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反時尚的時尚大腕

中國第一夫人外交定製服!指定她設計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她,是中國最聲名大譟的頂尖服裝設計師,卻同時也是中國最神秘、最低調的一位設計師。

馬可,四十三歲,服裝品牌「無用」的創辦人。台灣人對這個名字或許陌生,然而早在二○○八年,她就登上時尚最高殿堂,成為首位進入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的中國設計師。對中國人來說,馬可這二字更具時代意義。她為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的外交出訪定製服裝、打理門面。二○一三年,早就是馬可粉絲的彭麗媛,穿著馬可替她量身定製的深藍束腰大衣、剪裁俐落的白色套裝等服飾,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外交出訪,就連手上提的包包,都出自馬可之手。這些服裝不但被媒體評為「沉穩大氣」、「端莊得體」,也讓全球再次看見中國時尚的能耐與能量。

即便光環常伴,不同於時尚圈的設計師總成人人追捧的名流,馬可異常低調。

媒體想採訪她,常吃閉門羹。中國原創設計集合概念店「薄荷糯米蔥」投資人洪晃曾在《紐約時報》提及,唯一一次看見馬可,是在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馬可是不接受採訪的,她的名言是:「你吃雞蛋非得見老母雞嗎?」就連參加公開記者會,大家想捕捉她的身影,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十一月十九日,馬可以舞者服裝設計師的身分,應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的邀請,來台參加新作《白水》、《微塵》首演記者會。

公開站台,這位脂粉未施、留著長長麻花辮、一襲白色亞麻連衣裙看起來就像學生的設計師,卻不接受任何媒體拍照。《南方周末》、《三聯生活周刊》、《外灘畫報》等中國媒體沒放棄和她面對面的機會,專程飛來採訪。alive則是馬可此行唯一專訪她的台灣媒體,條件仍是,不能拍照。她總是說,「我始終認為我的觀點比我的形象更重要。我長成什麼樣子,真的不重要。」

馬可身上充滿反差。她低調,但不代表這位服裝設計師噤聲,反而企圖影響更多的人;她細語,卻每每能夠態度堅硬、擲地有聲。

反時尚、反商業,正是這位在服裝圈打滾的設計師身上最大的反差。「如果我不能通過服裝傳遞更本質的精神內涵,我做設計根本毫無意義。」從來不以時尚設計師自居的馬可說。

打從五歲就主動請母親教她識字、讀書的馬可,不到十歲就思考著富有哲學性的問題:「人為何要活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她向同儕發問,卻什麼答案也沒有,至今她仍持續追尋著。這種內在精神性的思考,就如同她身上的DNA,一路跟著她到了服裝界。

挑戰時尚帶來的貪婪

馬可思考,為什麼人們花許多時間爭奪有限的物質?她得到的答案是:商業發展讓人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只要有錢,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但其實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

「時尚通過商業手段,不斷刺激和激發人們的貪婪和占有欲,但卻沒有帶來精神與心靈的幫助。」她帶著堅定的語氣說。

知名時尚雜誌《Eco Fashion Talk》評論,馬可對當代時尚發出了大膽的聲音,「站在中國廉價勞動力、大規模製造銷售的對立面,批評消費和商業主義,挑戰現代文化的服飾屬性。」

為了宣揚衣服不光是消費的信念,更為了扭轉中國僅能製造、不能創造的形象,馬可來到時尚聖地巴黎。她在這兒的兩場服裝秀,都給時尚界驚天一擊。

二○○七年,她的作品《土地》在巴黎秋冬時裝週展出。一個百年歷史的中學室內籃球場裡,沒有高起的伸展台,沒有震耳欲聾的音樂,沒有走著妖嬈台步的模特兒。剎那間,巨大的簾幕轟然墜地,一個個燈箱上,穿著厚重棉麻衣裳的模特兒如雕像般靜立。從空中灑落到秀場地面上的,是來自中國與法國的土,快被城市人們遺忘的土。

隔年七月,馬可重返巴黎。巴黎小皇宮林蔭道上,蒙古歌者哼哼呀呀的歌聲中,四十多位表演者穿著棉麻絲毛等天然材質手工製成的服裝緩步行走。林蔭道另一端,織布機嘎嘎作響,紡紗女拈出一條纖長的棉線。

這場樸素到不行的服裝秀《奢侈的清貧》出現在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和其他奢華排場立刻形成強烈對比。

「她展示的不是時裝,而是中國。」法國高級時裝公會前主席迪迪埃‧戈巴克(Didier Grumbach),接受中國《人物》雜誌採訪時表示。

許多媒體評論,相較服裝設計,馬可給予人們更多哲學的思辨。人生要幾件物件才足夠生活?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呢?對馬可來說,創作服裝是她追尋答案的探索過程,永遠沒有終極答案,只是在不同生命歷程中交出不同的答案卷。

去黃土高原重新學設計

但究竟馬可要講的衣服價值是什麼?為什麼會走到今日這條路上?

畢業於蘇州絲綢工學院美術系的馬可,也是經過一番掙扎和跌跌撞撞才找到今日的主張。

離開學校後,她先後在三家服裝公司擔任設計師,但多半屬於代工設計,而非原創和服飾品牌。當時她一心想的,全是從零開始的中國服飾品牌。曾有位老闆開出年薪人民幣一百萬元,馬可想都沒想,後來他又加碼一台車,馬可二話不說馬上掉頭走人。

「我心裡好失望,他為什麼要跟我談這個。」馬可曾表示,之於錢,她更在乎有沒有人了解她的想法。

一九九六年,馬可在廣州頂樓租屋處,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找不到生命中的伯樂,覺得不能再等了,終於,她二十五歲,決定自創「例外」服飾品牌並擔任設計總監。但是例外的誕生並沒有讓她更快樂,市場口味和創作想法之間的拔河,幾乎費盡馬可心力。

她曾表示,「店開多了……,越來越照顧大眾口味,設計空間越來越小。」那十年間,一年上百套衣服的龐大需求,加上一百多家專賣店的營運壓力,幾乎讓她喘不過氣。「你每年必須要做多少個款,二十天就是一個循環,那不是人可以過的日子。」

二○○六年,例外剛滿十年。馬可做了重大決定。她決定,徹底背離時尚。她從廣州搬到珠海,把身邊有的幾百件衣服、十幾個包包、二十幾雙鞋子全部送人,把過去的生活全放下來了。她不看時尚雜誌、不看時裝秀,櫃子裡只剩下十來套生活所需的服裝。「我屬於一旦把事情想通了,就可以孤注一擲的那種人。」馬可說,「找到適合自己、高品質的衣物,你就不需要這麼多了!」

她的頓悟,來自於中國偏遠鄉村的行走。二○○三年開始,馬可長期深入偏遠鄉村進行傳統手工藝田野調查。她曾來到甘肅黃土高原長期乾旱的小村落,抵達村莊第二天,天降大雪,村民特別開心,簡直像慶祝過節一樣。午餐時,阿婆把一鏟雪放進鍋裡,再下了麵條,招待馬可吃了她生平第一碗雪水麵。

最大的革命從無用開始

「我每次下鄉都被他們教育。原來,生活這麼簡單,就可以活了。」馬可說。

居住在農民家中,她看不到太多家具,沒有微波爐或電磁爐,甚至沒水也沒電;看到鄉村的農民一輩子只有幾件衣服,世世代代這樣活下來。她想通了,「物質對我個人的提升,是一種包袱與障礙,我想過非常簡單的生活,而簡單生活,不需要太多物質。」她舉例,物質、資源會越分越少,然而精神和理念卻會因為分享而越來越廣。

馬可觀察,農民手工製作服裝或器物,不帶有功利目的,一心只想著要如何把這個物件做得耐用、結實,可以傳給後代子孫,「物件的模樣或許笨笨拙拙,但看了讓人心很定,一個個是這樣充滿生命力,擲地有聲。」

她每每被傳統手工藝感動,回過頭來,卻被父母和親友潑冷水:「你還活在上個世紀啊,這些都是無用的東西!」就連手工藝者也說:「這東西沒人要,城裡人看不起。」為什麼很珍貴的東西,卻被視為無用呢?為何不能將感動傳遞下去呢?倔強的馬可心想,她就是要做這些無用的事情!

二○○六年地球日當天,迷戀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馬可,在珠海創立了「無用設計工作室」。

一方面,馬可找回自己和對腳下所踩土地的認同感,要用服裝說這片土地的故事;另一方面,從走訪偏僻農村的經驗中,看到農村人口外流,變成空殼農村的她,更想幫離鄉背井的遊子找到回家的理由。

「我希望用我的設計專業,讓他們終有一天能留在自己土地上,不用離開家鄉。」她說。於是,她成了消費者和偏僻農村人中間的橋梁。

馬可把數年關於服飾技法的田野調查,運用在無用的服裝設計上。她雇用保有傳統手工藝的農村偏鄉人,從紡紗、織布、縫紉到染色,全是傳統手工、緩慢的製作。老織布機緩緩織出布匹,手工藝人從黍糧提煉新染料,一層層染著衣裳,曝曬在陽光下。若沒有陽光,衣服還得等上一陣子才能完工。

馬可的夢做得大,企圖讓更多的農村和傳統的工藝都有價值。無用,從創立之初就是個社會企業。然而,目前僅有貴州一個工藝據點,她又能改變什麼?面對這樣的質疑,她一點也沒有遲疑,「以前媒體問我,二十個人、四十個人放在中國這麼大地方,不可能轉變這麼大的氣候?」「如果大家都覺得社會不好,我很微小,不用改變,這個社會永遠不會變好。」

她看重的就是「無用」引領的風潮和影響力,因此連續兩年在巴黎辦秀後,二○一四年,馬可更在北京開了無用首家生活體驗空間。灰色調為基底的空間中,舊家具、老木材、黃土砌成的牆面,無用店裡也展示著和土地的連結,和中國一般商業空間很不同。

店裡每一件物品都擁有一張出生證,寫著姓名、性別與出生地,例如小朋友睡袋叫「繭」,銅與木頭檯燈因為長得像黃豆瓣,就叫做「豆瓣」。看上了哪件服裝,當場可帶不走,因為無用沒有庫存,顧客下單後得慢慢等待無用的工作者紡紗、織布與染色,約幾個月以上。一旦做成,彷彿是為你而生,你領著它的出生證,帶它回家。

這裡也沒有市場調查這回事。「我不會猜測顧客要什麼,我從不做投其所好的事情,」馬可直率的說。「許多商業設計師為了解流行趨勢,做市場調研,在我看來這滿愚蠢的。若流行,表示它已存在。對於設計師來說,創造不存在的東西,這才是你的價值。」與其說馬可是位服裝設計師,倒不如將她視為一位革命家、哲學家。她想透過服裝告訴大家,服裝不只是消費,真正的奢華不是多麼華麗,反而來自最簡樸之事物。

馬可說,「最終你看到的不是衣服,而是人。我認為傳遞心靈最美的部分,才是成功的設計。」

小檔案_馬可

出生:1971年
學歷:蘇州絲綢工學院美術系
經歷:創建例外品牌並擔任設計總監、參加巴黎時裝週發布作品《土地》、參加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並發布作品《奢侈的清貧》
現職:珠海無用文化創意公司創辦人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