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打斷韌帶還想上場

每週日排開一切工作,肉搏橄欖球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三十五度高溫午後,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一拐一拐的走進百齡橋下橄欖球場。他所屬的無惑橄欖球隊正和正德國中橄欖球隊對戰。

無惑橄欖球隊平均年齡五十七歲,對方平均十三歲,這個組合整整相差四十四歲。很少在球場上看到這種「爺孫大戰」,雙方難分難解。

才剛動完後十字韌帶手術後一個月,何飛鵬無法下場。問他心是不是很癢?「光在場邊看,多無聊啊!」他說。六十二歲的他,深中橄欖球之毒。

熟知他的人就會知道,這位已經是歐吉桑年紀的人,每週日下午要打橄欖球這件事,早已排入他的行事曆。辦公室秘書都清楚,老闆週末不能排公事、國外出差行程一定要排平日、週六就要抵台。因為,他週日要打橄欖球!

週一出現在辦公室時,他常是跛腳。因為,何飛鵬最愛一上場後盡情發洩,用盡全身力量,加速奔馳,使勁肉搏。「那種感覺很過癮,就這麼簡單。」他說。

「橄欖球的進入障礙很高,一般人懼怕傷害與衝撞,但一旦投入,你就一輩子屬於橄欖球。」何飛鵬說。

犧牲自己 才能獲勝

何飛鵬念政大公共行政系時,系際盃比賽缺人,學長找有足球底子的他加入橄欖球隊,他就此陷入。

那時,校隊一天照三餐練,出現在操場的時間,甚至比圖書館還多。橄欖球教會他不懼怕,無論對手多高大,都要有撂倒對手的決心。一次撲空,再接再厲再上。

何飛鵬愛極了這項運動。因為,哪項運動能夠找到二十九位球友在場上陪你熱鬧?哪項運動是人往前攻、球卻要往後傳,讓你永遠追隨和掩護隊友?答案都是橄欖球。「橄欖球隊的友情結構和其他運動不太一樣,你要勇敢、犧牲自己或被別人撞擊,成就你的團隊。」無惑橄欖球隊隊員吳華星說。

然而,二十四歲後,何飛鵬漸漸不再碰橄欖球。畢竟,橄欖球賽兩隊上場需三十人,出社會後,不容易找到球友。他四十歲玩起高爾夫球,幾乎已淡忘橄欖球場上衝撞的滋味。

五十六歲那年,橄欖球再度來敲門。何飛鵬十多年的老鄰居吳烈澄,是無惑橄欖球隊一員。無惑成軍於二○○七年,年齡門檻在五十歲以上。一次喝酒聊天,吳烈澄提到,下週要去日本打橄欖球,「你不是會打嗎?要不要來?」

三十二年沒碰橄欖球,他一聽心有點癢,還在猶豫。沒想到隔天,吳烈澄已經請何飛鵬秘書排開行程,搞定日本的機票。

「我相信即使沒去日本,有一天,他也會來。因為只要打過橄欖球的人,都沒辦法忘情。」吳烈澄說。

那次,台灣無惑對上日本阪惑隊。打到一半,教練安排何飛鵬上場。第一次飛身Tackle(橄欖球術語,意指擒抱)撲了空。他站起來,第二次再上,終於撂倒對手。

從二十歲衝鋒陷陣的小伙子,變成五十六歲滿頭白髮,但一在球場上奔馳,橄欖球記憶和球感,便一點一滴湧現。

完賽後,球隊去日本體育用品店補充裝備。因為看上一雙釘鞋,何飛鵬順從心裡的渴望,把釘鞋帶回家,也重啟橄欖球之緣。回台後,他加入無惑橄欖球隊。一步一步把身體記憶找回來。「他比我還狂熱,出現在球場的勤度越來越頻繁,每次練球都提早到,常和球友討論,想追求更確實、漂亮的動作,」吳烈澄說,「他在場上天不怕地不怕,非常積極,會做好責任內的事。」現在打球的心態,和年輕時有些不同。無惑橄欖球隊會和同齡球隊對打,也當國中隊練習靶子,甚至赴大陸與女子國家代表隊班底以球會友。隊員黃良勝說:「年輕時,我們比較在意輸贏,現在在意的是如何打一場好球。出現漂亮的防守或踢球,就已經足夠。」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球場上的他們,更明瞭自己的功課。

過去在意輸贏,現在轉換成快樂與健康。太危險的動作不會嘗試,更懂得適可而止,純粹享受運動快感。

儘管橄欖球讓何飛鵬維持最佳體能狀態,但長久打下來,他舊傷累積,打完球腳常隱隱作痛,一去檢查才發現,左腳的後十字韌帶竟然斷了一條(編按:膝關節韌帶一共有四條,斷了一條還能行動)。朋友笑說,這把年紀的人,都在對付退化問題,只有他,還在處理運動傷害。

生活不能沒有橄欖球

醫生說,開刀前得住院三天、拄拐杖三個月,之後還要復健一年。何飛鵬問:「那開刀完還能不能打橄欖球?」「當然不行啊!」醫生答。

何飛鵬心想,無法打球,怎受得了?就先擱置治療。直到今年六月,同是球友的另一家醫院醫生,則建議他動微創手術,承諾兩個月讓他復原,並再三保證可以重返球場,他這才心甘情願的答應開刀。

「這已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無法想像不能打球的日子。」何飛鵬說。

球場外,六十七歲的隊員張政漢聽話需要戴上助聽器,講話卻中氣十足,他搭著何飛鵬的肩說:「約定好,一起打到八十歲,誰都不准送人喔。」

小檔案_何飛鵬

出生:1952年
學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
經歷:共同創辦商業周刊、城邦出版集團、電腦家庭出版集團、保險行銷集團
現職: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