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在滾輪書架間讀佛經的大律師

空間篇》李永然的書樂園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轉動著像方向盤一樣的把手,厚重的書櫃,輕巧的分開,露出裡面整排的佛經、法律書與文史收藏。五組像圖書館般的移動式書櫃,從天花板到地板一共八排,兩面皆可藏書。以一排約二十五本平裝書來計算,短短五步之內見方的空間,就可以容納約兩千本書。

這,就是李永然鮮少對外曝光的書房,讓書滿為患的書癡們十分羨慕。

李永然之所以把圖書館的設計搬到家裡,就是因為佛經太多、太重。

為人類找一個高標準

過去他總認為,法律只是最低度的道德要求,沒有解決到人性最終的問題,定罪了又如何?許多人還是不會改變。這世界上應該要有更崇高的道德標準、更觸動人心的勸說才對。

七年前,李永然第一次在法鼓山接觸到《般若波羅蜜心經》,就覺得,這就是追尋多年的人性高標準。

他覺得,人們依佛經,可止惡修善,明心見性,於是他開始參加每週六的「華嚴法會」。誦經當下,他發現無法了解經文真正涵義,得再回家翻師父的開示,像是六祖慧能的《金剛經口訣》那類,大僧開悟時所寫下的經典,讓他比較能理解經文。

於是李永然開始買佛書來閱讀,不知不覺,靈鷲山與中台禪寺的結緣出版品,也收集不少。猛一回頭,家裡的書已經是平面書櫃容量的三、四倍之多了。

儘管他拚命淘汰舊書,但永遠趕不上新書入荷的速度,這樣下去,書房總有一天會書滿為患,走不進去。

他不得不找來同是扶輪社的室內設計專家、優舍總經理梁敦第,想想辦法。

梁敦第指出,很多教授、名人都喜歡「一整牆的書」,書櫃都倚靠牆面而做,但李永然的書太多,即使是六十坪大的家,仍找不出一面牆可以裝得下。

為佛經蓋一個好房子

剛開始,雖然試過用類似漫畫店的「櫃中櫃」,把書前後多放幾層,結果讓梁敦第傻眼的是,竟然這樣還不夠放。

其次,李永然收集的書,有是如宣傳小冊般的結緣品佛書,有的卻是像《六祖壇經》、《大般若經》那樣厚達千頁的大部頭。如此極端的尺寸,不想個辦法分類,就這樣擺在傳統書櫃裡的話,雜亂又浪費空間。

而且,李永然幾乎每晚都會在自己的法律部落格上寫作,也陸續出版了《法冷情深》等書。愛好佛法的他,常需要引用佛經,為怕出錯,又非得把經書拿出來查證不可。所以,他跟梁敦第說,書櫃一定要設計得非常好取用才行。

數量多、尺寸雜,還要好取用,這三個要求,真給梁敦第出了個大難題。

為自己建一個圖書館

有一天,李永然在辦公室裡,看著用來擺放公文的可移動附輪矮櫃,靈機一動。對了!為什麼不把圖書館裡,那種利用滾輪滑動的移動式大書櫃,搬到家裡裝書呢?

這還是梁敦第首次聽說,有人要在住家裡「建一個圖書館」,他從沒嘗試過。該注意的細節可真不少:頂天立地的書櫃,很容易遮蔽光線,走向必須跟窗戶垂直才行;移動式書櫃的藏書量雖然多,但是相對的,承受重量也很可觀,必須考慮樓地板的結構,建在樑柱之間才行。

設計、施工時,就好像多蓋一間房間一樣費事。不過,完成後增加了四倍藏書量,讓李永然不用再買下一棟房子來放書;隔板可以自由調整,也不怕尺寸不整齊,浪費了空間。

現在,隨便說幾本書名,不用翻箱倒櫃,李永然可以輕鬆的從架上把它們取出。每一本書,終於都有了安身的位置。

小檔案_李永然

出生:1955年
學歷:台大法律系學、碩士、博士班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
經歷:十信案債權人代表律師、捷運局木柵線官司辯護律師
現職: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