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志專欄〉巴黎文化地標「法國國家圖書館」大翻新,百年歷史建築瑰寶「橢圓廳」首度對外開放
2023/10/22
- 文字 / 李清志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人們就感受到紙本書籍的式微,紛紛預言紙本圖書的末日期限,許多圖書館的興建計畫也受到影響而停止,甚至轉而建構數位化圖書館。但是經過這些年,紙本圖書館並沒有像人們預言般消失,反而繼續存活發展,成為人們所喜愛的城市景點。
公共圖書館之所以繼續存活發展,是因為圖書館不只是知識的儲存空間而已,其實也是城市居民交流活動的場所,正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alaces for the People)一書所說,公共圖書館是一種「社會性的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我們必須利用這些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冷淡。廢止圖書館會讓城市居民更沈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實質互動更加缺乏。
法國巴黎最近花了十多年,精心整修位於黎塞留的國家圖書館,這座延續數百年,經過多次翻新改建的華麗圖書館,建築本身就是歷史瑰寶。不只是圖書館,也是博物館,蒐藏許多昔日王公貴族、主教的寶物;圖書館內也有申請才能進入的研究室,供研究人士深入閱覽古籍。
最令人矚目的是建於19世紀的橢圓形的大廳(The Oval Room),一進入其間,就會被宏偉的閱讀空間震撼!橢圓形大天窗引入明亮的光線,搭配周邊16個小圓天窗,猶如黑暗中閃耀明光的不明飛行物體從天而降。
五、六層樓高的壯觀書牆,更令人感受知識殿堂的神聖與高深。(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五、六層樓高的壯觀書牆,更令人感受知識殿堂的神聖與高深。書牆上每一層都有走道,讓人們可以登高尋找所需要的書籍。你可以想像昔日人們在書牆上,爬上爬下找書的情景。不過整修後,因為安全理由,已經不開放一般民眾隨意登上書牆。
另一座閱讀室則由中央4根纖細的鋼鐵柱子,撐起屋頂9個圓形穹窿與天窗,有如置身高大的棕櫚樹下,明亮又充滿異國情調,在這樣的空間閱讀,想必更讓人有強烈的求知慾,以及遠大的想望吧。
五、六層樓高的壯觀書牆,更令人感受知識殿堂的神聖與高深。(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新增電梯、咖啡室便民設施
當地建築師布魯諾・戈丹 (Bruno Gaudin) 負責圖書館整建維修,他在老舊建築中加入符合現代公眾使用的樓梯、電梯、咖啡室等必要設施,雖然是新加入的元素,卻成為新焦點,特別是鋁製的螺旋梯,純淨亮眼,也為老建築添加了不少新意。
咖啡室並不華麗,為的是提供努力做學問的人一個歇息的空間;門口邊也有一個簡易咖啡室,擺放投幣式咖啡機,民眾可以花小錢買杯咖啡,在優雅的空間中休息片刻,也可以拿著咖啡到中庭戶外咖啡座享用。
當地建築師布魯諾・戈丹負責整建維修,他在老舊建築中加入符合現代公眾使用的樓梯、電梯、咖啡室等必要設施,鋁製的螺旋梯,純淨亮眼。(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觀察國家圖書館的使用者,並不是只有老學究或專家學者,也有許多家庭主婦、上班族及年輕人,甚至還有許多兒童,因為這座知識殿堂裡,竟然也蒐藏許多漫畫書。
法國政府在進入共和之後,每一本新書出版,都要送一本到國家圖書館蒐藏。國家圖書館蒐藏品數量龐大,空間不敷使用,密特朗總統任期才會在塞納河畔另外建造一座超級大型國家圖書館,由四座書本般的摩天大廈組成,用以蒐藏眾多圖書出版品,也被稱作是「密特朗館」。
巴黎國家圖書館充分證明法國是一個民主社會,而這是一座「民主的建築」,不論你是貴族或平民、富豪或貧民,巴黎市民可以隨時來到國家圖書館裡,挑選喜歡的書,在華麗舒適的座位上閱讀,享受讀書的樂趣。同時意味著知識的開放與普及,所有民主社會的成員都應該擁有追求知識的權利與自由。
巴黎國家圖書館的橢圓形大廳,有超大天窗引入明亮的光線,搭配周邊16個小圓天窗,猶如黑暗中閃耀明光的不明飛行物體從天而降。(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