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當代藝術 也能是個好生意

別人當作垃圾,他卻找到黃金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這些有顏色的圓點都是用藥丸做出來的!」曾文泉興奮的指著畫冊一幅布滿各色圓點的作品,乍看很平常,但當我們知道英國藝術家戴蒙‧赫思特(Damien Hirst)把藥丸當成畫畫的顏料,還把藥架搬到畫中,讓彩色藥罐在畫上對齊排列,也開始對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感到興味。在今年的一場拍賣會上,赫思特一˙五公尺見方的畫作,就拍了一千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億六千萬元)!

聽曾文泉談當代藝術很有意思。談到他欣賞的藝術家和作品,他就像是個興奮的大男生,表情、動作,都豐富了起來。

文化動物 看見藝術執行力

例如,他很欣賞一位旅美大陸當代藝術家徐冰的驚人「執行力」。徐冰曾在北京執行過一個名為「文化動物」的計畫,讓一頭印滿英國字的公豬,跟一頭印滿中文字的母豬,站在一堆書籍上,在觀眾前堂而皇之性交,藉以表示對文化的滿不在乎。

「問題是,怎麼讓豬在該表演的時候,正確的做該做的事?實在很厲害!」曾文泉說。其實,為了這個計畫,豬種的挑選及先前的培養,藝術家都經過一番思量考察,「這便是藝術的執行力,不簡單哪。」

天書 市場價格飆漲三倍

徐冰學版畫出身,在天安門事件後離開中國。有感於中國經歷文革與文化熱潮,他的作品,擅長以文字表達人類對文明的焦慮。曾文泉收藏有一套徐冰製作的「天書」,徐冰創造了四千個不存在的漢字,以單字刻印的方式,印在四冊書卷上,收置在一套木盒裡。

四千字,是一般中國人的基本識字量。但天書的字,遠看像漢字,近看看不懂,字典上也找不到,而且每個字都不一樣。透過這一點,藝術家想表達文革後時期,人們尋求知識的焦慮。

天書只發行一百份,對照當時曾文泉買下的價格,現在的天書已經飆漲到三倍以上,他選定藝術品的眼光,可謂精準。

事實上,曾文泉並不是一開始就喜歡當代藝術品。

十二、三年前,當曾文泉開始收藝術品時,友人曾跟他說,越著迷收藏,最終,一定會轉到當代藝術這塊領域,曾文泉還嘴硬地回說:「哪有可能?這麼醜的東西,我一點也不喜歡,那些老油畫,我愛死了!」

當年他口中的「醜東西」,如今卻成了讓他心醉神迷的寶貝。因為深入瞭解藝術的內涵後,他發現當代藝術,好玩多了!

藝術從印象派,到油畫雕塑,能表達的情感,還是有限的。但當代藝術能透過三度空間,或是更多的媒材來表現,呈現出來的形式與情感,更精彩。

他曾經看過美國藝術家Bill Viola,用一段影像來表達「蛻變」:一個人潛入水底,憋氣,表情扭曲,然後浮出水面。透過影像,臉部的變化被完整的記錄,這是平面繪畫做不到的表達形式。

還有台灣藝術家崔廣宇製作的《十八銅人˙穿透感受性》,在影片中,崔廣宇用自己的頭去撞擊公共空間中的牆、雕塑物、車廂,他用行動藝術,表達自身與生活環境的互動。曾文泉邊說,邊模仿藝術家用頭去撞牆的樣子,這只發行十五套的作品,他也收了一套。

3原則 創意、深度、執行力

曾文泉挑藝術品有三大原則:藝術家的創意、執行力跟作品深度。買藝術品時,也會考慮市場性與流通性,再選擇跟自己喜好品味比較接近的下手。

誠品畫廊經理趙琍認為,曾文泉是「一個知識型的收藏者。」幾乎很少任性的隨意而買。而且他的當代藝術收藏很有計畫,曾文泉不只是買入前,會做很多研究,他的收藏,甚至有一條明顯的路線。

這路線,大致是依循著「觀念」的原則,事實上,當代藝術家,往往就是以一個「觀念」為核心,持續以不同媒材去創作。

觀念,可以是一個時事、一個議題。像徐冰以文字來表達,他對文化焦慮的關注,就是一種觀念的創作。

花布 化舊為新的觀念

另一個曾文泉看好、以台灣花布揚名國際的藝術家林明弘的「觀念」,是尋找某個城市裡原本就存在、但可能被漠視的圖案。林明弘透過空間再造,讓圖案,重新活現起來。例如,阿嬤的花布,也可以應用在壁紙跟椅子上,成為時髦的圖樣。

曾文泉早在八年前,林明弘於伊通公園開第一次個展時,就注意到這位藝術家,因此,家裡一樓就展示著林明弘那次發表的花布畫作(友人收藏)。而林明弘十一月的新展「島嶼生活」,曾文泉連作品都還沒看到,就先快手訂了一幅。因為他認為林明弘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層次的新作品。藝術家能不能持續的突破舊框架,開拓新局,也是觀察藝術品潛力的一個指標。

藝術品 也能是個好生意

知名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如今動輒數百萬元,值一部好車、一只名錶,甚至一棟房子。但曾文泉直言:「我會花一千萬去買畫。」車子和錶可以用就好了,但藝術品不同,那是一種投資,可以保值,甚至,還能增值。

趙琍指出,曾文泉的當代藝術收藏,稱得上是「質」很精,而且已收到名家級作品。

例如,在當代藝術居於龍頭地位的英國,有幾位很出名的藝術家,如傑森‧馬丁(Jason Martin)、伊恩‧戴文波特(Ian Davenport)、和大衛‧貝裘勒(David Batchelor)(註)的重要作品,他都收藏了。

最重要的是,曾文泉很享受收藏的樂趣。趙琍補充,若藝術品只被當成商品看待,論斤秤兩的計算,就不好玩了。

看曾文泉望著剛送到家的大碗,露出愉悅神情,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夢想它已久,好不容易才標到手,「今天它就在我家了,真開心呢。」享受樂趣啊,相信他是如此的!

【延伸閱讀】曾文泉的當代藝術清單

◎常逛的藝術資訊網站

www.artsjournal.com 每日必讀,該雜誌會擷取主要大報及網站上的藝術類文章,再加以評論及分析 www.artnet.com 有藝術家的簡介名冊、過去拍賣紀錄、行情趨勢等 www.theartnewspaper.com 收錄博物館、藝術市場、新聞評論或專欄等重要的藝術類訊息 ◎常逛的藝術拍賣網站

Sotheby's(蘇富比):www.sothebys.com Christie(佳士得):www.christies.com Philips De Pury Company:www.phillipsdepury.com ◎曾文泉中意的當代藝術家

大衛˙貝裘勒(David Batchelor)

1955年生,英國知名的學者型藝術家,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擔任當代藝術系的資深導師。擅長以輕鬆與偶然的角度,檢視生活周遭的經驗與意外,就像他創作的「紅磚巷」(Brick Lane),舊燈管與生鏽鐵架原本就存在,只看你如何去重塑它們生命。 價位:作品極少,也很少在公開拍賣上見到,曾文泉於3年前購入的這組燈箱,價格帶約在15,000英鎊上下(以當時匯率,約合新台幣90萬元)。

伊恩˙戴文波特(Ian Davenport)

1966年生。他著名的作品,是把家用油漆,倒在預先準備的油畫或板子上,讓油漆順著重力牽引自由流動,創造出色彩與線條。戴文波特並非使用這種創作形式的先鋒,但他的作品,卻獲得極高的美學評價,因而數度在英國的藝術展中獲獎。

價位:目前銷售中的一幅「拱門」作品,60公分見方,標價約新台幣15萬元。

傑森˙馬丁(Jason Martin)

1970年生。作品介於繪畫與雕塑之間,他擅長利用油或是膠,在不鏽鋼或鋁製材料上,創作出色彩的流動曲線。他參與不少國際間的當代藝術展,尤其在歐洲與美國,近年來都頻繁的展出他的作品。

基於藝術家的創意、執行力及作品深度,看好的台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崔廣宇、袁廣鳴、林明弘

註:藝術品的價格有很大的變動,主要變數如:為藝術家哪一時期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作品、作品大小、作品稀少性、以及市場上的買家是否競爭激烈等,都會讓成交價格出現極大的差距。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