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Corbis

Rem Kolhaas2000

ZHadid 2004

達志影像

達志影像

達志影像

達志影像

達志影像

建築裡窺見英倫驚奇

三個傳奇大師、一個新銳設計,打造建築新思潮

2015/08/03

  • 文字 / 楊恩達
LINE分享 FB分享

充滿幽默感的蛋帳棚 Rem Koolhaas

一九四四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的Rem Koolhaas作品包括被北京人戲稱為「大褲叉」的北京CCTV中央電視台(更怒的,北京人則認為CCTV的建築型體長得像一個巨人蹲馬桶時的兩條腿)。

每年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在倫敦海德公園的草地上會出現一座臨時性的「涼亭」—— 這是從二○○○年起,每年由倫敦的蛇型藝廊(Serpentine Gallery)邀請在英國未曾設計過建築的知名建築師,用他們的構思,展現對形式、結構、材料的想法。

而二○○六年便是由Koolhaas與結構大師Cecil Balmond共同設計,以一個巨大的蛋型帳棚,就像個氣球般飄浮在草地上;日間,外部環境的都市色彩、藍天、綠地漫過帳棚半透明的皮層,而夜間的帳棚則是從內部往外散發光彩。帳棚隨著天氣的變化上升、下降,市民可以在這裡聽演講、喝咖啡、吃下午茶、參加派對。

超現代感的建築史詩 Richard Rogers

Rogers被建築界奉為「高科技派」的代言人。法國龐畢度中心是他設計的,一九八六年,Rogers設計倫敦勞埃德大樓(Lloyd's building),讓大樓外部布滿各種管線及結構,大量的金屬材質使用,使整棟建築擁有非凡的超時代感,再次引起人們的爭議。

007電影「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裡有一段龐德在倫敦河道追逐的驚險過程,當中出現的千禧圓頂(Millennium Dome)也出於Richard Rogers手筆。千禧圓頂位於泰晤士河邊格林威治半島上,十二根高達一百米的結構鋼柱穿過圓頂直指天空,結構鋼柱拉著直徑三百六十五米、周長大於一千米的鋼纜網,創造碩大無比的室內空間。室內最高處為五十多米,屋頂採用一毫米厚的薄膜、表面積十萬平方米,看似柔弱實則堅韌無比,可承受波音747飛機的重量。由於屋頂薄膜所具備的半透光性以及內部空間的完整、巨大,許多電視、電影在此拍攝,而許多大型演唱會、大型活動也都在此舉辦。

灑動流線空間的創作 Zaha Hadid

一九五○年出生於巴格達的Hadid據聞帶有伊拉克前統治者哈希姆家族的血統。她在解構主義建築界的地位被大家肯定。傳統建築中的刻板印象,在Hadid手上一一被打破,解放了空間的可能性。

二○○四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給Zaha Hadid,成為首位獲頒此獎的女性建築師。Hadid的作品大部分都存於紙上,然而評審們的著眼點卻是在Hadid對於當代建築思潮的貢獻。結合現代主義、解構主義、藝術創作,到建築空間的流動性,以其思緒的大膽、無畏,給全球建築創新許多啟示。近年她持續出現的幾件作品,依然讓大家耳目一新,例如羅馬MAXXI二十一世紀美術館、香奈兒移動藝術館等。

隨著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的舉辦,Hadid身為在地建築師可沒缺席,她所設計的「倫敦水上運動中心(London Aquatics Centre)」外表有如一頭翻起滔天大浪的白鯨,也像一隻在湛藍海水中遨遊的魟魚。進到場館內,觀眾們會發現置身於那跨度一百六十米、九十米寬的波浪型複合鋼構屋頂下,有如隨著這隻無以名狀的生物潛入海中般探索無邊的水底世界。這個可同時容納一萬七千五百人的建築做為舉辦游泳、跳水、水上芭蕾和水球等比賽項目的場館使用。

結合環境議題的精準美感 Thomas Heatherwick

二○一○年上海世博英國館,以其「種子聖殿」折服全世界。設計者就是Thomas Heatherwick,堪稱是英國在四十歲年紀建築師、設計師的代表人物。

受到「千年種子銀行」與五十多個國家合作,保存瀕臨滅絕植物種子大計畫的啟發,所設計出的種子聖殿,放射出六萬條透明壓克力「觸鬚」,每條「觸鬚」都蒐藏著一顆「千年種子銀行」捐獻的種子,輕盈、隨風搖曳的觸鬚包覆在英國館量體周圍,讓英國館宛如海中生物般柔軟的擺動著姿態,能以強烈的設計結合環境議題與建築外型,Heatherwick堪稱年輕一輩建築師的佼佼者。

一九七○年出生的Thomas Heatherwick,設計作品十分多元,無論小至提袋、桌椅、櫥櫃,大到車輛、商店、場館,我們都能窺見他在材料、構件、造型、顏色方面操作能力的影響。倫敦的潘汀頓區(Paddington)有一座很有名的人行步橋「滾動橋(Rolling Bridge)」,由於整個潘汀頓區域以水道貫穿,所以兩岸間需要依賴橋樑來相通。

而這座橋透過巧妙的機械裝置,平常打開時能讓行人穿越,而遇到船舶必須行駛而過時,滾動橋又能夠像遇到外力攻擊的毛蟲那樣蜷曲起來成為一小團,這座有意思的小橋每次打開、收起時都抓住人的目光,這就是Heatherwick的絕妙設計!此外,許多人來到倫敦,必然會搭乘、拍攝倫敦巴士,倫敦街頭倘若少了紅色雙層巴士,就好像不再是倫敦了。二○○八年倫敦汰換老舊的巴士,而推動倫敦新巴士設計競賽,最後的獲勝者是Heatherwick。

他設計的新巴士沿用紅色為底色,與黑色、透明玻璃相間,當二○一一年底,新巴士投入運行之後,大大贏得了倫敦人的讚賞。下次到倫敦旅遊,別忘了給充滿設計感又不失傳統意味的雙層巴士一些鏡頭!(本篇摘錄自六月二十九日出刊alive品味書 叛逆倫敦)

小檔案_楊恩達

經歷: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準建學堂主持人、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師、台灣旺得了 生活漫遊指南展覽策展人
現職:牧易有限公司 總監
著作: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內,建築、設計相關文章數千篇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