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Lesson9 藝術變現金?

2015/08/18

  • 整理 / 李郁怡
LINE分享 FB分享

流動性差、變現性低、市場不透明,與其他投資工具比,藝術投資有更多限制,但也因為如此,帶給投資人更多的挑戰與樂趣。

陳冠宇(以下簡稱「陳」):有一個新加坡籍的藝術蒐藏家,在九○年代末期,因為朋友欠他錢,沒有辦法還給他,就讓他到倉庫翻(張)畫來抵帳,(當時)他拿了一張中國當代藝術家岳敏君,四米以上的大畫,算抵掉了三、四萬元美金。因為尺寸太大,畫就擱在倉庫裡。

二○○七年,中國當代藝術非常的熱,有個大型的拍賣公司找上他說,「你要不要把一些畫拿出來賣?」結果拍賣公司的人,在倉庫挑一挑,看!「哇!岳敏君,夢寐以求。」後來這一拍,拍出了三百萬美金。

買藝術品並不像買股票,可以做融資,並不像你買房地產,可以做銀行的貸款。(藝術品)這個投資工具是很特殊的。

蔡康永(以下簡稱「蔡」):全球都沒有用畫來抵押貸款這件事嗎?不能融資聽起來很可怕,變現性很差……?

陳:對,絕大部分的藝術品是這樣,但少數頂尖的藝術品,莫內、畢卡索……,高端藝術作品,有金融機構在做藝術融資。

藝術品沒有一個完整的鑑價系統。房地產有鑑價師,股票有公開成交價,你買台積電,不管你的股票序號是○○一或○○二,價錢都一樣,但藝術品每張都不同,它沒有一個完整的鑑價系統,融資就會很多疑點,意味你幾乎需要一○○%自備資金。(編按:藝術品即使獲得融資,與房地產等抵押融資標的相比,利率高,可貸款成數卻偏低)

相對的,由於不像股票可以融資,某一個層面也穩定了藝術品市場。

蔡:難道它不會像流行過的一些奇特的投資,像茶壺,像普洱茶,崩盤變成壁紙?

陳:也會。但融資少,至少不會像股票多殺多「助跌」。

另外一個不同,在於它的liquidity(流通性)應該是所有的可供投資商品裡面數一數二差的。股市每天交易,那你的房子委託仲介,再怎麼難賣,只要降價就可以賣,但是藝術品呢,可能會求售無門。

市場有很多index(藝術投資指標),所有的index都告訴我們,買藝術品平均報酬率高於股、高於債、高於房,但這些藝術品index的取樣呢,只能由拍賣成交價格來,或是由已拍賣成交紀錄的藝術家來,這個樣本是不是可以代表?所以講實話,我不知道藝術品的報酬率會(比其他投資工具)好多少,或是會差多少。

但是藝術投資太challenging(有挑戰性),所以它是有樂趣的;如果你買對了藝術家,它是很aggressive(積極的)投資工具。

蔡:前面講的門檻,恐怕就是(藝術投資)的樂趣來源。為什麼有人會願意花費去參加俱樂部?(因為)俱樂部門口寫著:「只有會員可以進來」。

我碰過,有人去買畫,是拿畫去換畫,它帶著較量、看誰的眼光將來比較準,這當中的遊戲色彩是別的投資中罕見的,除了肯定你的投資技巧外,似乎還多肯定一點你其他的部分,比方說審美,比方說文化修養。

娛樂圈的狀況也很像,你要塑造一個明星,有手段,可是就算你這些手段都會,最後不一定能夠造出一個明星;它還是有個遊戲的成分在。

跟張曉剛(中國現代藝術家)交朋友,請吃一頓飯的人,最後平白無故多出三棟房子來,那事情是真的,只是不是他們設計出的結果,他們沒有料到,所以傳奇性很強;不可能每個請畫家吃飯的人,都得到三棟房子,沒有這件事。

但是常玉(註一)的素描在巴黎街頭的跳蚤市場,曾經隨便選一張法郎五塊錢;席德進(註二)也曾經在美國街頭幫人家畫人像畫。我們不能澆熄別人買畫時,抱持的那一份期待之心。

註一:著名的旅法中國現代畫家,十月上旬,香港蘇富比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秋拍的焦點,即其畫作「荷花與金魚」。

註二:著名華人藝術家,一生努力研究西方現代藝術,最後回歸台灣鄉土藝術,畫風以巧妙融合東西文化聞名。

*藝術品沒有一個完整的鑑價系統,融資就會很多疑點。

小檔案_蔡康永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買畫經歷超過10年,有時任性,有時理性;有時眼光不錯,有時鬼迷心竅。 喜歡當代藝術的叛逆、搞笑、性感、猥褻。如果能既有趣,又證明自己的眼光,買藝術就會很有意思。

小檔案_陳冠宇

藝術經紀人,曾任職於投資銀行及上市公司財務長,以J. Chen之名活躍於國際藝術交易圈。 蒐藏經歷超過10年,客戶包括多家上市公司老闆、明星,如:張小燕、林志玲,及作家侯文詠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