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國寶玻璃工藝 金屬紅「上海鳥」正式登台
1972年,在芬蘭設計大師OivaToikka的手中,第一隻玻璃鳥破殼而出,此後的43年期間,相繼誕生出近500隻形態與顏色各異的玻璃鳥,他將大自然鳥類美麗的色彩與生命力以寫藝的方式,融入到如魔法般高湛的口吹玻璃工藝之中,被眾多收藏家視為珍品,更被譽為芬蘭的國寶級藝術品。而他的最新力作:上海鳥,於2016年1月從芬蘭展翅飛抵台灣正式上市。
玻璃鳥的製作過程不僅程序繁複而且工藝技術要求非常高。經由OivaToikka的無窮想像力,輔以3-5位資深的玻璃工匠協助,經歷7-10道工序、1100°C的高溫上色,再加上10-12個小時的焊接、塑型、打磨拋光,才能合力完成出汗水結晶的玻璃鳥,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工藝精品。
而就在今年所推出的一隻限量版「上海鳥」中,因鮮紅亮眼造型獲得外界一致好評。OivaToikka雖從未去過上海,但透過合作夥伴Voicer雜誌的創辦人趙悦先生以及童忻女士對上海的描繪,讓他對上海產生許多想像。他認為上海是一片充滿生機與創意的熱土,帶有濃厚的神秘感。他用蛋白石色上塗上一層透明的红色,再於鳥身以及頭部、鳥嘴,點上帶有強烈光澤感的金屬色的紅尾鴝,展現屬於繁華上海的時尚、俐落感。
2016年初,全球限量50隻的「上海鳥」連同年度紀念系列、母雞與小雞等設計作品,飛出芬蘭林間,一起飛抵台灣。
口吹玻璃鳥工藝系列的製作大步驟:
1. 流體玻璃口吹成形: 高透光、高穿透性的有色口吹玻璃鳥,ex. 2015年度紀念鳥,在此步驟前就已經將透明玻璃結合不同礦物,高溫燒製出想要的顏色。
2. 上 (線條) 色: 不透光的有色口吹玻璃鳥,ex. 2016年度紀念鳥,則是先燒製出透明的玻璃形體,再塗上一層不透光的顏料,讓玻璃成為蛋白石色,之後再於這不透光的蛋白石色上塗上想要呈現的顏色之後再進火爐燒製。又,因為塗上的顏色也是經由礦物調合燒製而成,並非外面的噴漆上色,所以就算顏色是塗上去的,也不會有掉漆的狀況發生。
3. 鍛燒: 上色完成後要再一次以1100 °C以上的高溫鍛燒定色。
4. 焊接: 大部份的玻璃鳥工藝的鳥嘴都是另外口吹燒製完成後,再和鳥身焊接成一體。
5. 塑形: 鳥尾巴的裁切修整。
6. 打磨拋光: 整隻鳥的最後修整。 總體而言,每一只玻璃鳥的製作過程以及工藝技術都非常繁複,需要3-5位技巧高超的玻璃工匠,經歷7-10道工序,1100 °C的高溫,再加上10-12個小時的努力,才能合力完成,因此每一只玻璃鳥都是獨一無二的工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