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一日七千字 顛覆忠奸

「李秀成親筆供詞」大膽秘辛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曾國藩,身為漢人,卻被滿清譽為一代中興名臣,更被後世推崇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者。就連國共死對頭蔣中正與毛澤東也難得口徑一致的佩服他。畢生以「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為座右銘的曾國藩,在其家書大舉刊行問世時,家中卻深藏一卷傳世卻不能說的秘密……。

故宮這次公開展出的「李秀成親筆供詞」,撼動了這位「千古完人」的形象。密密麻麻的字裡行間,無處不見一代匠臣的心機。他硃筆一揮,或為爭功,或為諉過,或為向始終忌憚他的清廷表達忠誠,歷史真相就這樣在圈圈改改後扭曲了。

「李秀成親筆供詞」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於曾國藩湘軍陣營中寫下的自述。多達三萬三千餘字,鉅細靡遺記錄了太平天國的歷程。

中國清史權威學者羅爾綱於《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即指出,此自述為五四運動新文學出現前罕見的長篇自傳,它不但敘述了革命的一生、記載了太平天國的興亡史,也銘刻了太平天國敗亡的慘痛教訓。

李秀成這位太平天國後期的勇猛戰將,出身貧寒,僅上過三年私塾。據曾加入太平軍追隨他的英國人A.F.Lindley書中描述,他的鼻挺嘴小,眉眼深邃,不像一般中國人,反而略帶歐洲人的樣子。李曾大破清軍江南大營,橫掃征戰長江數省六、七年,為湘軍之心頭大患。「他是一流的軍事家,可惜其謀略後來不受重視。」研究太平天國極深,故宮圖書文獻處處長李天鳴慨嘆說。李秀成曾在天京(金陵,太平天國首都)遭湘軍圍困之際,上奏洪秀全「讓城別走」,即棄守天京,保留戰力,另尋發展,遭嚴詞駁回,太平天國從此走向滅亡之路。

而當城困缺糧,洪秀全仍荒謬的認為百姓吃草紮成團的「甘露」即可維生時,李秀成除了將自家銀米拿出救濟,更不時放老幼、婦女出城覓食。當他離開蘇州時,城內「男女老幼,流涕送之」。如今的中國蘇州博物館旁,仍保有李秀成的「忠王府」。且不論太平天國在歷史上留下的巨大傷痕,相較於湘軍後來燒殺擄掠、瘋狂屠城的行徑,「李秀成不但得軍心、也深得民心。」李天鳴說。

當李秀成身陷囹圄,他以一日七千字的速度,寫下數萬字的親筆供詞。後曾國藩擔心夜長夢多,決定不待清廷發落,將其就地正法。李秀成直至遭處決當日仍未停筆,傍晚赴刑場,談笑自若。

謹慎如曾國藩當然不可能直接將供詞呈交清廷。於是審閱再三,並親自用硃筆將供詞斷句、刪改;派人謄抄、再修改後,這才將鈔本上繳軍機處。而這份原稿近一世紀以來,都被曾國藩藏於家中,並訓示子孫永不得公開。

一位大陸學者向李天鳴透露,後來中共政權成立,曾家後代因地主身分,欲交出此原稿換取免被清算,但不巧當時毛澤東曾痛批李秀成,關於李秀成的一切聲音頓時都噤若寒蟬,「當然也就沒人敢收。」後此篇供詞便隨曾國藩曾孫,也就是東海大學首任校長曾約農渡海來台,民國五十一年交由世界書局景印出版,原稿則捐贈國立故宮博物院。供詞公諸於世後,才逐一發現許多驚人的事實。

誤一:洪秀全非服毒自殺!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為洪秀全的真實死因。同治三年,曾國荃攻下南京,洪秀全已在城破前服毒自盡,這是我們從小在歷史課本讀到的。

曾國藩在城破後上奏,洪秀全在「官軍猛攻時,服毒而死」,藉以凸顯湘軍戰功。

而李秀成親筆供詞,卻將這大謊言給戳破,原稿載明:「天王斯時已病甚重,……此人之病,不食藥方……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清楚交代了洪秀全因病而逝。這不擺明之前上奏是欺君嗎?於是曾國藩大筆一揮,將李秀成供詞抄本改為「因九帥(按:曾國荃)之兵,處處地道近城,天王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誤二:爭俘李秀成之功

李秀成為太平天國之中流砥柱,「生擒忠王」自然被清廷視為大功一件。曾部屬趙烈文比喻:「捉不到李秀成,就好像考試繳不得卷」。當城破之際,李秀成率眾護衛幼主突圍而出,後因失散而躲於民家,卻因不肯剃髮(如滿人髮式)且有村民欲謀其利而走漏聲息,遭擒送清軍,對湘軍而言,可是撿了現成大便宜!在原稿上可見李秀成自述:「是以被兩個奸民獲拿,解送前來。」這裡則被硃筆圈起,改為「遂被曾帥官兵拿獲」,這一改,把湘軍在清廷眼中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

在動盪的年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位是驍勇善戰的赤膽良將,一位是剿匪有功的中興名臣,我們在此原稿上看見兩者交鋒。是忠臣、是叛將?是聖賢、是小人?逝者已矣,歷史亦不會重新洗牌,距今一個半世紀,這卷揭露太平天國與湘軍秘辛的手稿,竟沒被銷毀,也感謝曾家後代的「大義滅親」,我們也許不能找回絕對的真相,然看著這些珍貴的一筆一劃,卻感受到了歷史人物當下心理的轉折與掙扎,比任何影像都來得深刻。

國寶小檔案_不能說的真相

名稱:李秀成親筆供詞
年代:清 同治
重要性:還原太平天國歷史真相
尺寸:縱12公分、橫22公分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