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捷克打工換宿之旅 原始人的自由森林

2016/03/18

  • 文字 / 王韵心、黃詩婷
  • 整理 / 張嘉容
  • 攝影 / 王韵心、黃詩婷
LINE分享 FB分享

我(王韵心 簡稱老王)和黃賽(黃詩婷)是二位剛畢業的怪怪女生,沒什麼錢卻想遊歷歐洲,所以決定利用打工換宿來完成壯舉;這次我們打工寄宿的地方,位於捷克與奧地利交界的森林中,沛德、佩芮絲及兩個年幼孩子,住在與建築師朋友共同設計、親手建造的木屋裡,四周圍繞著多種果樹、菜園、大型木製遊樂區域, 各處掛著寫了詩句的木板,整個庭院都是能激發靈感的地方。

這對夫妻在結婚前一起當背包客,在世界各地流浪,遊歷南非、美國、偏遠山區⋯⋯看到許多讓人嘖嘖稱奇,但對當地人來說卻非常自然的生活方式,例如:在寒冷高山上只穿一件薄衣的女孩,家徒四壁卻心靈富足的人們。原來在外人眼中看來缺乏的東西,當地人根本不需要。 五年後沛德和佩芮絲帶著嚮往的生活回到捷克,買下這棟森林間傾頹的房舍,重新打造土地,創造出最適合自己的模樣。現在沛德是野外生活訓練員,教人如何在森林中生存,進而提升組織、決策、團隊合作能力,佩芮絲則負責照顧家裡所有作物以及帶小孩,一家子過著原始人般的日子。

西方楊過與小龍女

這裡不可思議地沒有冰箱,冷藏食物的地方是老舊的地窖,想要去「冰箱」拿東西還得帶著手電筒呢。需要食材就去庭院摘取,需要用水就去幫浦打水,我倆一天的生活,竟然只需要兩個水桶就能解決!廢水及雨水傍晚都會集中起來灌溉作物,廚餘則分類後做成有機堆肥。原本有些顧慮的戶外茅廁,其實充滿木頭香氣,那來自如廁後撒下一把木屑,能防止蚊蟲及異味,茅廁使用的再生紙能自然分解,這樣的生活幾乎沒有垃圾產生。我們也因此養成不憋尿的好習慣,每天睡前都要輪流衝去廁所,否則半夜去太黑、太冷、太麻煩、太可怕啦!

一開始令人卻步的戶外浴室,後來喜歡它更勝於自己家中氣窗微開的小浴室。每天工作到下午,在最熱的兩三點去洗澡,由太陽決定的微涼水溫,對熱昏頭的我們正剛好!浴室旁邊還有棵果樹伸手就能摘到,光線隨著風吹動林蔭的頻率,在身上緩緩流動著,很美。

佩芮絲每日有計畫地幫我們安排各種農作雜務,這家人生活沒有行程表,當天早晨才交代我們要做的農事,提前一天問她還會稍感困擾,因為隔天的行程要看隔天的感覺,今天還沒決定啊!

我們清醒後無須立刻工作,態度悠哉地準備早餐後,花時間寫日記、畫畫、看小姊弟玩樂。太悠哉的後果,就是常錯估日落的速度,盤算:「嗯⋯⋯那我們避開正午, 從三點開始做四個小時,到七點。」但沒網路的我們算不出六點太陽就下山啦!為了做滿約定的四小時,竟然好幾天都得在黑暗中戴著頭燈除草,或在林間摸黑推著單輪車,像準備夜間脫逃的罪犯。

而這種蠢事是不會發生在這家人身上的。他們沒在看時間,讓作息順著太陽的規律,早點起來做農事因為太陽最小,太陽正烈的午間就可以休息、玩樂、做瑜珈,或是憑感覺在陰影下做點簡單的農活或小憩一番,日落後澆水、餵羊,結束也到了晚餐時間。

他們無須跟隨指針,就能自由地生活,擁有各種時間度量工具的我們,卻反而被限制住。到底是掌握了分分秒秒,還是分分秒秒都被限制呢?如果世上所有鐘都因不可抗力因素停擺,能無所畏懼繼續生活著的,大概只有捷克這家人了吧。

在這裡打工換宿的兩週,我們才明白,夢想不須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計畫。生活本身,就很值得去想像。

我們享受在戶外刷牙,在森林裡的吊椅邊轉圈邊吃晚餐,香氣會自然地流進肺裡, 不用費力呼吸、努力過濾。在睡前總覺得好荒唐,怎麼可以這麼自然地接受要打水、沒熱水澡、沒冰箱、沒網路、沒有沖水馬桶的生活,還這麼快樂。

知道東西是怎麼來的、用到哪去,感覺非常美妙,原始生活非但不會讓人不耐, 反倒是明白了城市生活便利得令人毫無知覺,是件多可怕的事。在城市總有許多無法掌握的空洞,感受不到資源的富足或耗費,只能在發布停水前猛力儲存過多的用水, 而在這裡,我們知道自己並不缺乏,也不浪費。

剛開始總思索著:「要做什麼才能交換到這麼美妙的生活?」但我們逐漸相信, 當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後,生活方式跟想去的地方,只要想要就可以達到,只要選擇了就沒什麼原因不行!人生目標不是成功,而是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最好的家人。

(摘自王韵心、黃詩婷著,《無價島生活:免開錢的歐洲交換食宿日記》,麥田出版社,2016-03)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