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奧斯威辛集中營入口寫著標語「Arbeit Macht Frei」是「勞動使人自由」。(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奧斯威辛集中營入口寫著標語「Arbeit Macht Frei」是「勞動使人自由」。(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方俊強專欄〉「勞動使人自由(Arbeit Macht Frei)」——我在奧斯威辛集中營

2024/01/21

LINE分享 FB分享

在波蘭的克拉科夫附近,有一個極為著名且令人震驚的景點,那就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屠殺場之一。 導遊告訴我,納粹當時將來自歐洲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們送往不同集中營,有些被派去勞役,有些參與生產工作,而那些送往奧斯威辛的人,基本上是為了死亡而來。

儘管許多人認為納粹集中營主要針對猶太人,但實際上被處決的猶太人只占總數的35%,其餘是其他民族的人。

當我走進集中營入口,看到一個巨大標語:「Arbeit Macht Frei」,意思是「勞動使人自由」,這句話充滿諷刺意味。

進入集中營後,囚犯通常被關在內部狹窄的建築物中。一個房間容納數百人,衛生環境極差。最初,囚犯只能在地板上睡覺,但後來納粹用破舊木材建造上下鋪的床位。這不是為了提供舒適,而是因為被囚禁的人數實在太多。有時,上鋪的人失禁就直接流到下鋪。

為了確保秩序,納粹還實施一些懲罰措施。對於不聽話的人,白天完成工作後,無法返回床位休息,他們會被帶到一個地板面積僅有2米見方的密閉空間,通常容納4個人。這樣狹小的空間讓他們無法坐下休息,許多人在站立的情況下,度過最後的人生。據說被囚禁的人們寧願選擇被槍決,而不是忍受這種無休止的折磨。

納粹每天都需要高效率處理大量人口。使用的方法是將囚犯誘騙進一個大型密閉的空間,聲稱是為了進行身體清洗以預防傳染病。在這個空間裡,有淋浴噴頭,但沒有水。

當所有人進入後,門被鎖上,然後從屋頂上丟下裝有致命毒物的鐵罐。約10分鐘後,所有人都死亡,納粹再進入清理屍體。這種致命毒物的原型是微粒狀,而不是一般想像的氣體,微粒接觸水氣時會迅速蒸發,因此當這些微粒進入擠滿人的密閉空間,人體溫度和濕氣會讓它們迅速變成致命毒物。

毒物的製造經過改良,一開始處決一個人需要花費一個小時,但為了提高效率,它不斷被改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改進可能讓死亡的過程變得較短,相對不那麼痛苦。

奧斯威辛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地方,提醒我們要更加珍惜和平、自由和人權。但最近全球戰火不斷,人類真的能確保歷史不會重演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