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瑩聯企業創辦人何錦榮喜愛品茗,更以茶會友,像建築師隈研吾、毛森江、五十嵐茶飲董事長馬紹維、紫砂壺名師顧紹培都是茶席的座上賓,他更收集多達上千件的紫砂器。(攝影:王士豪)
瑩聯企業創辦人何錦榮喜愛品茗,更以茶會友,像建築師隈研吾、毛森江、五十嵐茶飲董事長馬紹維、紫砂壺名師顧紹培都是茶席的座上賓,他更收集多達上千件的紫砂器。(攝影:王士豪)

茶席裡的生意經,亞洲刷具大王何錦榮40年紫砂壺尋寶之路

2024/02/25

LINE分享 FB分享

沏一壺茶對許多人來說,是享受生活閒暇的開端,但對瑩聯企業創辦人何錦榮來說,品茗這個雅興,讓他許多事業的合作談話都是從茶開始,更以茶會友,像建築師隈研吾、毛森江、五十嵐茶飲董事長馬紹維、紫砂壺名師顧紹培都是茶席的座上賓。

坐落在台南安平工業區的瑩聯企業,是亞洲最大訂製刷具之王,訂單遍布歐美各地,也是台灣的隱形冠軍。在成為企業家之前,何錦榮只是一位愛踢足球的小孩,為了一圓出國夢,18歲他就入選亞青盃青年足球隊,跟隨隊伍一路從香港、菲律賓、斐濟,甚至亞青盃欲征戰到伊朗,可惜遇到台灣退出亞洲足聯,足球之路就此中斷。曾經他也思考是否要繼續踢球,但想想踢下來的未來可能只有教練一職。退伍後,他決定投入職場,從鋁業公司的基層業務做起。

早在40年前,台灣經濟剛起步,中鋼、唐榮等鋼鐵業不斷擴展事業版圖,何錦榮就嗅到五金商機,看中刷具是所有製造業的標配,但都是手工製造,無法擴充產能,便離職和朋友合夥開工廠,鎖定生產砂輪機刷具。

搭上工業起飛紅利的何錦榮,工廠勢頭正旺,無奈在第4年卻遇上石油危機,景氣大受影響,工廠陷入半停工狀態,他苦笑形容,「那時候一個月只做一星期,生意很差,但物價卻直線上漲。」

早在40年前,台灣經濟剛起步,何錦榮就嗅到五金商機,看中刷具是所有製造業的標配,便離職和朋友合夥開工廠,鎖定生產砂輪機刷具。(攝影:王士豪)

早在40年前,台灣經濟剛起步,何錦榮就嗅到五金商機,看中刷具是所有製造業的標配,便離職和朋友合夥開工廠,鎖定生產砂輪機刷具。(攝影:王士豪)

以茶會友結緣,公司總部設品茗空間

為尋求突圍之道,他跑到台北世貿設櫃,積極發函多家國際廠商自我介紹,用一年時間做好準備,更與日商、德商合作,把握外銷訂單,開發各種量少質精的刷具產品,一步步建構製刷產業的版圖。何錦榮坦言,當初決定和日商合作也是挑戰,因為日本人很嚴謹,開發一項商品往往時間很冗長,但風險也是機會,一旦被日本人認同,就是長久的生意。

如今的瑩聯已經不是只有兩把刷子,而是擁有上千種品項的刷具大王。成功的背後,是長期足球訓練培育的堅毅,以及茶為他帶來的廣結善緣。

多達上千件的紫砂器,舉凡從明清代宮廷及仕族參與之文人壺、歐洲貴族用器,以及民國以來紫砂七老(編按:為近代宜興紫砂藝術的顛峰,成就最高的7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乃至現代顧紹培、汪寅仙等製壺奇才的作品,全收放在由建築師毛森江為瑩聯總部打造的品茗空間。總部每層樓幾乎都備有泡茶設施及茶具,他常在這裡藉茶練心,透過泡茶過程穩定情緒。紫砂大師汪寅仙生前每次來台,也必到盈聯和何錦榮賞壺、品茶,惺惺相惜。

為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紫砂器,何錦榮請毛森江規畫一間可溫控、濕控的密室藏間,並把喜愛的特色品項陳列擺放,展現紫砂藝術之美。(攝影:王士豪)

為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紫砂器,何錦榮請毛森江規畫一間可溫控、濕控的密室藏間,並把喜愛的特色品項陳列擺放,展現紫砂藝術之美。(攝影:王士豪)

探究何錦榮與茶的結緣,其實也和經濟不無關聯。民國60多年,為鼓勵外銷,正是全家人投入「客廳即工廠」的年代,當時為了談生意,茶館應運而生。不過在偏鄉地方,像是何錦榮的老家茄萣,沒有茶館,茶做為敬神的供品,反倒成為香鋪的附屬品,他喝茶的啟蒙就是從香鋪開始。

不過何錦榮真正開始喝茶,卻是受到愛泡茶的姊夫影響。為照顧中風生病的父親,何錦榮只能找離家近的工作,鄉下地方沒什麼娛樂,恰好姊夫弄來一套茶具,整日泡著凍頂春茶、冬茶,隨著茶喝越多,對茶的品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遂才發現要喝到回甘餘韻和香氣的層次變化,茶器非常重要。

24歲時,因為高中老師的介紹,遇到骨董商進了一批貨,他一眼就相中一把清朝製壺師徐恒茂製的朱泥蓮子壺,壺形優美、泥色紅潤,大小很適合泡茶,只不過價格破萬,他牙一咬,寧願「吃土」也要用在鋁業公司當業務的5個月薪水,買下人生第一把紫砂古壺,自此打開他的蒐藏之路。

信用對小工廠來說極其重要,當年為與日商打好關係,何錦榮都是用茶道交友,也因此愛上紫砂藝術,他常開玩笑說,「我都是用鐵(刷具)換紙(鈔票),再用紙換土(紫砂壺),看起來吃虧,卻越換越有價值。」

※延伸閱讀:乾隆御用壺器、紫砂大師遺作,開箱亞洲刷具大王何錦榮5件紫砂器

錦燕堂藏紫砂器,未來夢想再造博物館

曾經他在晚上工作結束後,坐8小時的車到台北骨董行尋壺,到了目的地卻大門深鎖,他只得在一旁耐心等候到天亮,為的就是一把清朝陳鳴遠朱泥壺。

他也在台灣戒嚴,那個出國困難的時代,只因聽聞香港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雙魚藝瓷公司有一批紫砂品要拍,輾轉找到父親的香港友人當保證人,再到出入境管理局簽字取得簽證,即便如此麻煩,也不減他想要飛去搶拍的決心。

果然那次就蒐到周桂珍、江建祥、何道洪等中國幾位紫砂名家的作品。他笑說,「每次買一件紫砂器回來,大概當晚就不用睡了,尤其是老件,會一直想找資料研究,查透它的來龍去脈與知識,越了解,會越珍惜。」

看過何錦榮眾多精彩藏品,我們也好奇,花了這麼多錢買壺,太太的想法是什麼?何錦榮表示,「太太一直以來都很支持我,事業繁忙,泡茶反倒成為我們夫妻最主要的談話時間。」為此,他特意取夫妻之名各一字,將蒐藏空間命為「錦燕堂」。

何錦榮的兒媳婦笑說,以前沒有錦燕堂展示時,紫砂器都是用報紙包一包放在樓梯下,何錦榮也不會要小孩特別注意,就覺得是陪伴成長過程中的生活器物,再日常也不過,「近幾年聽到紫砂器的炒作價節節攀升,才驚訝家裡壺具竟是如此珍貴。」

當紫砂器蒐到現在,他最想做的,已不是找尋夢想清單上的壺器,而是想為這些紫砂器找到好歸宿——在高雄茄萣打造專業紫砂博物館,不過這個工程過於浩大,目前他先以打造茶室園區為目標,期許不久將來,能在沏一壺茶的悠然之間,把這些美品與大眾分享。

〈何錦榮小檔案〉

出生:1956年
學歷:立德商工、成大企管研究班
經歷:鋁業公司業務、瑩聯企業集團創辦人

〈一把壺4500萬,紫砂壺為什麼這麼貴?〉

近期,紫砂名家顧景舟的一只「夙慧壺」拍出新台幣4500萬元,創下台灣紫砂壺最高價。紫砂壺之所以備受追捧,主要原因在於紫砂泥。宜興紫砂泥是世界公認最好的泥料,質地細膩、含鐵量高,製成壺後,吸水率和排氣率均佳,用來泡茶,能保持茶葉的色、香、味。

紫砂泥的原料有紫泥、朱泥和本山綠泥等常見三種,經過開採、挑選、 粉碎、過篩、陳腐(編按:濕泥經慢慢陳腐增加可塑性,減少成型和乾燥時開裂)等加工過程,成為可塑性高的紫砂泥,三種泥料皆可單獨成陶,又能互相摻合配制成不同色調,拿來製壺,透氣不透水,時間久了其毛細孔還會吸附茶香,相較瓷壺揚香度高,喝起來也更加甘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