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夏威夷當地的音樂舞蹈課程,女孩們正在學習烏克麗麗和呼拉舞。(圖片來源:夏威夷觀光局提供)
夏威夷當地的音樂舞蹈課程,女孩們正在學習烏克麗麗和呼拉舞。(圖片來源:夏威夷觀光局提供)

股神到披頭四都愛的抒壓小樂器!前進美國夏威夷,尋找烏克麗麗風靡世界之謎

2015/10/01

LINE分享 FB分享

貓王(Elvis Aaron Presley)、披頭四(The Beatles)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都喜歡彈奏什麼樂器?不是吉他。答案是:烏克麗麗。

若要選一首近年烏克麗麗神曲,那絕對是〈Lava〉。今年,皮克斯賣座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播映前短片《熔岩熱戀》(Lava)的主題曲,掀起烏克麗麗玩家學習浪潮。火山「烏克」獨自挺立海洋中,看著海龜出雙入對,孤單唱出心聲。故事最後,他終於和從海底噴發的另一座火山「麗麗」相遇,合而為一成一座「阿囉哈(Aloha)」島。

故事的設定場景,正是在烏克麗麗的發源地:美國夏威夷。《熔岩熱戀》的編導墨菲(James Ford Murphy)當初在夏威夷度蜜月,汲取了這個可愛故事的創作靈感。刷著簡單的烏克麗麗和弦,彷彿遁入迷人的熱帶島嶼。

烏克麗麗的意思是「跳蚤」?

alive這回跟著琴聲,前往夏威夷,展開一場烏克麗麗尋根之旅。隨「愛之船檀香山之星號」黃昏出海,粉紅的落日餘暉,灑在海平面上,女士跳著迎賓的呼拉舞,男士拾起烏克麗麗,彈奏輕柔的夏威夷音樂。鏡頭轉到皇家夏威夷劇院(Royal Hawaiian Theater),上演貓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等流行音樂巨星的模仿秀,中間的穿插表演中,竟也可聽見樂團中的烏克麗麗。

我發現,在夏威夷,烏克麗麗的存在是全面滲入日常生活裡。走進購物商場、打開廣播,你並沒有意識到烏克麗麗的背景音樂,但它就這樣一丁一點的沁入,舒服極了。真要刻意尋找,這才發現,原來身邊都是烏克麗麗。

每位夏威夷人在國小四年級時,都要在學校學習烏克麗麗。「烏克麗麗很閒適、很鬆,和我們(夏威夷人)很契合,」烏克麗麗知名品牌KoAloha副社長保羅大上(Paul Okami)說,「現在如果隨意選擇10位夏威夷人家庭拜訪,你或許會在9個家庭中,皆找到一把以上的烏克麗麗。烏克麗麗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呼吸或食物一樣。」

其實,烏克麗麗最早的原型,來自於葡萄牙。19世紀,葡萄牙移民帶著家鄉樂器來到夏威夷。彈奏者在琴板上快速移動的手指,很像跳躍的跳蚤,而在夏威夷語中,uku為跳蚤,lele為跳躍之意,因此命名為烏克麗麗(ukulele)。這是一份葡萄牙給夏威夷的禮物,夏威夷人開始用當地獨有的寇阿相思樹(Koa)製作烏克麗麗。寇阿相思樹是製作烏克麗麗最頂級的木材,音色明亮溫潤,火焰般的木紋紋理又美觀。從此,烏克麗麗與夏威夷的文化無法分離。

烏克麗麗給我最深刻的感覺是,家的旋律。人稱「烏克麗麗之神」、日裔美籍演奏家傑克島袋(Jake Shimabukuro)生平第一把烏克麗麗,是4歲時,母親把琴輕柔的交到他手上,教他刷第一個和弦。這把出產自Kamaka的琴,是母親少女時代擁有的。「我很溫柔對待它、尊敬它。當我還是小孩時,我每天玩烏克麗麗6到7個小時,這是我最喜歡的事情。」傑克島袋接受alive專訪時表示。

傑克島袋彈奏技巧華麗,被媒體讚為烏克麗麗界的Jimi Hendrix(吉他之神)。《紐約時報》稱他烏克麗麗大師,《華爾街日報》說「他的烏克麗麗會著火」。(圖片來源:傑克島袋提供)

傑克島袋彈奏技巧華麗,被媒體讚為烏克麗麗界的Jimi Hendrix(吉他之神)。《紐約時報》稱他烏克麗麗大師,《華爾街日報》說「他的烏克麗麗會著火」。(圖片來源:傑克島袋提供)

10歲時,傑克的父母離異。母親為了撫養兩個兒子,每天兼兩、三份工作,忙到半夜凌晨才回家。和母親聚少離多,每當想念母親時,傑克便彈起烏克麗麗,好似母親就在身旁。「烏克麗麗給我家的感覺,」傑克說,「它的音程只有兩個8度,沒有低音,對我來說,就像孩童的歡笑聲,永遠帶給人快樂。」

傑克16歲時,存下打工積蓄,向Kamaka訂製了一把專屬於自己的烏克麗麗。對卡馬卡(Kamaka)家族來說,烏克麗麗不僅只是謀生的工具,更是傳承四代的家族技藝。卡馬卡家族成員謹記已故創辦人山姆(Samuel Kamaka Sr.)的祖訓:「如果你以家族之名製作東西,就不要製成垃圾!」

全球最老工坊「Kamaka烏克麗麗專賣店」,一窺製琴工藝

9月底,alive前往Kamaka烏克麗麗專賣店兼工坊一探究竟。這家位於檀香山南街的小店並不起眼,看上去較一般樂器專賣店陳舊許多。但,它可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烏克麗麗品牌,創立於1916年,明年將迎接百週年紀念。

許多喜愛烏克麗麗與夏威夷的日本觀光客專程來朝聖。alive現場加入第二代傳人、現任副社長老弗雷德(Fred Kamaka Sr.)的解說行程。在場約10位觀光客,七成以上為日本女性。一位日本旅人興奮的與老弗雷德合照:「我現在正在學烏克麗麗,彈的就是Kamaka的琴噢。」

這天,正好是老弗雷德91歲生日。他聲如洪鐘,顯得心情極佳。「1930年代,在場的,有人活著嗎?如果你們那時候來我爸的店,一把烏克麗麗5美元。」如今,Kamaka已經是烏克麗麗界的高端品牌,一把為專業演奏者訂製的烏克麗麗,要價約3000美元(約合新台幣9萬9000元)。

Kamaka第二代傳人老弗雷彈奏烏克麗麗。(攝影:Carlton Chong)

Kamaka第二代傳人老弗雷彈奏烏克麗麗。(攝影:Carlton Chong)

4歲時就進工坊,和父親一起工作,老弗雷德解釋,父親是個完美主義者,只要烏克麗麗有一丁點缺失,就不會賣出去。Kamaka有15個工作站,一把烏克麗麗經過進料、選材、裁切、打磨、組裝、上漆、風乾到調音等流程,約花費10天才能誕生。

光是在打磨環節,工匠以磨砂紙悉心磨平琴面,前後約5次。老弗雷德拿出磨好的琴面讓我們伸手一摸,表面已變得光滑許多。和一般烏克麗麗工坊的製作相比,Kamaka並無特殊秘訣。它至今屹立不搖的原因之一在於,勇於當個開拓者。

烏克麗麗的製作過程,需經過刨切、塑形。(攝影:Carlton Chong)

烏克麗麗的製作過程,需經過刨切、塑形。(攝影:Carlton Chong)

1926年,山姆希望為烏克麗麗創造更圓潤的聲音,製作稍大型的琴體,琴體似卵型。隔壁的藝術家一看,認為像極了夏威夷盛產的鳳梨,於是便在琴盒上繪製鳳梨圖案,成為「鳳梨烏克麗麗」的始祖。

1955年,山姆更率先雇用兩位聽障者擔任工匠。這在當時並不容易,由於聽不見聲音,他們得用其他感官感受所製作的琴。

最後完成出產的烏克麗麗,每一把都鑲嵌著Kamaka的字樣。(攝影:Carlton Chong)

最後完成出產的烏克麗麗,每一把都鑲嵌著Kamaka的字樣。(攝影:Carlton Chong)

營業經理小弗雷德(Fred Kamaka Jr.)一邊像敲西瓜般輕彈烏克麗麗琴盒,一邊解釋:「他們用手指感受烏克麗麗的飽滿度,得知琴的品質。」這兩位工匠在Kamaka工作近50年。

我發現,夏威夷製作烏克麗麗技藝之所以精湛,除了歷史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夏威夷如此欣然擁抱異質文化,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孕育出一股療癒力量。

日裔美籍父子檔打造KoAloha,用日本的魂在夏威夷生根

就像另一個烏克麗麗品牌KoAloha創辦人艾文大上(Alvin Okami)和保羅大上(Paul Okami)這對日裔美籍父子檔,已在夏威夷生根多代。夏威夷是他們的家,日本也是。

仔細看KoAloha每一把烏克麗麗的音孔,和其他品牌相較之下,較為寬扁。「這個形狀像不像一個日本飯糰?」保羅笑著說。

對KoAloha的大上父子檔,烏克麗麗已扎根於他們的生活中。(攝影:Carlton Chong)

對KoAloha的大上父子檔,烏克麗麗已扎根於他們的生活中。(攝影:Carlton Chong)

2011年日本海嘯,他們特別設計一款4號烏克麗麗,將音孔變成日本國旗的形狀,結合日語「加油(がんばって)」和英文的「烏克麗麗(ukulele)」,成為「加油烏克麗麗(gan-ba-lele)」。這些烏克麗麗的銷售所得全捐至災區,保羅說:「我們想透過烏克麗麗傳達:永遠不要放棄。」

「烏克麗麗如此獨特美好,讓人們不須成為一位專業音樂家,都可輕易拾起一件樂器,」傑克島袋說。簡單來說,烏克麗麗有四種尺寸,分別為高音(Soprano)、中音(Concert)、次中音(Tenor)和低音(Baritone)。尺寸越大,聲音越低。對一般初學者來說,小巧的高音烏克麗麗已足夠。

工坊七位職人有不同分工,歷經300多個步驟,將烏克麗麗依序組裝完整。(攝影:Carlton Chong)

工坊七位職人有不同分工,歷經300多個步驟,將烏克麗麗依序組裝完整。(攝影:Carlton Chong)

和六弦的吉他相比,烏克麗麗只有四弦,弦也較輕細,容易練習和弦。由於體型小,也適合小孩子握玩。「我不用幫我的烏克麗麗再買一個機位,只要放在座位下方,」傑克說,「這太棒了,我可以輕易帶它去任何地方!」

帶著一把烏克麗麗,傑克變換著夏威夷傳統、搖滾、流行、古典等不同音樂類型,在各地旅行,登上世界舞台。而我,從夏威夷帶回一把烏克麗麗,記錄這一趟烏克麗麗文化與工藝之旅,也帶回些許夏威夷的海味與陽光。

〈美國五大音樂季〉

德州奧斯汀/極限音樂節/10月:無極限的音樂狂歡盛會

奧斯汀極限音樂節(Austin City Limits Music Festival )每年十月在奧斯汀的席爾科公園(Ziker Park)舉辦。這是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季,來自各地和當地的樂團盡情展現搖滾樂、鄉村音樂、爵士樂、民謠、流行與嘻哈等多元音樂類型。

紐奧良/爵士音樂節/4月:前進爵士樂發源地

若是爵士迷,畢生應到發源地紐奧良朝聖。紐奧良爵士音樂節(New Orleans Jazz and Heritage Festival )每年四月下旬舉辦,邊聽爵士樂還可品嘗紐奧良和路易西安那州傳統美食。12座表演舞台可聽見藍調、民謠、搖滾樂與饒舌樂等。去年陣容包括艾爾頓強(Elton John)和女神卡卡(Lady Gaga)。

芝加哥/藍調音樂節/6月:占領世界藍調之都

每年6月的芝加哥藍調音樂節(Chicago Blues Festival),超過50萬名藍調音樂粉絲占領格蘭特公園(Grant Park),宣示芝加哥為世界藍調之都。邦妮瑞特(Bonnie Raitt) 、雷查爾斯(Ray Charles)等明星曾獻聲演出。

德拉瓦州多佛/Firefly音樂季/6月:支持音樂更響應環保

Firefly Music Festival於美國德拉瓦州多佛舉行,今年有保羅麥卡尼 (Paul McCartney)、里昂王族樂團 (King of Leon) 等共同演出。除了表演外,音樂季推行環保與永續環境議題,提供參加樂迷線上購票時,資助減碳計畫團體,並在音樂季力行垃圾減量等環保措施。

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7月:全球最大烏克麗麗競技場

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 (Ukulele Festival Hawaii)是全球規模最大、展現烏克麗麗琴藝的狂歡嘉年華,每年7月於卡庇奧拉尼公園 (Kapiolani Park)舉行。創辦人Roy Sakuma希望告訴人們,烏克麗麗不只是一件做為背景音樂的節奏樂器,也是能展現精湛技藝的獨奏樂器。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