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專賣糖水的老店玉葉甜品隔壁是酒吧場景藝術塗鴉。

現在來香港,可以嘗試穿旗袍走在缽典乍街的石板路上。

活現香港導覽員帶我街頭散步,拿出老照片比對具有170年歷史的文武廟,廟裡垂掛的塔香長燃不熄。

穿旗袍逛香港,遇見老故事與潮塗鴉

2017/08/10

LINE分享 FB分享

一般人對於香港中環的印象,是金融區摩天大樓形塑的天際線,是深夜蘭桂坊的喇叭重低音與人聲喧譁。但中環不僅止於此。中與西、古與今,在此地交會。盛夏,我們從香港的歷史起點出發,著旗袍和唐裝穿越時空,徹底走逛老香港。

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導覽員林美紅和我們相約在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碰面。約在這兒是有意義的,從英文街名「占領」之意可見端倪。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英國海軍在此登陸,隔天,就在西面小山丘舉行升旗禮。當時香港只是個小漁村,水坑口是片荒地。英軍旗幟升起,正式開啟香港長達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地歷史。

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開埠,維多利亞港成為中西貿易重要轉口港,吸引大批華人來港討生活,多聚居於太平山街一帶。從水坑口街往上走,沿著太平山街的階梯,短短三百公尺,幾步一座廟宇,包括太歲廟、水月宮與觀音堂,以及隱藏於巷弄的福德宮。

其中一八五六年建成的廣福義祠,因已故藝人張國榮曾來此祈求姻緣而聲名大譟。這座朱紅色廟宇又名「百姓廟」,曾安放許多華人的靈位。過去華人多從事採石與碎石工作,危險性高,許多人客死異鄉。「他們的父母飄洋過海來尋找,從一座座寫著名字與省分的牌位,找到兒子,」林美紅說,「這是遊魂安息的地方。」

拾級而下,位於荷李活道的文武廟,香火同樣鼎盛。香港開埠初期,尚未全面引入英國法令,法院保有「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方式,由宣誓人跪在神像面前進行,表示供詞絕無虛假。當時便指定要在文武廟宣誓,顯見該廟崇高社會地位。如今,這獨特的民間習俗已走入歷史,文武廟已被高樓大廈包圍,廟裡塔香依舊迴旋而上。

歷史不至於讓這趟中環散步之旅顯得沉重。原因之一,或許是街頭塗鴉穿插於老建築與小店牆壁,新潮與懷舊頓時交融。走在荷李活道街頭,韓國塗鴉創作人Xeva以招牌的「切割繪法」,讓李小龍在牆上活靈活現。百年歷史的玉葉甜品仍以大排檔形式經營,壁畫背景卻是酒吧,充滿趣味衝突。

我們找到一個玩賞香港街頭藝術更好的方式——穿著旗袍街拍。旗袍店嫣裳記創辦人翁婷婷(Ding)是八○後女生,學的是服裝設計。她思索,造訪日本能試穿和服、韓國能租借韓服,那麼香港呢?於是開起旗袍店,讓旅客能租一天旗袍,變身《花樣年華》的張曼玉。

店裡旗袍近二百件,有許多幾何圖案、花樣與條紋款式,沒有過於俗豔的刺龍繡鳳,還有少數男士唐裝。翁婷婷一看顧客身型與風格,就能挑出適合的款式,還搭配配件與妝髮。穿上旗袍遊逛中環街頭,不由得挺起身子,動作也不禁優雅。許多旅客穿著旗袍,腳卻踩球鞋,街頭塗鴉成了絕佳背景,意外合拍。

中環是認識香港的起點,也是新舊香港的精華濃縮。換個角度認識香港,第一次發現,不再被高樓大廈與快速步調壓迫席捲,小小舊城,活力在此迸發。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