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活色生香,上海弄堂

2015/10/22

  • 文字 / 陳丹燕
LINE分享 FB分享

在過去,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弄堂裡。

走進上海人的弄堂裡,才算得上是開始看上海的生活,商業大街、燈紅酒綠、人人體面後面的生活。上海人愛面子,走在商店裡、飯店裡、酒吧裡、公園裡,個個看上去豐衣足食,可弄堂裡就不一樣了。

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傳出來燉雞的香氣;有陽光的地方,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仔細的看,就認出來這是今年大街上時髦的式樣;在外頭時髦的小姐,在弄堂裡則穿了一件縮了水的舊毛衣,在後門洗頭髮;還有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的敲著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他們一起罵如今鞋子的品質和那賣次品鞋子的奸商。

十九世紀五○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國人為了掙到中國難民的錢,一八七二年在外灘附近有了第一條叫「興仁里」的上海弄堂開始,按照倫敦工業區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發端。弄堂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大到就像飯店裡大廚子用的桌布一樣,五味俱全。從前被外國人劃了許多塊,一塊做法國租界,一塊做英國租界,留下一塊做上海老城廂……,而住在不同區域裡面的人,仔細的看,就看出了德國人的板,法國人的媚,波蘭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臉相。

不過每個上海的弄堂總是不會有絕望的情緒的。小小的陽台上曬著家製乾菜、剛買來的黃豆,背陰的北面亭子間窗下,掛著自家用上好的鮮肉醃的鹹肉,放了花椒的,上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裡嘩嘩的響。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的寶石花。

就是在最動亂的時候,弄堂裡的生活還是有序的進行著。這裡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著市井的道德觀,不喜歡任何激進,可也並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只是中規中矩的過自己的日子。

小檔案_陳丹燕

上海人,多部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她的《一個女孩》德文譯本《九生》被德國之聲電台選為最佳童書、德國青少年評為金色的書蟲獎、奧地利國家青少年讀物金獎;散文集《上海的風花雪月》,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