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兩岸第一 修相機大王

壞相機變新機,老鏡頭大復活

2015/08/18

  • 文字 / 施穎瑩
LINE分享 FB分享

在數位相機時代,很難想像,熱鬧的台北市復興南路巷弄內,一間連門牌號碼都找不到的五坪大店面,每天總有人拿著七老八十的徠卡(Leica)、哈蘇(Hasselblad)、甚至已停產的愛展能(Angenieux)鏡頭,團團圍住人稱基哥的黎文孜。

踏進基哥的店,左邊有張鑽床、右邊是車床,室內堆滿各種維修工具,他笑說:「我這裡什麼床都有,就是沒有睡覺的床。」

我們很快就遇到求救的客人。一名客人拿著哈蘇五○三相機表示快門按不下去。基哥拿到燈光下一看馬上指出「放太久齒輪生鏽」。但最大問題是對方自行在家先用不夠精細的起子,在拆卸時把螺絲頭表面給刮花。

基哥指出,各品牌相機為避免被模仿,往往開發專利零件,但玩老相機的粉絲,對於外殼的完美度要求極高,因此拆裝的工具就非常講究,三十幾年來他至少自製五十件以上,外形獨一無二的特殊工具。例如一般大鉗子開合角度夠大,但是前端不夠尖細,所以他自行加工磨細方便使用;尖嘴鉗改裝成鳥嘴鉗,方便拆裝不同角度的鏡頭。還有利用鐘表所使用的精密鑷子或耐磨有韌度的工業用電動起子,最適合用來修理相機。

基哥最令人佩服的,就是擁有起死回生的本領。今年十二月初,有位榮總醫師拿來一個價值兩千多美元的鏡頭,這是英國Taylor Hobson六○年代的產品,原用在拍電影的攝影機,可拍出更銳利清晰的畫面,這醫師想將它裝到相機上使用。

問題是,這鏡頭的對焦環直徑達六吋,是一般相機鏡頭對焦環的兩倍大,得先將鏡頭從原來的對焦環拆下,改裝到相機用的對焦環上。拆鏡頭時,為求毫髮無傷,基哥最後想出用火槍的熱力慢慢燒熔附著在鏡頭的AB膠。

接著,他先找來他廠的對焦環加以改裝,重新車出螺蚊,讓對焦環能和鏡頭吻合。其中巧妙在於車工要精密、配合光學準確性,讓鏡頭裝到機身後不歪斜,光軸才不會跑掉,拍出來的影像保持銳利。



一旁的客人豎起大拇指稱讚基哥是兩岸三地的相機奇葩:「對焦環吻合精準度幾近原廠標準,即使拆裝一、兩萬次,都不會受損或卡死。」改好的鏡頭,基哥還特別設計為萬用接環,可套用任何機械相機或數位相機。

在場的一名報社攝影記者,馬上將這個鏡頭裝到最新款的佳能5D MARKII數位相機上,試拍後表示影像清晰度、層次感都太棒了,這款老電影鏡頭,成為他未來最想擁有的獵物。

基哥可說是收藏老相機界的傳奇人物,本是香港人的他,二十多年前隻身來台灣開創事業。從小看著爸爸跟四位舅舅修理相機,當時全香港只有五間修理相機店,他的家族就占了四間。

後來他與堂哥合夥開店修理相機,從沒有零件、相機組裝圖,慢慢摸索和累積經驗,到現在一眼就能判斷故障原因,還能自製接環、改裝零件、利用特殊管道從國外找到原廠零件,功夫之精密與速度,往往比運回原廠送修還要更好更快。

原本要被淘汰的機種,在基哥巧手下又有了新生命,慣用數位相機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老相機的執迷。但當他們拿出一張張能拍出銅像金屬質感、逆光也能表現遠近層次分明的雪景照片時,其畫面的清晰、銳利、飽和感,或許要有五千萬畫素的數位相機才有資格相提並論。

我終能理解,為何每位進出的客人,都把基哥當神崇拜!

*大王如是說!

1當修理費高於原始購機費時,須考慮會不會常使用,否則最好是把外表清理乾淨後,當作紀念性裝飾品擺放。

2當相機損壞時,切勿強行使用一般工具打開機身或鏡頭,容易拉斷線路、弄毀螺絲、或無法組裝回去,應交給專業師傅檢查。(文‧施穎瑩)

修相機大王》黎文孜

年齡:1955年生
修理資歷:33年
專長:專修骨董相機、鏡頭如徠卡、哈蘇
絕活:自製零件如對焦環,也可將電影用的鏡頭改裝用於機械或數位相機。

大王哪裡找?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22巷10之8號1樓
電話:02-2773-2970
營業時間:1600~2000(週日公休)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