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愛馬仕、卡地亞都邀他合作,范承宗用科技之力把台灣竹子工藝推向世界舞台

2024/12/08

LINE分享 FB分享

台灣近幾年最被關注的工藝師,范承宗榜上有名。他長時間記錄台灣老匠人的手工文化,使用天然材料如竹子、茅草、木材等進行創作。結合傳統但形象創新的方式,讓他23歲就拿下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紅點設計獎(Red Dot),及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獎。

義大利奢華品牌寶緹嘉(Bottega Veneta)找他赴歐洲開設傳統工藝工作坊、卡地亞(Cartier)經典珠寶3環戒誕生100週年,邀請全球百位藝術家進行詮釋創作,范承宗是台灣藝術家代表。愛馬仕(Hermès)、Aesop、Loewe、麗池卡爾登(The Ritz-Carlton)都曾找他設計。


才37歲的年輕藝術家,沒有留洋背景,是如何走向國際?他結合傳統與新時代的藝術美學,作品使用科技進行視覺模擬與延展,透過輕巧流線的外型,打造出大型裝置少有的視覺上的「脆弱感」。他在南投草屯創立工作室,台灣景點與藝術展可見他的大型裝置作品,如日月潭畔的《筌屋》,使用天然素材造出大型陷阱裝置;用實木打造出錯落帆船風景、收錄電影中的《帆城》,以及各藝術節可見的模仿鳥巢、豬窩外觀的《築巢計畫》等。

※延伸閱讀:藝術家范承宗大型竹藝裝置「筌屋七東漢普頓」,紐約長屋花園永久展出

范承宗結合傳統與新時代的藝術美學,作品使用科技進行視覺模擬與延展,透過輕巧流線的外型,打造出大型裝置少有的視覺上的「脆弱感」。(攝影:李明宜)

范承宗結合傳統與新時代的藝術美學,作品使用科技進行視覺模擬與延展,透過輕巧流線的外型,打造出大型裝置少有的視覺上的「脆弱感」。(攝影:李明宜)

范承宗大學讀的是工業設計,當時在校園裡,學生學習的目光著重在西方。20歲出頭的他想去海外看看,卻沒有足夠預算,無意間看見工藝中心的徵選計畫,邀請十名傳統工藝家與設計師一起創作,前往米蘭設計週展出。

還沒有代表作的年輕大學生,遞交幾件學校作品,便被工藝中心徵選上了。他與竹工藝師陳高明同赴米蘭,打造出以竹編織、宛若長型沙發的流線型椅子。范承宗回憶,創作的過程中,突然發現傳統工藝的魅力,「用這麼少工具,竟然能做那麼多嘗試,這是以前沒想過的事。」

他形容,自己從那一刻彷彿被開了天眼,路邊的桌椅突然都成為觀察的對象。他不停問自己,這一切是否還有無限的可能?他著手試畫各種草圖,許多圖形因結構特殊,過去從未有人嘗試。他試做卻苦無方法,曾將厚紙板裁成細條,模擬竹片與竹子,那也是他最早的手造模型。

「如果自己懂得做,是不是就有機會找到改變的方式?」為了測試各種可行性,他開始跟著老師傅學習工法,以單個物件例如竹椅、蒸籠為始。他先動手學習過一次,再用照片記錄,每一個細節步驟,將其謄在紙上。製作過程裡,他摸索找出可能改變的機會點。

台灣近幾年最被關注的工藝師范承宗,23歲就拿下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紅點設計獎(Red Dot),及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獎。(攝影:李明宜)

台灣近幾年最被關注的工藝師范承宗,23歲就拿下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紅點設計獎(Red Dot),及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獎。(攝影:李明宜)

他的筆記上,有3個影響他未來的標籤:材料、形狀與方法。每件傳統作品增加新材料時會發生什麼轉變?形狀從筆直到弧形的差異?不同工法打造出的物件,有無可能共構新的作品?

「會做椅子的師傅,不一定懂得做蒸籠。但如果都學會,我的紀錄上就會有大量的標籤,每種標籤都有替換跟結合的可能,也許能在這古老的智慧中,打造出新的作品。」透過大量紀錄,范承宗從中獲取靈感。他運用所學的「轉角包管技術」(編按:竹管切割後,切口處用熱塑處理變軟進行彎曲,將竹管挖空來包住其他竹管的技法)打造出第一個獨立作品圓形竹鏡。


他最初只學做小型作品,2017年,朋友找上范承宗,說花蓮馬遠部落裡風景很美,能不能做點什麼與地景共同欣賞?范承宗用傳統搭置竹筏的方式,在瀑布溪流上編織出一個舞台,那座僅能容納數人的舞台,是他首次的空間裝置藝術。

Loewe店內擺設范承宗製作的竹編作品,11座相連的竹籐編織雕塑,可做為櫥窗的屏風牆。(圖片來源:范承宗提供)

Loewe店內擺設范承宗製作的竹編作品,11座相連的竹籐編織雕塑,可做為櫥窗的屏風牆。(圖片來源:范承宗提供)

范承宗在台灣愛馬仕旗艦店的作品,將台灣竹子火烤後自由塑形,大量隨機彎曲的竹片凝結在一起,形成月光海。(圖片來源:范承宗提供)

范承宗在台灣愛馬仕旗艦店的作品,將台灣竹子火烤後自由塑形,大量隨機彎曲的竹片凝結在一起,形成月光海。(圖片來源:范承宗提供)

用科技實現設計自由

「作品從模型變大,才認識到大型作品與人互動的感覺。」范承宗形容,身體走進作品時,觸動從頭髮、肩膀到全身,是一種無法言喻的特殊感受。

人們看待大型作品時的驚嘆感,更吸引他更投入大型創作。可是挑戰更難了,初期的作品未曾考慮打光,每個物件現場因應不同時間的光影完全不同,連顏色都不一樣。作品在現場呈現時的樣貌,更與草圖設計有大幅的落差。

他回顧所學的工業設計,發現科技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他用軟體模擬並建構作品,在日月潭以全球都有的捕魚陷阱為概念,結合邵族的捕魚文化,打造作品《筌屋》。細緻的竹編法與特殊形狀在日月潭出現,讓范承宗突然被許多人認識,他開始接到許多詢問,並陸續在台灣打造各種作品。


他以傳統工藝為出發點,用3D軟體建模、電腦運算減少未知。採訪現場,范承宗使用軟體模擬出下一個大甲溪主題的作品。他先在Google地圖上找到大甲溪流域的地景風貌,取出水流過山的圖像,透過程式運算、幾何分析產生可建構的形狀,再經過細調溪水密度、轉彎角度,結合范承宗自己對於美感的判斷,作品的模擬畫面瞬間成形。

使用演算法製作出的作品模擬圖,可在電腦上進行參數微調。(攝影:李明宜)

使用演算法製作出的作品模擬圖,可在電腦上進行參數微調。(攝影:李明宜)

畫面成形後,范承宗再決定材料、製作方式與銜接方法,接著送給結構技師計算作品強度。一件若無科技,得耗時3至6個月打造的作品,縮短至4週便可完成。透過科技輔助,作品現場的質感、色彩,甚至抽象的氛圍,都能先預測,達到傳統手工藝無法完成的形狀與延展幅度。


用科技可以做到的,還有顛覆一般作品的視覺脆弱感。「人們比較容易被不熟悉的經驗吸引。」范承宗舉例,椅子有四角看起來很穩,但若僅剩一角,視覺上彷彿一碰就摔落的不穩定,更會吸引關注。他運用輕巧易碎的視覺感,透過電腦運算模擬,創造堅固但輕盈的大型裝置藝術。

去年,台北藝術節找來范承宗設計少見的舞台互動裝置,60分鐘的演出時間內,舞者舉竹共舞,在不同時間點,將竹子放在舞台的固定支架上,大型裝置藝術從無到有。充滿水的舞台上,他用極精細的電腦運算進行彩排,掌握竹子放上去的重力與速度。一共演出4場,作品在台上不斷拆解又重組,這是傳統工藝難以達成的奇特畫面。


「傳統工藝是誰都可以使用的有形資產,裡頭有很多無形的寶藏。」台灣的愛馬仕店裡,也有范承宗的作品。他用鏤空方式,打造極薄的細竹片,使用黑色與淺色做出月亮光影,彷彿漂浮在牆上。「這是我心中的月光海,月光灑在海面上,是台灣才能看見特別景象。」

台灣工藝師范承宗擅長使用竹子、茅草等天然材料進行創作。(攝影:李明宜)

台灣工藝師范承宗擅長使用竹子、茅草等天然材料進行創作。(攝影:李明宜)

〈范承宗小檔案〉

  • 出生:1987年
  • 學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 現職:考工記工作室負責人
  • 經歷: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紅點設計獎(Red Dot)、德國iF獎得獎,並設有永久作品在紐約長島長屋花園藝術區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