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繞遠路的風景 比直達車有趣多了

國小教師的親子鐵道遊

2016/12/08

  • 文字 / 吳安哲
  • 攝影 / 韓承燁(人物)
  • 圖片提供 / 蕭裕奇
LINE分享 FB分享

台北市修德國小教師,同時也是親子旅遊作家跟百萬人氣旅遊部落客「二十五度C的空白」的蕭裕奇認為:「搭乘南迴線鐵路,從枋寮坐到台東。那裡有目前唯一還在行駛的柴油普快火車。車窗是可以打開的,你會看見窗外就是台灣海峽,沿途穿越中央山脈,經過無數的山洞,最後就會看到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接著,火車就在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悠遊行駛。」

曾推出《癒。旅。京都》、《寂靜。京都。台東》以及最新的《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等旅遊著作的蕭裕奇,在以親子共遊為寫作主題前,旅遊重心一直是在台東與京都,並以寂靜且療癒的角度深度書寫這兩地,甚至發覺一股共通的自慢味道,決定以創新筆觸描寫兩地相映成趣之處。「享受台東最棒的方式就是什麼都不做,這是選擇以『緩慢』為主題的原因。念兒童文學研究所時,我在台東待了四年,真的覺得台灣人對於台東認識太少,於是開始寫部落格介紹台東的人文。」

為孩子改變旅行方式

每個人的旅行計畫在結婚之後,或多或少都會起了變化,對於蕭裕奇來說也是。他說單身的時候,可以一個人自在旅行,就算孤獨也不用迎合他人,「有了家庭之後,妥協也未必不好。就是得把孤獨旅行的習慣關掉,或拋到腦後。」一個人獨自完成旅行或許自在,或許能成長,不過旅行的美好若是有人能一起共享,甚至促進彼此成長,不就顯得更有意義。

尤其是在他的孩子洋洋出生後,旅行的意義有了重大改變。洋洋在三歲時,被醫生評估為發展遲緩兒。蕭裕奇回憶,第一次帶洋洋坐捷運,洋洋完全被捷運那股行進感給吸引,即便到了目的地也遲遲不肯下車。坐公車時,更是只挑自己喜歡或熟悉的號碼才肯上車,身為父親的蕭裕奇只能順著他,即便那班車是回家最遠的路線。「如果乘坐他不喜歡的公車,他就會在車上尖叫,甚至失控。帶著洋洋出門,永遠無法安排目的地,只能漫無目的遊走,搭上一輛又一輛不認識的公車。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就這樣被困在山上,無法下山。」

身為小學教師的蕭裕奇知道,如果能給自己孩子多認識一些他不熟悉的交通工具,先建立對各種交通工具的信任感,說不定有助於讓他對陌生事物提早做好心理準備。

本身就是一位不折不扣鐵道迷的他,便決定先帶孩子認識火車。除了單純的紙上導覽,他還親自帶著孩子坐上火車,以最實際、最直接的方式來認識火車,這才意外發現孩子對於火車有著敏銳的辨別能力。蕭裕奇說,有次全家一同到彰化知名景點──扇形車庫,孩子竟能出人意料的辨別出老火車輪框上一個極為細小的方形元件,竟與台北捷運輪框上所使用的是一樣的。「他也變成了鐵道迷。我後來很多旅程,全是為了洋洋而出發。」

沿著軌道上地理課

親子鐵道旅遊,自此就成了蕭裕奇的旅行重心,但他們父子倆只乘坐區間車,只去復古的老車站。為何選擇以一站一站的緩慢方式?又是一次深刻體驗教會了他。那次,蕭裕奇原本興高采烈的帶著孩子乘坐行駛於花東的光華號列車(編按:目前已退役),可能因是洋洋第一次乘坐光華號,先前對這個車種並不認識,在車上洋洋的情緒再次完全失控。從此蕭裕奇學會了在帶孩子坐不熟悉的火車前,一定要先給他看過火車圖鑑,建立熟悉感,這也意味著只能以一款車種接著一款車種的漸進方式,帶孩子來搭乘與認識火車。

「於是,我又回到了緩慢旅行的路線。現在家裡最多的童書就屬火車圖鑑。我們只坐區間車,帶他認識車站。我喜歡看洋洋驚喜的表情。」蕭裕奇說,藉由帶孩子一同出遊、一同認識火車的過程,他再一次意外發現:孩子開始懂得提問題、記車站站名以及觀察車體結構,使得洋洋在語言學習上大幅躍進,發展快速。對於身為父親的蕭裕奇,一趟趟的親子共學鐵道之旅,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一般人很少去的迷人小車站,帶著一顆曾經被京都啟蒙的心,去體會與感受台灣各地老街風華,與孩子一同享受老景點背後的燦爛過往。如果說旅行會讓人成長,蕭家父子則是最佳的寫照。

或許對一般人而言,一趟旅程最重要的,莫過於以最便捷方式到達目的地。不過對於蕭裕奇一家人,由於洋洋對交通工具的特殊喜好與敏感,使得每趟旅途反而最是急不得,得一步步學習與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過程」變得比「目的地」更重要,交通工具往往成了旅行的重心。好比從南港出發前往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多數人可能選擇一班火車可以直達的小旅行,但蕭裕奇卻會帶著孩子先搭北迴線電聯車到八堵,然後轉搭鐵道迷心中暱稱為「阿福號」的台鐵EMU700型電聯車前往基隆,再從基隆車站轉搭基隆客運到海科館;而回程也同樣曲折,從基隆海科館坐深澳線到瑞芳站,再從瑞芳轉搭北迴線到八堵站,再等候微笑號EMU800回到南港。一趟下來,力求設計出讓孩子充滿享受與驚喜的火車路線,那是屬於他們家獨一無二的旅程。

在迷人的森林軌道上,洋洋與母親牽著手,一步步踏尋火車曾經駛經的路徑。


遺世獨立的小火車站是必造訪的景點,蕭裕奇用相機記錄火車進站的瞬間。


一張張區間車車票,記錄著洋洋鐵道學習軌跡。


小小車掌:高雄駁二特區的哈瑪星小火車。


洋洋開心的在西門町西本願寺的日式茶屋前留影。


蕭裕奇形容,嶺腳車站有著全台最優美的月台彎道。


信手補捉的車站風景,隨著四季變化有著不同姿態。

最無聊卻是最享受

「在別人眼中這樣或許無聊,但這就是建立出對自己有獨特意義的親子旅行。自己走過的路,永遠不會忘記。」蕭裕奇如此形容。就像單純為了讓孩子體驗搭乘航廈電車,父子倆選擇以公車轉乘捷運,捷運再轉火車,火車再接高鐵,高鐵再轉搭公車,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後,才搭上接駁出入境旅客來回於一、二航廈的航廈電車。

由於蕭裕奇擁有其他小學教師所沒有的特殊旅行經歷,回到小學課堂上,他能以更生動活潑的方式與學生暢談閱讀與旅行。他替學生舉辦旅行書展、設計閱讀旅行護照,還邀請旅行作家手繪旅行景點,甚至歡迎家長參與,一起來布置旅行書展與擔任學生闖關的關主。「台北的小孩對於鄉間的認識太少了,我上課時,都教學生要多坐電聯車,說像新北雙溪的牡丹站,軌道有獨特的傾斜彎道設計,望著火車進站時可以看到很美的弧線。」蕭裕奇便是如此不吝於與學生分享生活,講旅行、講世界上發生的事,以及親子一起共遊的故事。

西本願寺最具代表性的鐘樓,別有一番日式情調。

蕭裕奇也會帶著洋洋走訪全台各地老建築,圖為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日式澡堂。

至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旅行時見到的雕塑作品。

新竹關西石店子69有機書店,父子曾來此處挖寶。

小檔案_蕭裕奇

現職:台北市修德國小教師
經歷:《癒。旅。京都》、《寂靜。京都。台東》、《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作者
生活成績單:百萬人氣旅遊部落客「25度c的空白」;台灣鐵道達人;將旅遊經驗融入教學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