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買菜好用跑趴也行 超夯手提包

【復刻工業】台客袋

2015/08/18

  • 文字 / 施穎瑩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台中一間柑仔店,我發現一只迷你版的「台客袋」,塑膠材質、紅白條紋相間,售價不過四十元,便宜又好用。買回台北後,每個人看見都好奇詢問:「這不是小時候阿嬤用的嗎?」原來,這只袋子,竟可以勾起許多人過去共同的兒時記憶。

台客袋,是一只塑膠網袋,已有四十幾年歷史,在台客搖滾演唱會還被票選為最台的商品,並附以流行新名稱「台客袋」。

為了追尋這款阿嬤年代的台客袋來源,多方打聽,才找到它的身世之謎。從高鐵下車後,轉搭計程車來到台南後壁鄉,從台南教養院對面的一棵榕樹,進入後廍村,這個連計程車司機都無法衛星定位的地點,卻是隱藏著台灣過去的一段記憶。

村子裡破舊的屋簷下蹲坐在門口的阿嬤娓娓道出:「我年輕的時候,我們這裡(指後廍村)家家戶戶都在編『茄芷』袋子(編按:即現今台客袋)。」原來,這是當時農村家庭副業,後廍村,正是台灣「茄芷」出產的大本營。

早在光復前,一九二○年代,後廍村所有家庭婦女農閒時,即從事編織藺草袋子的副業,與台南學甲鎮、高雄岡山並列為全台三大編織藺草袋重鎮(大甲則是編帽子與草蓆)。

已經有八十八年歷史的永泰工業社,自日據時代開始就生產藺草袋,第二代傳人黃自和說出當年一段故事。

一九六○年代,當時台中縣豐原鎮一家塑膠原料廠,發展出一種以塑膠編織的提袋,以機器代替手工編織,但因利潤微薄,加上提袋的客戶通路,掌握在藺草袋商人手中,故後來這間原料廠商回歸到生產塑膠材料,轉讓後壁鄉的工廠負責編織塑膠袋子。

黃自和也趁著這股塑膠熱潮,自創「象王牌」轉型產銷塑膠提袋,以半自動機器編織再車縫,袋型仍沿用原來藺草袋的外型。最早台中塑膠原料廠商的原始設計,是將袋身的圖案設計成紅、白、藍、綠四色相間,每個顏色寬度一樣,但黃自和覺得白色容易髒,於是把白色部分變細,沿用至今。



而取名茄芷袋,是日語大型手提袋是直接用英文「LARGE(大)」外來語,音譯成台語稱為「茄芷仔」,但是賣到台北時,為避免台北人聽不懂,一律統稱為「茄芷袋」。

便宜又耐磨的茄芷袋,用來裝檳榔、水果、玉米、蒜頭、豆類等農產物,不怕磨損。當時全省種植薑的農民,都用這提袋裝薑,利用袋子的微細網孔,輕易把土與細沙擠出來。又可用來培育薑種,因為袋子的細網孔,既可保持溼度又能讓水分慢慢流出,澆水四到五天後就會發芽,再拿到田裡種植。

這股茄芷袋風潮,最風光時,黃自和的工廠一天最高紀錄可以生產三千個,三百六十五天都要開工,主要使用者是農民。台語俗諺說:「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就要背茄芷斗。」可見早期農業社會,「茄芷」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

但是後來台灣從農業社會步向工業社會,農民人數銳減,茄芷袋風光不再。直到六年前,農民也多改用紙箱裝貨,黃自和工廠的袋子產量更是下跌到一天不到八百個,一個星期開工四天、休息三天,他只好解散工人,改為家庭代工,有訂單才找人車縫。

而後廍村在一九七○年全盛時期有二十幾間茄芷袋工廠,也銳減剩三間(這也是目前全台灣唯三家茄芷袋製造商)。紅極一時的茄芷袋銷聲匿跡,很多人都以為停產。

從一雙鞋找到一個新商機

但黃自和並不氣餒,在最艱難的日子,四處拜訪各地農民,去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因應客戶的需求,自行開發蒜頭袋、蔥頭袋、金針花袋、樹苗袋等。

例如採摘金針花的農民,因為一般的茄芷袋口很軟,不易成形,干擾工作。於是他用黃色打包條纏繞三圈,加裝在袋口,增加其強度,方便農民把新鮮採摘的金針花輕易放入袋中,使用上更為方便。



三年前,台中一名賣帆布鞋的老闆找黃自和,請他設計一款迷你型的茄芷袋,大小剛好可以放入一雙鞋子,做為買鞋送袋。沒想到,造就了迷你茄芷袋的流行,最多一個月可以生產一萬個袋子。從台中、南部紅到台北,甚至在誠品書店、美麗華商圈也設有專櫃販售,茄芷袋重獲年輕人青睞,成為復古新時尚。

黃自和於是推出一系列的復刻版茄芷袋,針對年輕人,加入更多色系,從藍白、黃紅、紅白等顏色組合;尺碼選擇也增多,從最迷你的二號到二十號的超大號都有。「因為一個幾十元的袋子,如果有更多選擇性,就能刺激他們多買幾個。」

喜歡創新的黃自和,今年還特別推出有拉鍊、側背的款式,款式多變。三個月前,他還為南投仁愛鄉的客戶設計一款「樹苗栽培袋」,底部改為圓方形,方便花盆放置在袋中,終於接下這一萬個袋子的訂單。

我覺得,是黃自和的堅持與創意,塑膠茄芷袋才沒有隨時代變遷,消失在台灣人的記憶中。

*Original
問世:1967年
風光期:1967~1985年
復刻款:紅白藍綠四色相間
特色:台灣最早用塑膠做的提袋
價格:(小)50~60元/個、(中)60~80元/個、(大)80~100元/個

*台客袋創意秀
去年一個「我不只是塑膠袋」英文字樣的購物袋,在百貨公司讓上千名民眾搶得頭破血流。在台南菁寮,一名媽媽江雅琴,卻以在地台灣精神的台客袋,自行DIY做出新款式,如把袋子車縫打摺,做出立體效果,不失為創造傳統產業的新契機。(文‧施穎瑩)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