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20年築一個宜蘭夢

下一個世代的居住藍圖?直擊3個公共建設的現場

2015/09/22

LINE分享 FB分享

田中央在宜蘭市慶和橋畔加掛的「津梅棧道」解決了人行問題,搭配橋下設施與該宜蘭河段的綠化,整個改造為人性空間,是日本建築界多人稱許的作品。

宜蘭,給人的整體印象常是鄉村,人們來這兒旅行多半想住個民宿,在山水田間遊賞。其實,現在的宜蘭城市一面的建築風貌愈發多樣。因緣際會,各方建築師在這裡,和相對認真為未來計畫、積極任事的地方政府合作,在宜蘭城鎮中蓋起了各式特色公共建設。其中,駐守當地二十餘年的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群」的作品,可說「最宜蘭」。

因為,他們的作品往往無法以單一建築視之,建築周邊常有因一起區域思考而設計的步道、整理過的小巷、好走的天橋等。這就能將人自然帶進宜蘭「巷仔內」,享受溫暖的、混合農業風的城市生活。

特別一提的是,宜蘭市是台灣唯一還能辨認近圓形舊城牆線索的城市,城牆拆除之後原地成為馬路(即是舊城東、西、南、北路),至今未被改正拉直。為了讓宜蘭市舊城痕跡再現,田中央想出個妙方:將「楊士芳紀念林園」停車場往下挖,再以挖出土堆在一旁舊城遺址上,模擬做出城牆意象。

一個對的新建築,不會讓人忘記過去與相鄰的都市紋理。田中央的作品,向來提醒這件事。

不忘初衷走過二十年,田中央一邊做、一邊釐清,終於歸納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做都市設計時,在精神上(而非形體上)效仿「維管束」——這是植物莖、葉中的互連組織,能為母體輸導水分與養料等。如果將宜蘭比喻為一片葉子,田中央所做的就是創造葉面上的維管束,也就是那些無論大小、相互關聯的公共工程,來活絡這城市的成長。

很多人問黃聲遠,你們是如何說服宜蘭人接受這些新建築的?他的答案是:田中央從來沒有想要說服誰,只是聆聽使用者的需求。無論如何,實情是:當田中央蓋好一棟建築或規畫好一片區域之後,順勢改變街道樣貌,又反過來影響當地人的生活了。

總之,宜蘭城市風情已大不同,值得以田中央建築為中心,順著幾道「維管束」來趟深入之旅。沿途歇腳點、美食補給站處處,得過個夜才過癮呢。

現場一
宜蘭市「噹森林」周邊

日本TOTO企業一行人前兩年來到宜蘭市,遠遠看到火車站對面的「噹森林」時,其中的「間美術館」代表遠藤信行當下心裡想: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說它是建築又不是傳統樣式,是個仿森林的綠色鋼棚。從前這片地上全是攤販聚集、積非成是的違章。當這裡有機會更新、經費又不多,黃聲遠團隊的提案是:先做個棚子占住廣場,以免被亂開發,好讓人民自由使用。大棚子也最適合存在多雨的宜蘭。當人們覺得它好用、用久了,無論誰來執政,都很難再拆掉它了。

接著,出身宜蘭的圖文創作家幾米為它添了公共藝術裝置,呼應火車站意象,連著附近紅到不必多說、也是田中央設計的「幾米廣場」一起欣賞,更讓人流連忘返。幾米廣場對面還有座「童話公園」。別看它好像只有竹林與草地,其中秘藏宜蘭記憶。這片草原上本來有鐵路局宿舍,十四年前田中央建議拆除方式是:不要全部拆光,樹一定不能砍,至少保存一棟房子,一些地基、牆壁也適當留下。

一直等到今年初,田中央終於又有機會,投標成功這座公園的裝置藝術案。負責的建築師陳佑中說,當初留下、近路邊的地基,現在可以改為機車停車格界線,牆壁成為作家黃春明的兒童繪本插畫展示牆。小房子則成為能歇個腳的冰淇淋店,也讓宜蘭人有了回味這一區老屋的線索。離開童話公園,走過中山公園、中山路,就是購物區「新月廣場」。其實,它對面才是宜蘭最新、最潮之點:「宜蘭美術館」。

原來,這兒之前是台灣銀行,銀行將此舊館捐出換得容積率之後,在後方起了新大樓,原址就改為美術館。除了整修原有的典雅大門,田中央並在美術館舊城南路這一側,以宜蘭常見的溫室意象打造了全新入口與增建空間,俐落時髦。增建部分有著田中央一向的手法:讓所有人都能走上天台或屋頂,眺望宜蘭。

繼續往光復國小走,國小對面是宜蘭市排隊小吃「正常鮮肉小籠包」,國小校門一側則藏了幽靜的「九芎漾月」新護城河。這護城河所引之水,是清代就有的灌溉水圳,一路從山邊的員山鄉深溝社區綿延而經宜蘭市,再奔流至壯圍鄉出海。水質相對乾淨,只是在市區段被加蓋了,讓人忘了宜蘭市區也有這一段命脈。

說來宜蘭是台灣相當晚在傳統水圳上加蓋的縣市,因為公路需求增多,這些水道最後還是封起來了。田中央重塑水圳的手法是:將水自地下引出,在一旁平行多做一小段水道,搭配以傳統工法砌成的石牆河岸與一大群樹,成為有著親水步道的小公園。現在,傍晚到「九芎漾月」、「九芎流月」這些新護城河散步的人非常多,有時候會塞車了。有趣的是,在進行光復國小段的新護城河案時,他們甚至要向業主之一——國小學生簡報呢。

難得的是光復國小的老師早在十一年前,即邀請同學將護城河的未來畫下來、寫下來,表達對這段水圳開蓋的期待。直到三年前,宜蘭縣政府主導、田中央規畫的「維管束」計畫,終於向中央政府爭取到預算執行。圍牆去除,樹全數保留,還多出了自然教學的平台。光復國小小朋友的作業,美夢實現。

現場二
羅東鎮「羅東文化工場」周邊

這座超級大鋼棚早已是羅東的地標,宜蘭家庭日常的好去處。透光屋頂架上隨機放了些遮陽板子,人在下方彷彿置身貯木水池底端——林業是羅東起家的根本,木材是羅東人熟悉的語彙。大鋼棚前的不規則跑道區,建材用了許多深褐色、好保養的耐候性鋼材等,乍看有點年紀,自然到常讓人忘掉,這一區其實是羅東鎮的新建築。

說它新,也陸續蓋了十四年。不過,田中央為這座宜蘭縣的第二個文化中心,從頭就想好了大原則:和宜蘭火車站前、噹森林的策略相同,先來個大棚子占穩,以免土地被變更用途。而且這些大棚架也是地景參考線。

接著,展覽館要吊起來,文化市集則趴在地面。黃聲遠說,這是「認真把空間的中段空出來,不管誰執政,都不擋到四周互望的視線。」他解釋,田中央建築很注意「空白自主」這一點,最底層常常是留白的、可以穿越的。這會讓宜蘭人覺得,從這些建築中望出去仍是家鄉原來的風景,新建築並未強力侵犯傳統空間。包括因為要興建工場而取消的一段成功街,田中央也很細心的不將主體建築蓋在上頭,刻意隱形留下一道原來的成功街。羅東文化工場中的伏筆,還有預留將來讓每一個人平等上到最高層的屋頂、鳥瞰大宜蘭變遷的可能。

東京「間美術館」的遠藤信行看出追求獨立思考的黃聲遠,可以完全不理會什麼現代、後現代等等主義與樣式。他正是以羅東文化工場為例,認為它本身很有高科技感、技術感,創造力非常高。但是,這棟建築又能過到周邊社區,產生關係,「這才是建築應有的本質。」日本建築評論家小野田泰明也認為,田中央從很大到很小的案子,都能結合得很好,有一套能平衡「全體」與「部分」的方法論。「大型土木工程能做到這樣,這在建築中是很難的。」

在羅東文化工場這一區即可體會,超大尺度的大棚架與展覽館,如何與周邊友善又有意義的跑道與步道,大小結合。參與工場建設的田中央建築師郭黃謝堯說,在設計初期,田中央就已經將工場東方、成功國小周邊的道路規畫一起想進來。他們覺得,這一帶有些穿越社區的彎曲小路實在不需要拓寬、拉直,就已經夠用。不如保留它們,再一點一點利用各種標案、經費加強步道,維持人性尺度。

現在從羅東文化工場前跑道到成功國小區的散步路線,可說是「羅東小鎮文化廊道」的一部分。廊道其他路線田中央也持續努力爭取實踐,好讓它更完善。

現場三
宜蘭市「楊士芳紀念林園」周邊

楊士芳紀念林園是田中央老作品了。它運用了磚頭、木材、堆石牆、洗石子等建材與工法,都是宜蘭傳統民宅愛用元素,但整座建築已由田中央轉換為當代宜蘭「風土建築」。它的宜蘭元素,還有建物一旁重新堆高、種了一圈九芎林(「九芎城」為宜蘭市舊稱)的舊城牆意象,林園隱身其間,一整個秘密基地風格。

它的確是宜蘭市藏得最好的秘密之一。如果一位非宜蘭人知道在嘗完鄰近的、舊城北路上的名小吃「蒜味肉羹」、「北門綠豆沙」之後,轉來這兒走走,順遊一旁的縣定古蹟碧霞宮、鄂王里、社會福利館、津梅棧道,那懂得的宜蘭人應該會會心一笑。

說起楊士芳紀念林園所在地、非常有特色的鄂王里,田中央建築的出現與這社區的蛻變,老實說因果關係已分不清,因為鄂王社區本身也夠行。它位於舊城區,周圍民間信仰廟宇群聚,有非常多厲害的工藝匠師定居於此,寶藏豐富。當地子弟、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陳世強後來回鄉,和社區鄰居一起好好記錄了社區文史,還利用台灣電力公司提供的一面牆製作一整片磚雕,訴說在地百工故事。

穿過田中央曾整理環境的鄂王里光大巷,可達宜蘭縣「社會福利館」,這是田中央更早的作品。可以說它是鄰近小屋的堆疊垂直版,當初作設計時,田中央的建築師真的去量周邊傳統屋舍大小,再將這些住宅的尺度融入社福館這公家機關層層疊疊的碎形量體中。這不只是為了造型,社福館一層一層的屋簷,也是為了因應宜蘭多雨的天氣。用了這麼多年,社福館的牆壁少見雨痕。

接下來田中央還要挑戰社福館旁交通繁忙的金六結路與慶和橋。如何讓人安全愜意的度過路與橋,親近宜蘭河?人行天橋與外掛棧道,是田中央的解決方案。當然,這又是一場與各相關公家單位長期溝通、解讀法令的結果。田中央也想將這一段宜蘭河的水泥堤防改成綠色草坡,但是,一開始連在河川地種樹可都不行。那麼,先將防洪線整個填高、再種樹呢?先種一些活的水柳,也當成木樁來護岸,如何?田中央迂迴前進想辦法。如今,樹已成林,宜蘭河這一段變成優美中帶點野的河濱公園。

而田中央在這兒打造的、專屬行人與單車的「津梅棧道」,以輕鋼構低科技的附掛在原有的慶和橋旁,也不會威脅大樑與防洪線。走道窄一點,讓人相遇,燈暗一點,讓鳥兒仍可棲息。能走的人,可以從社福館這一端走到對岸農莊,那兒有古老的金同春圳,仍有人家來彎腰洗衣。想休息的人,中途可以鑽進橋下透空平台,以更親近的姿態賞河。

我們在這兒,遇見一位中學國文老師。他一人悠哉坐在划船器上,彷彿乘著河面一葉扁舟,輕讀古文,溫課。我在心中不免喟嘆:宜蘭當下好生活,帝力於我何有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