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讀史書 建築師找回設計原點

李瑋珉VS.藝術史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建築師李瑋的新近作品喜瑞飯店,有方正的俐落線條,和各種不同材質搭配起來的白色內裝,受到亞洲時代週刊《TIME》的注意與好評:「當地的設計天才(李瑋),才是創造這城市少數真正時髦飯店的功臣」。在兩岸以極簡風格聞名的李瑋,如此形容建築:「建築,是靜止的歷史。」

很難想像,如今談起建築充滿熱情的他,大學選擇念建築時,卻覺得這真是乏味極了。要不是他碰觸了藝術史的話……

蔣勳引他愛上藝術史

本來一直想當新聞記者的李瑋,因為父母親怕他會有類似柏楊的遭遇,勸他「就算老老實實的去蓋馬路都好。」他只好選念建築。但當時台灣沒有好房子,建築實在很無聊,比較像回事的,也只有國父紀念館,真的跟學蓋馬路沒有什麼兩樣。直到大五,他還是吊兒郎當,還批評:「建築師根本是資本主義的走狗」。

直到認識美學大師蔣勳。

原本李瑋最不愛看唐代的那種胖胖的標準美女。蔣勳卻說,唐代在歷史上物產空前富饒,有那樣體態,代表著富裕的安全感,在當時人的眼中,當然美。李瑋仔細想想,好像挺有道理的嘛。

商周青銅器以前也總讓李瑋打瞌睡,蔣勳又跟他說,許多青銅器是祭拜用的器具,斛口的角度,是依據商人敬天的態度而決定,他才仔細研究起那些弧度,「耶,好像也挺有趣的!」李瑋說。

於是他開始發現,原來文化藝術史和經濟史,可以讓事情變得那麼有趣。

李瑋重新閱讀建築史上的經典,看一磚一瓦背後的故事,一一遇見了以往偉大的建築師。例如哥德式教堂高聳入雲的尖塔,不單是一種時代的特殊造型,他感受到當初設計者的心思,是亂世中渺小人類的惶恐和卑微,尖銳的塔型是想要與天對話,是表達對上帝一切的信仰和依賴。

歷史幫他閱讀設計經典

歷史帶給他對建築無法阻擋的興奮。「傳記僅僅是一個人的story,但是history,是一群人、一大群人的故事。」於是,建築不只是建築,「好像聽到很多很多人在跟我說話。」

歷史的洪流裡,他找到了一位跨時代的「知己」,那就是二十世紀初極簡派大師、設計出巴塞隆納館(現不復存,惟後人重建)德國的建築師密斯(Mies Van der Rohe)。

建築大師陪他實現理想

大學時代讀到密斯,只覺得那不過是種滿有特色的風格。但讀了歷史之後,他發現,原來密斯所設計的不僅是簡單的線條,不對稱的存在,更深一層的,是他反抗當時古典主義主宰的禁錮、試圖打破華麗、對稱與端莊的唯一性。

李瑋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所等的,就是這種藝術家般的勇氣與先見,他發現密斯讓自己內心澎湃,深受感動,而決定追隨。所以,如今的李瑋以乾淨到近似冷酷的線條設計,和台灣至今仍崇尚的、暴發戶式的所謂華麗風格,形成強烈的差異!

建築之於他,不再是純粹實用的技藝,或資本家的工具,而是他實現理想與勇氣的長矛。

小檔案_李瑋珉

年齡:48歲
學歷: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
專長:建築設計
興趣:讀經濟、藝術史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