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食物設計

可吃的煙火? 時尚蛋糕帽? 用設計喚醒對食物的新思考

2016/09/15

LINE分享 FB分享

人類每日三餐進食得以維生,開心時吃大餐慶祝,無聊時買零食獎勵自己,也許很少思考到食物所代表的文化、環境、歷史甚或思想上的意義。每一口食物,從營養、食器、廚具、推廣、生產、農業到銷售,其實都充滿著設計。尤其二十一世紀,面對工業化、動物基本權益、以及蜜蜂大量死亡,或是肥胖等影響深遠的問題,我們為何吃?怎麼吃?食物如何被生產和消費?「食物」本身以及與其相關的議題越加迫切。

食物設計是近年備受矚目的話題。二○一四年,荷蘭知名設計學府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延請食物設計師瑪莉葉‧弗格桑(Marije Vogelzang),成立了世界第一個食物設計學院Food Non Food,二○一五年,「食物」成為米蘭世博的主題。而早在九○年代即投身食物設計的先鋒——西班牙設計師馬蒂‧古席(Martí Guixé) 也於同年與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師史蒂凡諾‧喬凡諾尼(Stefano Giovannoni)合力為義大利第一所設計學府——米蘭工業設計學院(Scuola Politecnica di Design)開設食物設計碩士學位課程,同類型課程現已推展至法國、比利時、紐西蘭等國家,另外還有定期舉行的食物設計論壇,足以證明食物設計開始被重視、被需求。

但我們得搞清楚,食物設計絕非坊間常見的分子料理或創意烹飪,由廚師負責透過色、香、味傳達食物的味覺與感官享受。更具體的說,食物設計師是將食物視為傳遞訊息的工具,致力開創一套符合現代生活型態的飲食系統,甚至改變人的行為和觀念,帶來反思批判,進一步提升生活。

食物設計師常與廚師、營養師合作,結合眾人專業,研究作品的可行性。可別以為食物設計一定是沉悶的,像馬蒂‧古席就擅長以幽默角度切入,比方無須舉杯卻可產生醉意的煙霧琴湯尼(Gin Tonic)酒吧;藏著種子的橘子口味棒棒糖,吃完在花園中吐出種子,將來就能長出一棵橘子樹,皆饒富趣味。二○一五年米蘭家具展的會外展區,埃因霍芬設計學院食物設計系第一屆學生展覽,更大膽以「Eat Shit」(吃屎)為題,探討「吃/拉」之間的微妙關係。

如今,這股國際思潮亦吹向台灣,在今年世界設計之都系列活動中,WDC國際設計合作計畫的提案之一:「The Food Project」即聚焦食物設計,由王艾莉設計公司(Alice Wang Design)策畫、邀請國際知名食物設計師參與討論,並發表改造台灣小吃的創作。台灣向來以美食為傲,也該是時候大家一起思索,除了注重好吃好看以外,未來應如何與食物建立更美好、更長久的關係。

【延伸閱讀】

●食物永續設計》把吃的真相搬到眼前
建築師夫妻Sonja Stummerer &Martin Hablesreiter以Honey & Bunny之名發表各種趣味食物展演,代表作之一,食物永續設計(Food Sustainable Design),將空間布置成食物超市,食物依與產地距離、如何包裝以及製造時所消耗的資源排列,引發點餐時的思考,由夫妻倆主持,並邀請科學家在過程中辯證食物的真正價值。

●共生》以食物表現台灣文化
今年9月參加倫敦設計雙年展的台灣團隊,以「Eatopia:修龍(相撞)」之名前進,透過食物設計探討新舊文化融合過程中所產生不同價值的碰撞。創作之一「共生」探討眾多移工移民雖提供了大量勞力,但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接觸面卻極小的狀態。

●時尚與蛋糕》把甜點當帽子?
來自柏林的Kristiane Kegelmann擅長透過糕點雕塑挑戰固有想像:為何甜點看起來都差不多?為何我們吃甜點的方式總是一樣?她的作品經常與時尚結合,創造出顛覆視覺,能穿戴又味美的甜點,蛋糕變成衣著打扮,有何不可?   

●共享餐》重溫分享的快樂
瑪莉葉‧弗格桑於2014年在荷蘭成立世界首座食物設計學院Food Non Food,她自稱進食設計師(Eating Designer),重視人與食物的互動,及食物所牽動的記憶和情緒,代表作「共享餐」(Sharing Dinner),以巨大白布遮住參加者衣著,讓大家專注於對方的表情,以及拉動白布時彼此相連的感受。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