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台灣定居超過30年的台洋劇團藝術總監羅斌,致力將布袋戲推廣到全球。(攝影:羅芸)
台灣定居超過30年的台洋劇團藝術總監羅斌,致力將布袋戲推廣到全球。(攝影:羅芸)

台語夾雜義文、歌劇結合南管,荷蘭人羅斌帶布袋戲巡演50國

2024/11/24

LINE分享 FB分享

百年雕花戲台上,布袋戲偶靈活動作,隱身其後的操偶師探出頭來,竟是一副外國臉孔。來自荷蘭的台洋劇團藝術總監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在台灣定居超過30年,曾任亞洲藏品最完整的偶戲館館長,更致力將台灣布袋戲推廣到全球50多個國家,傑出貢獻獲頒臺法文化獎和文化部第一屆文協獎章。若說他對偶戲的愛,超越許多台灣人也不為過。

※延伸閱讀:「閣派」「園派」四大布袋戲班簡介,一分鐘搞懂布袋戲宇宙

來到大稻埕一甲子老宅,這裡是羅斌的家。他用一口流利中文親切招呼,偶爾還會蹦出幾句簡單台語。抬頭一看,家裡竟還供奉著「戲神」田都元帥,他露出一抹微笑說:「祂真的很靈驗!」30年光陰過去,羅斌早已過起道地的台式生活。

羅斌對東方文化的啟蒙,要從11歲前開始說起。小時候他和房東同住,感情極好如同祖父,房東曾是爪哇、中國、日本等遠洋航線的舵手,因為喜歡印尼,在那裡定居近20年,後來又帶著許多印尼物品回到荷蘭,家中也常有許多華人朋友造訪。

羅斌喜歡蒐藏老東西,家中常見骨董擺飾,右側的戲台便於攜帶,是偶戲團出國表演時使用的戲台之一。(攝影:羅芸)

羅斌喜歡蒐藏老東西,家中常見骨董擺飾,右側的戲台便於攜帶,是偶戲團出國表演時使用的戲台之一。(攝影:羅芸)

從小就有繪畫天分的羅斌,也是位畫家,鮮豔色彩是他的標誌性風格。(攝影:羅芸)

從小就有繪畫天分的羅斌,也是位畫家,鮮豔色彩是他的標誌性風格。(攝影:羅芸)

從小羅斌就看著這些東方物件、吃中國菜,不由得心生嚮往,「這是一種東方浪漫,非常吸引人。」大學時他在荷蘭主修漢學,開始學中文,一頭栽進東方世界,總想跳脫舒適圈的他笑言,「我一直很想當外國人!生活比較有意思,你在自己的環境裡,太容易、太甜,當外國人的話,另一個文化會給你刺激和啟發。」

※延伸閱讀:聽每尊木偶說唱歷史,開箱羅斌的戲偶聯合國

把布袋戲送上倫敦音樂廳

畢業前,羅斌到廈門留學一年,恰巧荷蘭藝術節想邀請中國偶戲團到荷蘭表演,請他牽線,羅斌來到泉州參加國際木偶藝術節,從此開啟與偶戲密不可分的人生。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東方偶戲,立刻勾起很大興趣。他研究漢學,不想只當個死板的翻譯機器,而是對「活」的文化更感興趣,偶戲有故事、音樂、文學和宗教,他從社會架構、語言文學、人類學角度切入,「偶戲是我研究東方歷史和文化很好的窗口。」他鎖定泉州偶戲為研究主題,一路從碩士鑽研到博士,論文還出版成書。

1990年,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應邀到荷蘭表演,會說中文又懂偶戲的羅斌擔任貼身翻譯,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台灣偶戲,又給了他不同震撼。過去他在中國看的大多是提線的傀儡戲,台灣卻是用手操偶,可以靈活做出更多動作。至今仍保留傳統的華麗彩樓,在中國也幾乎不可復見。

而台灣戲團接地氣的奔放性格,更讓他覺得「好像搖滾樂隊一樣!」他還記得,李天祿在飯店大廳中,一邊喝著白蘭地,一邊用台語講述耶穌和瑪麗亞的故事,讓羅斌大開眼界。

其後他接連因訪問學者的身分,造訪廈門、泉州、台灣,當時台灣正值解嚴開放初期,自由開放的環境更加吸引羅斌,於是決定在1993年正式定居台灣。

起初羅斌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負責展覽設計,後來蒐藏世界戲偶的名醫藏家林經甫想打造一座偶戲博物館,需要懂偶戲又有國際推廣概念的人,因而找上羅斌,歷經3年籌備期,終於在2000年成立大稻埕偶戲館(後陸續更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由羅斌擔任館長,直到2020年林經甫把所有蒐藏捐給國立台灣博物館才卸任。

※延伸閱讀:全亞洲偶戲藝術都在這,林柳新偶戲館董事長林經甫:我們的館藏,是世界第一

在羅斌協助下,偶戲館在私人藏品的基礎上,更有系統從多元文化觀點與民族學視角進行蒐藏,從台灣早期布袋戲到亞洲各國戲偶、劇本、戲台和相關物件,數量可觀,逐漸發展成全世界最完整的亞洲偶戲蒐藏中心。

台洋劇團將偶戲融合聲樂與弦樂,推出偶戲音樂劇《台灣追鄉曲》。(圖片來源:張永姍提供)

台洋劇團將偶戲融合聲樂與弦樂,推出偶戲音樂劇《台灣追鄉曲》。(圖片來源:張永姍提供)

《台灣追鄉曲》講述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台南,不同族群在台南土地交會產生的動人故事。(圖片來源:荷蘭辦事處提供)

《台灣追鄉曲》講述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台南,不同族群在台南土地交會產生的動人故事。(圖片來源:荷蘭辦事處提供)

《台灣追鄉曲》匯集聲樂家、樂器演奏家、操偶師,西拉雅竹音Onini樂團演唱17世紀西拉雅語詩篇。(圖片來源:荷蘭辦事處提供)

《台灣追鄉曲》匯集聲樂家、樂器演奏家、操偶師,西拉雅竹音Onini樂團演唱17世紀西拉雅語詩篇。(圖片來源:荷蘭辦事處提供)

成立「台原偶戲團」,20年跑遍50多個國家

羅斌還成立偶戲館專屬的表演團隊「台原偶戲團」,並邀請布袋戲國寶藝師陳錫煌加入,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一年演出高達兩百場,20年來跑遍全球5大洲共50多個國家。

※延伸閱讀:布袋戲人間國寶陳錫煌,人偶合一神之技幫戲偶「灌靈魂」

偶戲團曾登上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廳,也曾到柬埔寨鄉下沒有電的廟埕,和太平洋小島吉里巴斯;他們在土耳其為敘利亞難民表演,在動盪的宏都拉斯,一旁還有真槍實彈的軍隊保護。因為表演布袋戲,羅斌幾乎環遊世界,「有些地方你真的一輩子都不會去!」

為了吸引現代觀眾的目光,喜歡創作的羅斌,也重新包裝布袋戲,原創20多部全新劇碼,不僅加快節奏,減少難懂的台語對白,增加吸睛動作跨越文化隔閡,更請來作曲家和舞台設計量身打造配樂和場景。

結合東西方文化,創作招牌劇碼《馬可波羅》

像是他創作的招牌劇碼《馬可波羅》,改編經典的馬可波羅故事,情節結合東西方文化,對白以台語與義大利語演出,配樂更用義大利歌劇加上傳統南管,這部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顛覆大家對布袋戲的印象,「我的目標是,不管在哪裡表演,我們都是第一流的!不是傳統布袋戲的樣子。」

劇團在厄瓜多表演時,最高紀錄曾吸引7、800人觀看,每當看到國際觀眾的反應時,就是羅斌最有成就感的一刻,「他們本來都不認識台灣布袋戲,看了之後卻很喜歡,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羅斌的創作,不只是為了符合國際觀眾的審美,他更大的期望是,想讓更多台灣觀眾重新愛上布袋戲。雖然大家都認同布袋戲是重要文化財,但現實是越來越少人觀賞,他認為布袋戲不管在表演形式或故事情節上,都要與時俱進,畢竟,「戲劇沒人看,就死掉了。」

羅斌擔任大稻埕偶戲館(後陸續更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一職到2020年,卸任後更成立台洋劇團,繼續創作、推廣偶戲。(攝影:羅芸)

羅斌擔任大稻埕偶戲館(後陸續更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一職到2020年,卸任後更成立台洋劇團,繼續創作、推廣偶戲。(攝影:羅芸)

除了布袋戲,羅斌也將偶戲表演扎根台灣。偶戲館曾和原民會合作,花了3年時間,走遍全台23個部落學校,包含阿里山、蘭嶼等地,推行皮影戲母語教學。羅斌把原住民傳統故事改編成劇本,再教小朋友DIY製作皮影戲偶,最後用母語演出,過程還拍成紀錄片,並翻成3種語言出書。

表現最好的學校,不僅獲選至台東演出,當時埋下的戲劇種子也不斷發芽,至今仍有幾個學校每年都參加全國戲劇比賽,這些原住民戲碼也巡迴各國演出,羅斌滿足的說,「這是我最喜歡的推廣活動!真的很有意義。」因為這些貢獻,他在2019年獲得臺法文化獎,兩年後又獲得文化部第一屆文協獎章。

在他眼中,偶戲不只是一種表演,更能從中看出社會演變,這讓學者性格的他著迷不已。過去偶戲是人們的主要娛樂,但當電視出現後,偶戲急速沒落;台灣卻因金光、霹靂等電視布袋戲興起,至今仍保留一批死忠觀眾,大家不只關注戲偶、劇情,甚至會討論角色的星座、兵器,成了亞洲獨特現象。

他還記得,2006年新聞局曾做過民調,找出什麼東西最能代表台灣?結果第三名是101,第二名是玉山,第一名是布袋戲。時至今日,每個國家都在尋求自己特色時,「布袋戲是很台的東西,也代表年輕一代的台灣認同。」

卸下館長後,羅斌成立台洋劇團,繼續創作、推廣偶戲,不久前才剛結束在台南赤崁樓的戶外公演。已過60的他,和偶戲結緣超過大半人生,他和偶戲之間的故事,未完待續。

〈羅斌小檔案〉

  • 出生:1963年
  • 學歷:荷蘭萊登大學漢學博士
  • 經歷: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台原偶戲團藝術總監
  • 現職:台洋劇團藝術總監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