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大自然豪宅

打開兩個大師家門,一窺「非常曼谷」的放鬆設計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近十年的曼谷建築與居家空間,一直不斷迸發出新的可能性,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光從去年到現在,這座國際大都會就至少有七、八間具規模的飯店全新開幕,家家精彩。法國Sofitel So飯店集團,以都會時尚為主題,找來法國時裝設計大師克里斯汀‧拉夸爾(Christian Lacroix)來設計大廳等公共空間,並邀請多位泰國知名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分別以五行來設計房間。一個飯店,包含了時尚感、木質的溫暖感、金屬的清新感等,企圖讓每個住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元素。

新加坡團隊WOHA,在曼谷打造的高樓住宅The Met,於二○一○年拿下「國際高樓獎」(The International Highrise Award)的「最佳高樓」(BEST HIGHRISES)獎。設計者受到傳統泰國建築形式的啟發,讓這座達六十九層樓高的住宅,也能有綠意盎然的陽台及公共空間,每戶單元公寓均為南、北座向,並且能通風、四面採光,為原本擁擠的熱帶亞洲,帶來了高樓居家的新可能性。

曼谷的國際化與包容性,吸引世界級的優秀建築團隊來此創作。而許多的泰國中生代建築師,在前往西方取經後,也重新回頭思考最適合泰國的新建築。尊重自然、以人的生活方式為重點來設計居家,打造能夠適應熱帶環境氣候的空間,是泰國當代建築師所重視的課題,也讓泰國建築的姿態更加多元。

被媒體譽為「改造泰國設計十年」的建築師杜安格特‧鵬拿(Duangrit Bunnag)認為,建築的設計須依當時的背景環境、自然地貌、歷史文化等要素而設計,絕不會沒來由的憑空出現。「像是過去的泰式斜屋頂,在當時是為了排水,但現代建築有很多設計已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斜屋頂就不是非出現不可的元素了。」

舉例來說,鵬拿市郊的住家,坐落在車輛不算少的街道上,附近的住家景觀繽紛混亂。外在環境的視野不夠好,他就自己創造景觀,鵬拿構築了一幢呈ㄇ字形的房屋,並將ㄇ字中間凹陷的中空部分打造成庭院。他特意將連接房間的走廊空間,置放到朝向街道的嘈雜面上,而把臥室面對著內部的庭院。

進了大門,會發現所有面對中庭房間的外牆都是可敞開的玻璃窗,視覺非常通透。然而,卻似乎找不到一個偌大敞開的客廳或起居室,原來,每一個小單元空間,既可以當作各自的私人起居室,但當大家一起聚會活動時,馬上又可轉化為臨時客廳。

他提到,「我並不認為我們家一定要有張大沙發的客廳,是你的生活決定家的空間狀態,而不是空間配置來決定你的生活方式。」這個想法也來自過去傳統泰式依人口不同而能變化的建築:通常小家庭會有一個單元空間的木屋加上涼廊,人口變多就再增蓋設計相連的木屋,整體仍具一致性,而室內的木板隔間也能依需要做空間變化。

中生代建築師布勒特‧翰維吉傑朋(Boonlert Hemvijitraphan),曾獲泰國「暹羅建築協會」的最佳建築大獎。他的住家位在曼谷東北市郊,三層樓的建築大量採用泰國常見的木材、竹子,並跟早期的高腳屋一樣,整座屋子被筆直架高。房子的四周設有涼廊,一樓面對庭園的兩側,全是通透的玻璃門,能夠完全敞開,讓客廳像是瞬間被搬到了戶外,裡外分不清楚。

在這些人家中,我們看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而非對抗它。一般泰式居家即便沒有強調風格的裝潢,卻都有著對花園的重視、對水的情感、對自然材質的運用、對香氣的使用等,保持了一種人與自然平衡的溫暖舒適。

長期觀察東南亞建築的西方作家羅伯‧包威爾(Robert Powell),就在其著作《現代泰國住家》(The Modern Thai House)中,提到了多項現代泰國建築的特點。因為尊重自然,許多建築都有「被動式設計」的永續概念,像是庭院或是迴廊等過度空間的設計,都能減低陽光的照射,並增加通風。部分建築師在蓋房子時,甚至為了不砍伐任何一棵樹,而乾脆讓樹木「長在房子裡」,出於疼惜自然之心,造就了視覺上的趣味焦點。

包威爾說,這些經過細膩設計的建築,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泰國大量建造,部分建築設計甚至超越世界水準。這些以人與自然為出發點的建築設計概念,讓即便身在大城市中的我們,也能覺得自己離自然好近。保留陽台、多設計個迴廊,只要打開窗,就能感受裡外無界線、一種「Borderless」的放鬆感,這才是所謂真正的「豪宅」,及「生活情調」。

台灣最濕熱的季節已經來臨,除了把自己關在冷氣房之外,我們還能夠為居家環境多做些什麼?現在,alive要打開兩位建築師家的大門,一窺他們打造居家空間的邏輯與概念。同時也將走訪兩處公共空間,一傳統、一現代,卻能夠同樣借由「無界線」的概念,營造出全然的放鬆感。

(預告:我們將在七月五日,推出最新《alive品味書:越放鬆越奢華》)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