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兼具美學舒適 隈研吾以「弱建築」理念設計的新埔王禪老祖廟。全構造以卡榫鑲崁結構方式建造,無牆、無釘,與自然和諧共生。

台灣綠宅大賞:花蓮山居有「風的路」、安平省電82%被動屋

2020/09/10

  • 文字 / 劉子寧
LINE分享 FB分享

想透透氣,開窗不再有涼風進來;想出外踏青,人才踏出車子就被曬乾興致。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二○一九年年均溫比起一九六○年熱上約五度,極端高溫的日子也從上世紀的三十天急遽升高至六十天,未來更可能達九十天。

降不下來的熱,其實與建築息息相關。

研究報告〈為地球降溫〉(Turning Down the Global Thermostat)點出一項少為人知的事實:建築物的建造與使用,消耗全美能源使用總和的四八%、製造近五○% 的溫室氣體。

萌芽中的台灣永續建築

從興建時的建材、運送、施工過程;到使用時的用電、用水、有毒物質排放;再到拆除時的施工、廢棄物棄置等,一棟建築物造成的資源浪費,比我們想像得多。

意識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害,台灣建築產業開始進行反省與變革,從大型開發案、公共建設到小型住宅,都承接了源自歐洲、北美的永續種子,萌發不同於過往的綠色新芽。

台灣綠建築標章創制二十一年來,已發出超過八千件「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證書」,占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數的比率從二十年前的○.○一%,上升至二○一九年的三%。

除了綠建築數量的增加外,在建築美學的發展也受到國際啟發。

早在十年前,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便與後來打造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的隈研吾,及當今最受矚目的丹麥BIG建築師事務所(Bjarke Ingels Group)

談定合作,陸續在台灣留下突破性的永續建築。

例如現為IG打卡聖地的星巴克洄瀾門市,是隈研吾以二十九個回收貨櫃為材料,堆疊出八十九坪大的門市空間,並運用方位設計與抗熱工法,讓貨櫃屋保持涼爽通風。

另外,將於二○二一年問世的飯店「新天堂國際養生行旅」以及養生宅「洄瀾山居」,不只考量到「人的路」,還考慮了「太陽的路」與「風的路」,利用科學計算讓平均節能率達到二七%至三二%,每年更可減少七百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創造出兼具美學、舒適與永續的象徵性建築。

「房子屋舍是地表上長出來的花,也應屬於自然的一環。如何蓋一棟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房子,考驗建築者的集體智慧。」邱復生說。

而台灣本土的建築新秀們也不落人後,例如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打造的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北投圖書館」,透過調節陽光達到降溫效果、使用的木材及鋼材也皆可回收再利用。

另外,由自然洋行改造的山中舊房「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則以台灣農業常用的網室做為建築與自然的界線,讓豔陽可透過樹蔭和遮光網適度照明、不過熱。開放空間則製造舒適的透風性,捨棄人為控溫、控光,創造深入自然環境的空間。

人人可行的改裝被動屋

除了大型營建案與公共設施外,一般住家也有可以身體力行的永續房屋改造方案。

來自德國的「被動式節能屋」(簡稱被動屋)概念,指標非常簡單:節省你的電費帳單。

「身為建築人,避免全球暖化的一個指標就是減排(減少排放量),」台灣被動屋認證講師、沃科綠建築工程師葉士傑說,要阻止暖化的腳步,當務之急便是減少能源使用。

不過,節電不代表得受罪。還記得二○一七年大缺電時,政府下令公家單位每日下午一點至三點關閉冷氣,卻造成多人中暑的事件嗎?在被動屋的概念裡,舒適度與節能並不衝突。

透過加裝保溫層、複層玻璃、全熱交換系統等手法,創造出如保溫瓶的隔熱空間,節省七成至八成空調用電。簡單實用、回收期較短,更適合老屋的改裝。

二○一七年時,葉士傑曾協助台北市大安區一棟老舊公寓改裝,成為全台第一棟獲得被動屋認證的老屋。二○二一年,台南安平將有第二棟被動屋完工,透過軟體運算,初估可將原先每平方公尺年用電量二百二十五度降低至四十度,節省高達 八二%的空調用電。

「台南安平的案子不僅做到被動式節能,它加裝的太陽能板可滿足屋主所需電力,甚至不用接台電的電,達到全台第一個 off-grid(離網發電)的建築。」葉士傑分享。

off-grid 離網發電

離網是指一棟建築物不依賴於一個或多個公用事業,以獨立的方式自給自足。最常用在離網發電,但也可以包括供水、燃氣和下水道系統。

任何形式的營造都很難不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但住宅需求仍在增長,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將永續性列為買房或裝修原則,盡可能降低對地球的傷害。

永續可從很多層面來考量:節能、減碳、增長建築物生命週期,但中興大學助理教授鄭建科分享,「最終且最重要的仍取決於人如何生活在其中。」

每一種永續建築都只能扮演輔助角色,綠化、節能設計做了再多,若住戶無法維持永續生活方式,仍會增加資源浪費,反讓永續建築成為無謂的設計。

尤其在萌芽階段的台灣,永續建築應將人的生活方式考慮進去,預留彈性空間,便能提高永續生活的成功率。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