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在歷史水都看見未來建築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18/09/27

LINE分享 FB分享

本篇文章轉載自《貿易雜誌》327期


名列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創立於1895年,是世界上最「年長」的國際雙年展。當時的市長Riccardo Selvatico作為發起人,期待與各國藝術家交流,跨國界分享文化風情。 

自由空間概念 連結各國建築文化
1980年開始,威尼斯雙年展加入建築展演,從此奇數年為藝術雙年展,在偶數年則為建築雙年展。2018年的建築雙年展,舉辦期間自5月26日至11月25日,展覽分為主題展、國家館與平行展三大面向,於經典歷史建築綠園城堡(Giardini)及軍械庫(Arsenale)中展出。「Freespace自由空間」為今年建築展主題,探討建築如何將大自然的禮物─陽光、月光、空氣等分享給大眾,希望來自各國的建築師們藉由展覽形式,用創新的想像構思出人、建築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忠實反映各地文化的國家館則分布市區各地,台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以500年歷史的普里奇歐尼宮邸為舞台,由建築師黃聲遠及田中央工作群代表參展,透過生活的場所找回歸屬感,象徵人和土地緊密結合。企圖展現山海水土連接而營造出的生活場所,以極簡手法,搭建纖細的白色鋼架,呼應宜蘭山水農田的創作影像,以及手作的多座1:1模型設計,建構出與城市的對話,使場域與展品呈現對比,成為強大與深遠的衝擊。

 

而瑞士館以「瑞士240:住宅巡禮」奪得最大獎—金獅獎,走進全白宛如樣品屋的展區,參觀者會發現有些空間、門窗是一般尺寸的2倍大,有些則過於低矮狹窄。因瑞士居住形態多為租屋,搬遷頻繁,所以住宅設計多採統一規格,但這樣規格化的住宅真的適合每個人嗎?策展人藉由誇張的建築尺度提出反思,也聰明地以「不自由」的住宅回應主題「自由空間」。 高樓林立的香港則以「垂直建構:景觀中的密度」,為建築師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建築設計意義的機會,當面對科技、環境和社會領域中全球性變化時,該如何不斷地挑戰與創新自己。 



一日威尼斯 享受當地情懷 
遊走在展館與輝煌建築群中,強烈的視覺震撼直入心底,從普里奇歐尼宮穿過富有浪漫色彩的嘆息橋,俯瞰乘坐貢多拉的愛侶後,再度邁開步伐向「歐洲最美的客廳」聖馬可廣場前進,許多咖啡廳林立於此,桌椅擺放至露天廣場,讓遊人們得以暫歇,喝杯道地義式Espresso,享受悠閒時刻。 

附近的福里安花神咖啡館(Caffe Florian)1720年開幕,已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是當地第一家咖啡館,外觀斑駁的牆面見證百年的興衰,內部高尚的擺飾彰顯格局的氣派,氛圍中透露古典的浪漫。夜幕低垂,不免俗地前往米其林推薦餐廳Bistrot de Venise朝聖,傳統與現代兼具的威尼斯菜式,來自大海與潟湖的魚蝦、貝類鮮甜,採用民間傳統的料理手法並加以翻新,傳統菜餚、經典菜色都為顧客獻上味蕾的藝術饗宴。


【喜歡這篇《貿易雜誌》報導嗎?快點此處,填寫滿意度問卷抽大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