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