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Lesson15 藝術新浪潮

2015/08/18

  • 整理 / 李郁怡
LINE分享 FB分享

今天當紅的藝術,明天可能落伍;當代藝術家較量的「想法」而非「技法」,但當新世代逐漸步入藝術投資市場,對於「好想法」的定義,也隨之變化。

蔡康永(以下簡稱「蔡」):有名的策展人陸蓉之幾年前辦了一個展覽叫「虛擬的愛」,二○○四年吧,在台北當代美術館,幾乎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辦亞洲的動漫風的現代藝術展覽,奈良美智整個小木屋都來了、村上隆的大徒弟Mr.、青島千穗,韓國的權奇秀……都來了。

我還自己帶一個團耶,我約了小燕姊、侯文詠……,我就說,我來幫你們導覽,後來我就自己做功課,幫他們介紹藝術家背景,當時我們一群人聚集在奈良美智的大娃娃前講,「如果買一個多好?」但就沒有一個人真的下手買。如果當時有參觀者看完展覽後第二天買機票到東京,把展覽裡日本年輕藝術家各買一件下來的話,到現在為止,會賺大概五倍左右。(笑)

以前傳統蒐藏家眼中(動漫)過於可愛,不夠嚴肅不夠深刻。我進電視圈第一個節目「世界像漫畫」,讓大人小孩分成兩派,中學生上節目都歡呼擁戴日本漫畫,大人上節目的時候,就不能同意。我清楚記得,王建煊和台大動漫社來上節目。王建煊說,六十本日本漫畫講「墨子」,不如他寫一頁論文可以講得清楚;台大動漫社整個抓狂。第二天,這個論戰還上了報紙。

陳冠宇(以下簡稱「陳」):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動漫這件事情,它的價格還是取決於市場供需。線上遊戲人口大增,現在年輕世代在這個環境下長大,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未來當這些人有能力成為富商巨賈,他們願花大錢去買的是什麼?我想是跟他們的生活背景、視野和喜好貼近的藝術品,那麼,動漫無疑是各種藝術作品裡面,最接近他們的一種。

蔡:你現在如果上大陸的博客(Blog),絕大部分青少年把他們的照片放上部落格,他們絕大部分有修圖的技能,所以每一個人都看起來皮膚光滑、眼睛大大、都是瓜子臉。青少年根本認為修圖已經是攝影的一部分,他們不覺得自己在欺瞞世人(長相)。過去(影像)藝術創作,是買藝術家克服時空困難,拍到某一時刻和表情,但現在那群用電腦修圖的小朋友會認為,本來就應該用電腦作圖啊,幹嘛一定要拍真的呢?你說怎麼觀察(藝術)風潮的更替,我覺得這些就是訊息。

陳:有一個台灣很知名的蒐藏家,他不再用自己的眼光去找下一代可能成為明星的藝術家,而是用他兒子的眼睛來看。他試驗了五、六年,驗證下來,命中率非常高。

蔡:這也是浪潮互為因果。藝術被稱為產業,它已經成為一個競技場,文化產業較量的是創意和聚集眼球的能力。像是艾未未(中國藝術家)把普洱茶壓成巨大的磚頭,而最好笑的是英國最權威的當代藝術獎泰納獎,一個房間的日光燈也得獎、一個穿著熊衣的男子也得獎,每一年得獎都讓人譁然。

你去威尼斯雙年展,再怎麼樣內行的人去看,都會覺得很困惑……當美術館和雙年展,不斷推波助瀾,推出粉末、氣味、聲音的藝術品時,蒐藏家都有一個容忍限度,「我再多錢也不要買這個。」(笑)

陳:藝術絕大部分都是「國王的新衣」這樣的心態。當你走入展覽廳,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會在展覽前面,握著拳頭雙手叉在胸前,說這個好、很有觀念。有時我實在是滿頭的問號。

蔡: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在向朋友推薦當代藝術的時候,實在很怕聽到「這個我也會」五個字。他對傳統的東西說不出這樣的話,但看到當代藝術他會說出這樣的話。美國一個賣的最貴的藝術家波朗克(Jackson Pollock,美國現代藝術家,作品精神反抗邏輯與線條),他的作品,把布放在地上灑灑油料,應該是所有藝術品中最適合使用這五個字的。(但是)藝術已經不是在一個技能的時代了,而是一個比想法的時代。

陳:更重要的是腦子,就是藝術家的知識、創意、以及對社會的了解。

蔡:(話說回來),不用勉強自己,買自己不相信的東西。如果要涉入當代藝術,它有它的知識門檻,有它的莊家,這是無法逃避的事情。

*藝術已經成為一個競技場,文化產業較量的是創意和聚集眼球的能力。

小檔案_蔡康永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買畫經歷超過10年,有時任性,有時理性;有時眼光不錯,有時鬼迷心竅。 喜歡當代藝術的叛逆、搞笑、性感、猥褻。如果能既有趣,又證明自己的眼光,買藝術就會很有意思。

小檔案_陳冠宇

藝術經紀人,曾任職於投資銀行及上市公司財務長,以J. Chen之名活躍於國際藝術交易圈。 蒐藏經歷超過10年,客戶包括多家上市公司老闆、明星,如:張小燕、林志玲,及作家侯文詠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